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腎病更喜歡纏上這些人……

腎病更喜歡纏上這些人……

世界腎臟病日

明天是第十三個世界腎臟病日。

世界腎臟病日,由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腎臟基金聯盟聯合提議設立,定為每年3月份的第二個星期四。其目的在於提高人們對慢性腎臟疾病及與其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認識。

慢性病VS腎臟病

說到腎臟病,許多人似乎覺得離自己很遙遠。然而,隨著「三高」等慢性病發病率的上升,由一些慢性病繼發的腎臟病也逐漸增多。

糖尿病

腎臟不敵「糖衣炮彈」

糖尿病腎病的早期癥狀很隱匿,僅在運動、應激等情況下,發現一過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沒有及時治療,病情就會逐步進展,出現持續性臨床蛋白尿,主要表現為尿泡沫明顯增多、下肢或踝間水腫。到了晚期,可伴有貧血、皮膚瘙癢、小腿痙攣、噁心嘔吐等腎功能受損的癥狀。另外,患者也常合併心、腦、足、視網膜、外周神經等其它系統的糖尿病併發症。

三種方法,早發現早治療

將血糖控制在達標範圍

血糖控制應根據自我血糖監測的結果以及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綜合判斷。一般情況下,糖尿病患者應盡量將空腹血糖控制在3.9~7.2mmol/L,非空腹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糖化血紅蛋白應控制在

定期檢查腎功能

糖尿病腎病治療的關鍵在於早期診斷。Ⅰ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5年後,需每年進行腎病篩查。Ⅱ型糖尿病患者一經診斷,就要每年接受腎病篩查。

重視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可與腎臟微血管病變同時存在,也可繼發於糖尿病腎病以後。一般認為,視網膜病變的發生率高於腎微血管病變,但視網膜病變易於觀察,而糖尿病腎病難於診斷。所以,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現視網膜病變,要警惕腎病的發生。

高血壓

常和腎病「難捨難分」

高血壓與腎臟病的關係緊密,相互影響。據調查,約50%的高血壓患者患有腎臟疾病。高血壓久而久之可以導致腎小球等腎組織硬化,出現慢性腎病損傷;而腎臟受到損害,也會引起血壓升高。

怎樣才能儘早發現腎性高血壓?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做尿液檢查(包括尿常規和尿微量蛋白),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可以直接發現病人有沒有血尿、蛋白尿。同時,抽血檢驗血清肌酐,以明確腎小球濾過率,這也同樣重要。另外,做腹部B超可以得知腎臟大小、結構及腎動脈狹窄程度等信息。如果條件允許,腎穿刺組織學檢查有助於明確診斷。當然,監測血壓更是一種必要和有用的簡便方法。

患者如何自我管理?

對於腎性高血壓,除了醫生給予專業的藥物指導以外,患者應該掌握以下幾個點,力爭血壓達標:

低鹽飲食:推薦非透析患者鈉鹽的攝入量為5~6 g/d,透析患者鈉鹽攝入量

控制體重:建議BMI 維持在20~24之間。

適度運動:推薦每周運動5次,每次至少30 分鐘,微微出汗為宜。

戒煙戒酒

痛風

尿酸「興風作浪」

痛風和腎臟密切關係,尿酸性腎病,即痛風性腎病,需要引起關注。

血尿酸升高是發生痛風的罪魁禍首。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中,造成關節疾病而引起痛風。而腎臟是人體排泄尿酸的主要臟器,尿酸代謝異常會導致腎臟疾病。反之,腎功能受損的時候,尿酸排泄受影響,血尿酸升高,出現高尿酸血症,繼而可以導致痛風發作。另外,尿中尿酸濃度增加也會在泌尿系統沉積並形成尿酸性結石,引起腎臟損傷。

如何防治尿酸性腎病?

患者應定期體檢,了解自己的血尿酸水平,有高尿酸血症或已經出現痛風癥狀的患者更需要定期檢查,化驗尿常規、腎功能,泌尿系統B超檢查等。

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飲食、避免高嘌呤飲食,多飲水、戒煙酒,堅持運動,控制體重。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大本營 的精彩文章:

今日大寒,一年中的最後一個節氣,感謝四季有你!
捂得好,一年雜病不纏身!

TAG:健康大本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