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系列(一):全國三八紅旗手蒙曉梅、梁麗娜、黃雪慧

系列(一):全國三八紅旗手蒙曉梅、梁麗娜、黃雪慧

2018年「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全國婦聯評選表彰了一批三八紅旗手(集體),廣西1人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9人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6個單位榮獲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小編帶您一同品味她們的故事,今天出場的蒙曉梅、梁麗娜、黃雪慧,她們都有共同的身份——既是全國三八紅旗手也是黨的十九大代表。

01

十九大代表、忻城縣北更鄉中心小學教師蒙曉梅,在十九大召開期間,她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節目,向全國人民展現了一名普通鄉村教師的別樣風采。

(向上滑動查看蒙曉梅事迹)

「躬耕二十載,只為大山的孩子愛讀書。」這是蒙曉梅說過的話。堅守鄉村小學20多年,將青春、汗水和愛心,奉獻給了山裡娃。在她的愛心澆灌下,目前北更鄉沒有一個孩子因貧困失學。

把無依靠的學生接到家裡住。今年40多歲的蒙曉梅從小就生活在大石山區里,深知生活的艱難和教育的重要。從學校畢業後,她毅然回到家鄉做起了一名小學老師。1996年,蒙曉梅有一名學生因交不起學費,開學10天了,還未到學校報到。她知情後,借錢為學生湊夠學費,讓學生得以繼續接受教育。長期和養父在敬老院生活的女孩韋麗花,是蒙曉梅家的常客。每到周末,蒙曉梅都會招呼她到家裡吃住。2012年,韋麗花的養父去世,無依無靠的她寄養到蒙曉梅家中。

爭取愛心資金幫助大山師生。2010年12月,她隨學校領導陪同廣西「良知公益」機構到小學走訪,從此加入志願者的隊伍。她主動請纓,為學校當對接人。當年,她聯繫公益機構,給當地貧困兒童發放價值10萬元的300個「溫暖包」,讓貧困兒童度過了一個溫暖的冬天。2013年,她促成廣西「良知公益」在忻城縣北更鄉建立貧困農民工子女助養站。通過助養站,85名貧困兒童每月可得100元助養金,直至大學畢業。如今,助養站服務範圍拓展到忻城縣同樣貧困的其他鄉鎮,每個鄉鎮約20至30名貧困兒童獲資助。在幫助學生的過程中,蒙曉梅漸漸感覺到,要幫助更多貧困學生,光靠一人的力量不夠。她先後與廣西良知公益,中國麥田柳州分社、上海麥田、佛山麥田、南寧手牽手心動團隊、柳州愛心團隊、南寧愛心驛站、忻城愛心群團隊、忻城縣公益資源協調中心、忻城縣武裝部、來賓愛心協會、中國紅燭基金、柳鋼集團等機構開展合作,幫助了更多貧困學生。

7年來,蒙曉梅先後為家鄉爭取到愛心資金和物資近200萬元,資助貧困師生達500多名。她嚴格規範管理和使用這些資金、物資,確保愛心行動的公正透明。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首屆最美教師志願者、「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師」、廣西三八紅旗手等,2017年當選黨的十九大代表。

2

梁麗娜,廣西陸川縣烏石鎮陸河村黨支部書記,"85後"女碩士,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黨的十九大代表。

(向上滑動查看梁麗娜事迹)

從小在陸川縣烏石鎮陸河村長大,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又自願回到村工作。這是梁麗娜當年的選擇。

2011年8月當選為陸河村黨總支書記,梁麗娜成為廣西第一個女碩士村支書。當時,許多人質疑,這個年輕漂亮的女碩士怎會甘願在偏遠的山村做個「窮當家」?有村民認為她最多在村裡待3個月。

可梁麗娜從沒想過放棄。「我是村裡學歷最高的,就應該率先做榜樣,帶領大家脫貧致富。」從那天起,梁麗娜和自己暗暗較勁,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改變陸河村的貧困面貌。

