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Facebook的近期調整,讓我想起了快手

Facebook的近期調整,讓我想起了快手

文 | 闌夕

幾年前YouTube稱自己和Facebook之間還需要十年時間才會撞上的預言還歷歷在目,現在加上Twitter和Snapchat幾家已經早就混戰在了一起。尤其是Facebook,在2017年突然開始在視頻板塊猛然發力。

先是在年中的時候,幾度高管——包括扎克伯格本人——現身喊話,看好視頻社交的未來發展前景,頻頻公布未來巨額投資計劃,實際上都是在為它的視頻欄目Watch拉攏各路創作人。時間行至2018年,Facebook對視頻欄目的推進力度更強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有意將視頻內容作為一種補償機制,去補償被大力整頓修改的原內容體系。

但是不管怎麼樣,視頻板塊被各大社交媒體網站紛紛作為強勢項目來追捧是毫無疑問的,而且大部分的視頻原創頻道都採用了YouTube一貫的廣告收入分成模式,只是幾家之間存在分成比例的不同——Twitter據說對視頻創作者給出了70%的分成比例,只為大力拉攏原創人士。

但是對於Facebook來說,在2018年如何將信息流的整頓和分發模式的改進,與原創視頻板塊的推進結合起來,似乎還沒有完全想清楚。它的Watch欄目定位在長視頻,而且在質量和定位上都相對高端,這種定位和它原本的快節奏高效率分發模式還是有一定的差異性的。

如果從模式上來說,Facebook原本高效的社交關係加上人工智慧分發的模式,更適合短視頻內容的存活和爆發——例如中國的快手,這個活躍著中國最多普通人的短視頻社交平台,它在產品理念上與Facebook不謀而合的做著同樣一件事:通過高效率的信息分發,增強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同時又用上了Facebook一直以來看好的視頻形式作為內容載體。

快手在2013年便從GIF工具轉為短視頻平台,並加入AI技術做內容分發,從此進入快速增長階段。對視頻重要性的認知,及視頻理解和及其深度學習的技術積累,快手相比Facebook及國內其他短視頻平台,都來得更早,發展也更為成熟。快手的短視頻模式分為11秒,17秒,57秒三種,作為更適合在碎片化時間使用、信息量集中的內容載體,短視頻已經開闢了一種符合當下年輕人「Kill Time」的潮流。

根據Quest Mobile的數據顯示,在過去一年時間裡,快手的DAU增長至1.1267億,增長幅度達到驚人的7000多萬,幾乎橫掃整個包括短視頻和直播的競品賽道。縱使是擁有被稱作是中國首屈一指的增長團隊的今日頭條,也必須拿出多款細分產品對領頭羊快手進行圍獵,甚至被稱為「2017年最大黑馬」的抖音,日活即便猛增至6546萬,也才是快手的一半多點。

和Facebook一樣,快手強大的護城河在於去中心化模式下通過 AI賦能的高效率強社交生態,你可以在快手一條維修工人發布的工作視頻中,找到無數個同行維修工的留言,這樣自帶屬性的圈層有無數個,幾乎是信息分發精準性的極致,也是用戶自發社交得以不斷加碼的原因。

* 快手上的一名清華大學副教授,留言中的問題集中來自兩類群體,一類是諮詢如何考入清華的學生,一類是諮詢如何健身的年輕小夥子。

獵豹大數據在總結2017年中國移動應用生態的時候,曾經提出一個自問自答的話題:時間都去哪兒了?答案顯而易見:「短視頻App前20名當中,有6個App的日均在線時長都超過了一個小時。接下來我們還會看見,這個在線時長甚至超過了頭部的視頻App在線時長。」其中,快手用戶平均每天在線時長超過66分鐘,是所有短視頻產品中粘性最強的App。

這是相當顯而易見的趨勢。視頻作為一種新的內容載體,比文字的表達更直觀,加之視頻出產門檻及本錢不斷降低、與信息流分發聯繫所帶來的更高效分發,必然會使得視頻內容迎來大迸發。

事實上,Facebook不斷提高視頻內容在社交分發生態里的權重,同樣象徵了未來信息流的發展面貌,也就是在流量的邊際成本無限趨近於零的時代,最豐富的表現形式將成為消費規模最大的內容商品。

智能投資顧問公司Betterment的投資總監Daniel Egan曾經分享了這張圖片:

在他看來,內容的大眾化,和意見的兩極化,正在構成互聯網內容傳播的恆定規律,而社交關係和機器演算法的分發,則永遠處於取悅用戶的進程里。

從這個角度出發,快手之所以一度折射出了所謂「階層分裂」的感覺,那是因為此前中國不被關注、沒有表達機會的大多數民眾,通過快手中心化的賦能,第一次有了表達記錄自己的機會。他們一直就在那裡,只是因為快手,他們越來越多的被看到了。

儘管就創作門檻而言,相比圖片和視頻,文字是最為低級的工具,但是文字作品的脫穎而出,極其依賴專業訓練或是精巧雕工,否則它便只能居於文本載體的地位,難以與人物進行強關聯。更何況,在中國,還有大量群眾並不識字,連門檻都沒法邁進去。

而視頻是天然的,智能手機的自拍教育立竿見影的瓦解了原本有著嚴肅和正經要求的鏡頭感,人皆創作的產物,就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本色出演,把生活的多樣性不經修辭的重現在屏幕上。

羅振宇把快手定義為「高價值的連接器」,在歷史的尺度上,這款產品的確自帶記錄的功能,公眾愈是驚詫它的豐富——「竟然有著與我想像完全不同的人和事情」——它的使命也就愈是突出且光榮。

最後你會發現,這種使命的方向,和馬克·扎克伯格在去年夏天親自調整的Facebook願景,有著驚人的一致性:讓世界連接更緊密(Bringing the world closer togeth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闌夕 的精彩文章:

2018年短視頻市場新變數——殺回馬槍的微視
張旭豪:終於作出和王興不同的選擇

TAG:闌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