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箭頭加寬、上面塗毒!明軍為讓弩箭更有殺傷力都用了什麼招?

箭頭加寬、上面塗毒!明軍為讓弩箭更有殺傷力都用了什麼招?

明代的弩兵需要攜帶更多的設備。弩兵使用箭筒裝箭。箭筒有兩種,一種為竹製,一種為革制,使用時用繩子斜挎在右肩。竹製箭筒為一根完整的竹節製成,長度略長於弩箭,箭筒的側面開有一個缺口,方便弩手取箭。革制箭筒為牛皮製成,有蓋子。

弩箭有多種樣式,射鳥用的弩箭用竹子削尖即可。這種用竹削箭的方式可能來自西南地區,當地的少數民族由於缺乏金屬,普遍使用竹製的弩箭打獵。

內蒙古博物院木弩

竹箭作戰就不行了,戰陣中使用的弩箭的箭桿仍為竹製,但需要安裝鐵質的箭鏃。鐵鏃的末端有細長的鋌,工匠將箭桿的一端劈成四瓣,然後將鐵鏃蘸上漆插入箭桿,外部再用繩索或者絲綿纏緊。

《武備志》中說,弩箭使用金竹或者桂竹的筍殼製作箭羽,也可以使用鳥羽來製作。使用筍殼製作箭羽的話,將箭尾劈開夾住筍殼,然後用繩索纏緊就行了,使用鳥羽的話則要用膠來粘。《天工開物》中則說,弩箭使用箬竹葉製作箭羽,具體方法與使用筍殼的方法類似。

由於弩箭的箭頭並沒有和箭桿緊密固定在一起,因此被弩箭射中的人如果拔箭的話,箭頭和箭桿往往會分開。箭頭留在體內,既增加了救治的難度,也避免了弩箭被敵人利用。《武備志》中記載了幾種弩箭的箭鏃形制:有血槽較深、四棱、重量較大,只能用於腰開弩的四須箭;有傳統的三角翼鏃,稱為茨菰箭;還有一種適合穿甲的鴨嘴型箭鏃。

當時還有鐵質的重箭,這種鐵箭的箭頭夾鋼,鋌的長度幾乎與箭桿等長。鐵箭的箭桿為箭竹的枝條製成,箭桿套在鐵鏃的長鋌上,末端使用牛角或者鹿角加固。鐵箭的箭羽為鵰翎所制,箭頭處則纏繞絲綿,用於蘸毒。

秦代長鋌弩箭

士兵們加工弩箭的裝備包括弩箭刀和箭端。弩箭刀為短刃尖刀,背厚刃薄,長一尺二寸,最寬處一寸一分,刀鞘由楊木或皮革製成,與倭刀刀鞘類似。弩箭刀可以用來削制竹箭,也能用來割取敵人首級。箭端為一塊勺形木板,上面有缺口,箭桿制好後如果不夠平直,便用箭端來矯正,矯正方法是把箭桿納入缺口,然後來回刮拉。

由於弩弓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因此單兵弩的威力往往比較有限。為了提高殺傷力,當時的軍隊經常在弩箭上喂毒。關於這點,《武備志》中專門提及,說弩箭的箭頭兩刃要寬,中間要起脊,否則傷口不容易流血,也就不容易中毒。

《天工開物》中說,射殺猛獸的葯箭上蘸的毒藥由草烏熬制而成,見血封喉。《武備志》中沒有具體談及弩箭所用毒藥的種類,但記載了盛放毒藥的葯壺的形制。毒藥的葯壺為錫製成,蓋子用皂角木製成,葯壺內裝有浸滿毒液的絲綿,士兵在戰場上隨用隨蘸,十分方便。

草烏

除了上述這些裝備之外,弩兵還有可能攜帶腰絆和腰鉤,這兩種東西都是腰開弩輔助開弩的裝備。弩兵使用腰開弩時,用腳蹬住弩弓,然後將腰絆和腰鉤裝在一起,再將腰絆套在腰上,以腰鉤掛住弩弦,以腰力和腿力開弩。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滾滾,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陳勝吳廣真的是農民造反嗎?別想的太天真了!
三道城牆為何擋不住「靖康之恥」?從城防角度說說宋代開封保衛戰

TAG:冷兵器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