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頭到尾堅持反抗元朝統治的好漢

從頭到尾堅持反抗元朝統治的好漢

一般來講,每個朝代的末年總是風雲突變,起義不斷,作為異族佔據中原的元朝亦不例外。我們熟知的劉福通,韓山童,郭子興,朱元璋,徐壽輝,陳友諒,張士誠群雄並起,都在此時粉墨登場,為推翻元朝統治者轟轟烈烈地做出一番事業。他們的努力沒白費,歷史記住了他們,這些英雄好漢們紛紛在《明史》中佔據一席之地。

最後取得勝利的是朱元璋,所謂成王敗寇,但筆者認為陳友諒端的是一條好漢!

陳友諒不同於同時代的起義者,諸如朱元璋,他參加義軍的原因眾所周知,除了起義別無選擇,而陳友諒是元朝的官吏,他為什麼起義呢?

陳友諒,公元1320年出生,湖北沔陽漁民,他原本不姓陳,祖父陳千一本姓謝,因入贅陳家,故改姓陳。陳友諒自小喜歡舞文弄墨,寫得一手好字,長大後曾任縣裡的官吏,但他自小有著遠大抱負,小小的官吏不是他的目標。公元1355年,徐壽輝的部將倪文俊攻破沔陽,陳友諒做不成官了,乾脆投奔了徐壽輝,在倪文俊手下發揮其特長,幹了簿書掾,就是記錄財務的官,由於他比旁人有文化上的優勢,因此他很快就獲得徐壽輝和倪文俊的欣賞,迅速升職為元帥。

倪文俊長期在徐壽輝身邊,深知此人除了長得好看以外別無其它才幹,自己博學多才,憑什麼在他手下屈居丞相。這時徐壽輝早已稱帝,於是他企圖謀害徐壽輝,自己稱帝。不料被人告密,只得從漢陽逃往陳友諒駐守的黃州。他相信自己待陳友諒不錯,逃亡路上只能投奔於他。

陳友諒問完詳情後毫不猶豫地處死了他,並以匡扶社稷之功成了徐壽輝的第一功臣,同時他的能力也展現了出來,在以後的工作中,他越來越意識到倪文俊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他的皇帝徐壽輝除了長相真是別無事處。他暗中籌備著,這一天終於到來,公元1360年6月16日,陳友諒的衛士錘殺了徐壽輝,替這個新任皇帝掃除了障礙。從這一天起,漁民出身的陳友諒成為了漢國的皇帝,年號大義,這時他40歲。離他最終去世還有三年時間,而這3年將是他轟轟烈烈的三年。

稱帝後的徐壽輝佔據了江西和湖廣,準備向東發展奪取應天。朱元璋為防止他和張士誠聯手,讓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給他,催促他儘早嚮應天進軍。陳友諒果真上當,兩軍惡戰於龍灣,陳友諒大敗之下只得放棄太平,撤往江州,不料厄運連連,一敗再敗,陳友諒最終煩透了朱元璋的步步緊逼,乾脆來個一戰定乾坤!成敗在此一舉,就在鄱陽湖!時間是公元1363年。

陳友諒的巨艦連鎖為陣,朱元璋是小船,挨了三天打,眼看就要扛不住了,老天決定湊湊熱鬧,吹起來大風,不巧的是風向對陳友諒極其不利,朱元璋順勢採取火攻,陳友諒的不少船艦被燒毀,弟弟陳友仁也被燒死,他的陣亡大大擊垮了陳友諒的作戰精神。此後雖堅持了一段時間,但糧食已無,陳友諒決定突圍。

臨近黃昏時,陳友諒從船艙出來看看情況,誰知就在那一瞬間,一支箭恰好射中他,從眼睛貫穿顱頂,陳友諒當場死亡,全軍潰散,大將張定邊趁夜帶著他的遺體和次子陳理逃回到了武昌。

無論怎麼看陳友諒都不像是一個好人,從他出賣倪文俊到誅殺徐壽輝,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但在那個亂世里,他壞事做盡,卻敢作敢當,不屈不撓,自始至終不向元朝屈服,更不虛與委蛇,要知道,當時很多起義軍首領都抵擋不住元朝的利誘,好漢朱元璋也曾暗通款曲,唯獨陳友諒從不低頭,堅持到了最後。

吳晗說過:「陳友諒雖然失敗了,但在歷史上起過積極作用,當時老百姓是很同情他,懷念他的。至今他的墓還在長江大橋下保存著,供後人悼念。」

所以我說陳友諒不是個英雄,卻是一代梟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味以往 的精彩文章:

投降李淵的李密為何再度反唐
朱元璋逢年過節為何總是嚎啕大哭

TAG:回味以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