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突發這個癥狀,可能是中風先兆

突發這個癥狀,可能是中風先兆

任何事物均有一個發展過程,由隱性到顯性,再到嚴重。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我們自我的成長都是從以往的經驗上總結並學習獲得的。

對於中風的知識也是如此,我們能否早期發現中風的前兆? 對危險因素加以注意或者干預能減少中風的發生嗎?這些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90%的中風是可以被篩出去的。而前兆的早期鑒別與發現,及時處理是有可能完全治癒中風的,明顯減少致殘率與致死率。

為什麼要重視這些中風的前兆?

中風雖來勢急驟,但在發病之前,也是有一個病理演變過程的,其中有一個腦循環輕度失調,但又可以恢復的階段,臨床上表現為各種先兆癥狀,常在中風發生前數分鐘至數天內出現。從另一角度來說,中風的發病實際是在一個共同病理基礎上的突然襲擊,有輕有重。

小中風的醫學名叫短暫性腦缺血發作(TIA)。癥狀出現時間很短暫,馬上又恢復正常,以致讓許多人忽略其重要性。小中風的癥狀出現時間很短暫,患者往往馬上又恢復正常,所以許多人都不以為意,其實這就是小中風的表現,小中風可以當作是一種腦中風的前兆看待;未來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要高上許多倍。

其實在腦中風之前,許多病人便已出現小中風的徵兆,若置之不理,可能會引發嚴重後果。如果出現中風的前兆,後來很快又能完全恢復,這時仍然視而不見,或者心存僥倖,不作任何檢查與重視,可能就會出現災亂性惡果,那簡直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因為小中風的發生可能提醒患者身體內已經存在一定的病理基礎,而如果不作處理,這些病理基礎可能還會持續存在或加重,並引發再一次中風。

中風的徵兆都有哪些?

一、乏力嗜睡

大約有四分之三的人在中風前有全身乏力、嗜睡癥狀,這種乏力往往沒有明確的誘因,比如運動、勞累等。無緣由的乏力、嗜睡、頻繁打哈欠是最大特點,常是大腦皮層和網狀激活系統缺血的表現。

二、性情反常

患者在此時性格一反常態,好像換了一個人,或多語急躁,或沉默寡言,或幼稚滑稽,或出現短暫記憶力、反應能力減退。有些人對原來的興趣愛好突然沒了興趣,有些人愛吃的食物突然不愛吃了,面部表情也變得呆板。

這些特點可以概括為「變臉」,多是大腦的額葉出現了供血不足。

三、突發頭痛

出現難以忍受的局限性頭痛,或頭痛的形式與平常不同,如頭痛由全頭痛變為局限性頭痛、間歇性頭痛變為持續性頭痛、頭痛時伴有噁心嘔吐的癥狀。

這常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其他腦出血的先兆。

四、頭暈目眩

忽然頭暈目眩,站立不穩,甚至暈倒,還可伴有耳鳴、復視或噁心欲嘔,但很快恢復正常。這可能是小中風,也就是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如能排除體位性低血壓、低血糖、頸椎病等原因,常是中風前兆,因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影響了小腦的平衡功能。

五、單眼發黑

一隻眼睛忽然看不見東西,幾秒鐘到幾十秒鐘後恢復視力,這在醫學上稱一次性黑矇,可能是腦缺血引起的視力障礙,是中風即將發作的信號。

這與大腦供血不足,影響了視覺中樞的功能有關。

六、言語不利

腦局部缺血時使語言中樞失靈,表現為舌頭忽然變得僵硬,說話吐字不清,或突然聽不懂別人的語言,常呈一過性出現。

其發生的原因與病人在中風前出現大腦動脈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皮層語言中樞的功能有關。

七、吞咽嗆咳

部分病人發病前出現吃飯或喝水時嗆咳,這是腦缺血後,舌咽神經受損的表現。

八、半身麻木

突然出現半身麻木,以手足部位最為突出,出現同側肢體無力。這些癥狀是因一側大腦半球供血不足,影響了大腦調節肢體活動的區域所致。

九、莫名跌跤

有些患者中風發作前,會在平路正常行走時突然跌跤,有時甚至出現左腳絆右腳的情況,這常是小腦缺血的表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風 的精彩文章:

杭川醫俠:腦梗死中風的病因、後遺症、出院後二級預防和治療等
能活——能醒——能走,中風何時手術?何時促醒?何時生活自理?

TAG:中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