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德國1888型委員會步槍:中國「老套筒」前生故事

德國1888型委員會步槍:中國「老套筒」前生故事

今天說一下中國近現代史上非常著名的步槍,漢陽造的早期產品——老套筒的原型,德國1888型7.92mm委員會步槍。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數以百萬計的年輕人爬出戰壕,沖向無人區,許多人倒下,再也沒有回到家中。當時德軍主要使用的步槍中,就有1888型委員會步槍。

1888型委員會步槍是德意志帝國於1888年採用的制式武器,是德國對法國萊貝爾步槍及其無煙子彈的回應。隨著19世紀80年代無煙火藥的發明,立刻使老式的採用黑火藥作為發射葯的大口徑步槍(如1871型步槍)過時。

德意志帝國在反擊他們的大陸競爭對手方面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1888年研發並裝備了採用無煙發射葯的Patrone 88型直徑為8.08mm的無底緣瓶頸形子彈圓頭子彈。

德國步槍委員會根據當時世界上一些先進設計揉合到一起,槍機是斯班道兵工廠在奧地利M1888曼利夏步槍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彈倉和五發漏夾同樣來自於後者,膛線則是勒貝爾步槍的。

總體來說,無論是槍機還是漏夾的設計,1888型委員會步槍帶有濃厚的曼利夏風格。

這種漏夾直接插入彈倉,彈倉並沒有抱彈口,而是通過漏夾來固定子彈。這樣一來,在射擊過程中,不能向彈倉內隨時補充零散的子彈。五發子彈發射完畢,漏夾從彈倉底部的開口中掉落出來。

這是1888型步槍的槍機,採用了一些毛瑟槍機的設計,對曼利夏槍機進行了改進,但效果並不理想。

最奇怪的是,1888型步槍槍管外部包著一個套筒,據說其設計初衷是保護槍管不受到外界的碰撞以提高射擊精度。在實際使用中,水汽會積存在套筒與槍管之間的空隙中,使槍管生鏽。一名柏林校長赫爾曼·艾爾沃特聲稱,洛伊公司賄賂了政府武器審查人員接受偽劣的步槍。而Loewe家族正好是猶太人,新型無煙發射葯也是由該家族的工廠生產的。1888型步槍被德國人稱為「猶太步槍」。

德軍使用1888型步槍參加了巴西殖民戰爭,以及在中國鎮壓義和團的戰爭,越來越多的缺陷在戰爭中暴露出來。這時,1898型毛瑟步槍誕生了,然而280萬支已經生產出來的1888型步槍不能就這樣丟掉,開始進行改裝。改進成可以發射M/05 S型尖頭子彈(右),這種新型子彈彈丸直徑8.2mm,彈頭重153格令(9.9克),採用更強力的雙基(硝化纖維和硝酸甘油基)無煙發射葯。

漏夾供彈系統被拋棄,彈倉進行修改,增加彈簧和托彈板,能夠使用毛瑟步槍的橋夾進行裝填。裝填口頂部開有一個切口,可以裝填尖頭子彈。同時槍管進行重新加工,膛線加深,以發射新型子彈。

抱彈口被焊接到彈倉內部。

88型步槍標識上方,增加一個小切口,便於士兵用拇指壓彈。

彈倉底部被封閉,上面有1914年改造的銘文。

機匣頂部有新的「S」標記,表示可以發射新的M/05尖頭彈。這支步槍是1889年由巴伐利亞安貝格兵工廠製造的。

一戰中,德軍的1888型委員會步槍大多經過這樣的改裝。這支步槍的槍機其實並非原廠,而是上世紀30年代捷克生產的。

這樣的立框式缺口照門,現在已經很少見到了。

1888型委員會步槍作為德國第一種無煙彈藥步槍,在世界輕武器發展史上都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影響力非常深遠,在歐洲、非洲和亞洲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中國製造的第一種現代步槍就是它的仿製品,被俗稱為「老套筒」。在經過一些改進後,去掉了套筒,就是抗戰中非常著名的「漢陽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awk26講武堂 的精彩文章:

興高采烈:韓國海軍陸戰隊獲得2架自產直升機
圖說現場:坦克頻繁出車禍 到底是什麼原因?

TAG:hawk26講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