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合資潮來襲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三足鼎立」

合資潮來襲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三足鼎立」

Counting Stars

OneRepublic

00:00/00:00

從去年開始,交管部門對新能源汽車號牌的樣式進行了改變,彷彿一夜之間,街頭上多了不少綠色的新能源汽車號牌。環保低碳、政策支持、財政補貼,一系列的優惠舉措,讓不少消費者轉投新能源汽車的懷抱。面對中國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不少外資車商加入到新能源汽車的爭奪中來。

各取所需 長城「聯姻」寶馬

就在上周,正當所有人還沉浸在春節長假沒有回過神來的時候,長城汽車的一則公告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公告稱,長城與寶馬簽署了意向書,雙方正在對以合資公司形式,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合作的前景和可行性進行評估。

作為國內排名前三的民營車企,長城在SUV市場取得了驚人的好成績,但不可否認的是,長城的發展已經遭遇瓶頸,轎車項目乏善可陳,新能源車方面同樣如此。然而,寶馬方面卻是凱歌高奏,2017年,寶馬實現全球電動車銷售10萬餘台,同比增幅65.6%,在電池、電機以及電動車製造開發方面,寶馬都具備技術優勢。

寶馬曾公開表示,電動出行、自動駕駛和數字化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推動力,中國對於實現這一目標至關重要。而在所有的中國車企裡面,長城是少有的市場基礎強大、資金實力雄厚,且沒有任何合資項目的一家,與長城合作,可以協助寶馬解決政策壓力,迅速擴張市場空間。而對於長城來說,此次與寶馬的合作,長城可以藉此吸納新能源車相關技術,還可以實現品牌力的騰飛,擺脫現有「一條腿走路」的缺陷。

什麼是「雙積分政策」?

其實,2017年開始,國內就催生了多個新的合資項目。江淮與大眾、北汽與戴姆勒、眾泰與福特、東風與雷諾日產。這些項目的誕生無不與一項國家政策——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相關。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雙積分政策」。

「雙積分政策」是2017年9月,由工信部、財政部、商務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一項辦法。《辦法》推出了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加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政策,逐步取消購置補貼。對傳統能源乘用車年度生產量或進口量達到3萬輛以上的,從2019年度開始設定新能源汽車積分比例要求。2019年2020年分別為10%和12%。這項政策將在2018年4月1日正式實施。

業內人士分析,對於近期如此多的合資項目,國內車企看中巨頭的品牌和技術積累,而國外巨頭看中的是積分。據了解,目前,還有不少國內車企正在醞釀新能源汽車合資項目,或許合資車即將成為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一股新力量。

(蔚來ES8)

跨界造車靠譜么?

在合資潮到來的同時,新能源汽車還掀起了跨界潮。上個月,華為百度騰訊等聯手打造的智能電動汽車威馬汽車,正式宣布今年將實現量產下線,此外還有一大批企業蠢蠢欲動,準備進入這個行業,就連搞安防的大華股份和搞房地產的中和置業,也都在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不過跨界造車能否取得成績,目前還得打個問號。

《汽車導購》執行主編王建軍

現在那些跨界的企業,沒有製造業的基礎,電池電機這一塊它可以採購,但是原來的這些基礎的東西,底盤車身這些,它還是要依託於傳統企業,實際上他們在跟一些配套廠商去談判的時候,成本優勢是很少的,因為他沒有其他的車型給他做支撐。

自主品牌:機遇與挑戰並存

在限行、限號、補貼等多重作用下,自主品牌佔領了國內新能源汽車90%以上的市場份額。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數據,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上汽榮威等品牌,在新能源汽車銷量榜上領先,這也進一步增強了國內車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決心。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就在近期表示,將在2025年全面停止銷售傳統燃油車,實現全譜系產品的電氣化。

(長安新能源)

然而,對於自主品牌車企來說,目前主要的技術挑戰還是在於續航里程。目前處於第一梯隊的比亞迪、榮威等車企,與國際領先的特斯拉等品牌,在續航里程上差距還十分明顯。

《營銷時代》作者陸亦琦

這個可能跟我們政策導向有一定的關係,因為現在好多車都是混動的,其實它是有汽油發動機在主導的。它至少在政策層面,目前還沒有逼到它,要把續航里程拉得很長。那麼另外一個,我們在設施上相對還沒有這麼成熟,所以用戶可能有的時候有很多擔心。

無論如何,2018年像比亞迪這樣的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可能會面臨新的挑戰,不過短期內,他們仍然會是市場的中流砥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

新能源汽車在18年可能變化並不是十分明顯,那麼我想還是以自主品牌為主要的龍頭,那麼合資品牌可能它的產品,從上線到投放市場還有一定距離,新的造車勢力它的產品,可能會在18年會陸續上市,我認為它沒有完全形成一個批量的投放,它是一個市場的試水階段。

(比亞迪新能源)

在未來汽車行業的發展方向上,我國主動選擇了新能源汽車。而放眼全球,從2017年開始,多個國家與車企也提出了汽車電動化的時間表,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全球認同的大趨勢。對於自主品牌而言,如何抓住新能源汽車這一波浪潮,實現「彎道超車」,成為未來行業關注的焦點。

《營銷時代》作者陸亦琦

在新能源汽車這個領域,其實是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我們叫彎道超車的機會,就是說在這個領域,尤其我們第二梯隊上來以後,我相信不僅在中國市場,再走到國際市場,你也會看到中國在中高端,至少在這個領域,電動車會有我們品牌的存在,所以我對未來這個行業來說,不大會出現就是外資品牌壟斷的現象。

(20180303財經直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財智金融會 的精彩文章:

TAG:財智金融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