作為村支書,梁麗娜帶領鄉親們一起硬化村屯道路12.8公里,修建2水壩解決500多畝農田乾旱問題,建設3個人飲工程讓全村4500多名村民用上乾淨安全放心的自來水;實施「一元錢」工程,讓群眾逐漸養成講衛生的習慣;立足於發展產業,帶領村民種植500多畝橘紅、200多畝百香果、養殖陸川豬等、建設高架網床生態養殖場、建設光伏發電站等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她關心貧困群眾,實施精準扶貧脫貧,開展精準識別時陸河村貧困發生率由9.92%,到2016年底貧困發生率下降到3.52%,今年繼續脫貧一批,預計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95%。

梁麗娜紮根農村6年,展現了當代青年的風采,成了80後青年榜樣,獲得廣西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十佳村民貼心人、全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3

黃雪慧,黨的十九大代表、百色百礦集團有限公司東懷煤礦機電中隊車工。

(向上滑動查看黃雪慧事迹)

把工匠精神融入工作每個細節

在機聲轟隆的廠房裡,女車工黃雪慧熟練地使用螺紋刀、尖鉗、毛刷等工具,隨著飛舞的鐵屑落地,一個個誤差控制在0.02毫米以內的零件誕生了。

「她加工的零件,基本就沒有返工的!」黃雪慧在百礦集團東懷煤礦機電中隊的同事如是評價。

23年的時光,讓斯文柔弱的黃雪慧從青澀的普通女工成長為高級技術人才,成千上萬件的鋼鐵工件,在她靈巧的雙手下重煥新生。

1994年7月從廣西煤炭技工學校畢業後,這個19歲的姑娘來到當時的百色礦務局東筍煤礦工作,開始每日與鋼鐵作伴。

臟和累,是黃雪慧入行後的第一感覺。剛到機修車間,她聽著刺耳的噪音,戴上護目鏡觀察別人打磨時迸發出的串串火星。首次「操刀」,師傅就安排她加工一個雙頭螺紋,緊張的黃雪慧將師傅的十幾把刀都用壞了。

東懷煤礦建井初期,各種工具配件加工繁多而且艱巨。有一次,礦里給車間下達了15天內完成加工21套鐵軌叉尖插盤的任務。加工這些工件不僅工序複雜,而且沒有圖紙,她只能一個一個地測量、反覆打磨。每到下班收工時,才發現腿腳和腰部已經酸痛得伸不直。但第二天又爬起來繼續上班。為了生產工作能夠順利進行,有時候她連續十幾天早班連著中班一起上,加班加點地幹活,最忙的一次凌晨5時才到家,6時多又馬上爬起來投入工作中。

就這樣,黃雪慧為東懷煤礦機械化改造工作贏得了時間。東懷煤礦機械化改造,使原煤生產能力由15萬噸/年迅速提升到150萬噸/年,成為廣西生產能力最大、裝備水平最先進、管理最現代化的煤礦。

不斷鑽研創新,是黃雪慧愛崗敬業的體現。有一次煤礦采面搬家時,十幾噸的液壓支架在絞車水平牽引下向前移動的過程中,經常因底板不平被卡住,往往卡一次就要耽誤一個班的時間來處理。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黃雪慧和同事一起反覆摸索和修改,設計出了一種自製滑輪,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刷新了東懷煤礦采面搬家移架最高紀錄。而她設計製作的一個配件,讓掘進機的故障率降低,每月用油量也從四桶減少到一桶,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精湛的技藝,敬業的工作態度,讓黃雪慧也收穫種種榮譽。這些年來,她先後被授予「廣西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並光榮地當選為黨的十九大代表。

她們立足崗位,積極進取,大膽創新,努力成長成才,成了行業的精英和技術能手;

她們勤勞智慧,不懼挫折,艱苦創業,在個人事業成功的同時,還帶動了周圍鄉親脫貧致富和一方發展;

她們積極回饋社會,播撒大愛,雪中送炭,讓眾多人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她們大力弘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四自」精神和先進性別文化,以自身的行動示範社會,成為廣大婦女學習的榜樣。

明天

她們將在在廣西人民會堂接受表彰

?大家都愛看

來源:自治區婦聯宣傳部

編輯:黃威、程麗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西女性 的精彩文章:

TAG:廣西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