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為何會被艾滋病「窗口期」困擾?

我們為何會被艾滋病「窗口期」困擾?

本文已獲原作者授權轉載

在線上線下接受艾滋病諮詢時,經常碰到很多求詢者為艾滋病「窗口期」所困擾。本次話題想重點說說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看下艾滋病窗口期的定義

艾滋病「窗口期」準確的說法是艾滋病抗體檢測「窗口期」,是指人體感染艾滋病病毒到機體外周血中能夠檢測出艾滋病病毒抗體的這段時間。

這個概念里涉及兩個問題:

一是:機體產生抗體

二是:在外周血中能夠檢測到抗體

也就是說,艾滋病「窗口期」的長短與檢測技術和機體免疫反應的狀況有關。

我們可以回顧下艾滋病檢測技術的發展歷程。艾滋病的檢測技術一開始就是以酶聯免疫技術(EIA)為核心展開的,試驗採用的包被物經歷了從HIV-1全病毒抗原、HIV-1多肽抗原、HIV-1/2多肽抗原到HIV-1/2/O多肽抗原加P24抗體,分別形成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代檢測試劑。由於試驗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的不斷提高,艾滋病抗體檢測的「窗口期」也從第一代試劑的3個月縮短為第三代試劑的6-8周,第四代試劑的3-6周。

目前我國大多數醫療機構都採用的是第三代試劑,也有一些機構使用的是HIV1/2抗體快速檢測試驗,如凝集試驗、斑點免疫試驗、免疫層析試驗等,這些試驗所用的試劑相當於第三代試劑,而第一代、第二代試劑已經被淘汰。

在解釋四代試劑的檢測結果時, P24抗原的檢測結果需要明確以下幾個問題:

1. 機體感染HIV 2周後P24抗原在外周血中會持續增加,到3-4周時到達高峰,同時隨著抗體的出現,形成抗原-抗體複合物,外周血中遊離的P24也會逐步下降,直至檢測不到的水平

2.目前檢測P24抗原試劑的敏感性在30-90%,平均79%,因此HIV-1 P24抗原檢測陰性只表示本次試驗無反應,不能排除HIV的感染

3. P24抗原檢測的目的是儘可能在HIV抗體檢測「窗口期」內發現HIV感染,是HIV抗體檢測的一種補充。

4. HIV-1P24抗原陽性結果需要中和試驗加以確認

由其可見,艾滋病抗體檢測的「窗口期」因檢測技術的發展而不斷縮短,對非專業人士來講容易引起誤解,併產生困擾。

那作為非專業人士應該如何正確理解艾滋病抗體檢測的「窗口期」呢?

首先,在檢測前最好能接受專業的艾滋病抗體檢測前諮詢,以明確自己行為感染HIV的風險,盡量避免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或在網路上查詢的知識給自己作風險評估。

第二,如前所述,艾滋病抗體檢測的「窗口期」是6-8周,導致「窗口期」延長的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判斷「窗口期」是否會延長必須有專業人員作出

有一些求詢者對艾滋病抗體檢測「窗口期」的困擾來源於對艾滋病知識理解的不正確,有的是望文生義,有的是根據自己的知識形成一套嚴密的邏輯推理。其次,有些求詢者存在思維方式的不理性,有明顯的強迫性心理障礙或焦慮性心理障礙或者有嚴重的心理問題。看問題偏於極端,凡事追求100%,絕對化,常常焦慮於「萬一」。他們的注意力常固著於專業性很強、自身無法深刻理解的問題。

那麼如何化解由此產生的困擾和焦慮呢?

TIPS:

1、 真正相信專業醫生的風險評估和結論。

2、 儘可能控制自己,不要上網查詢艾滋病專業信息,不要試圖去自己判斷風險,更不要堅守絕對化思維,用常態思維考慮問題。

3、 如果持續糾結於艾滋病「窗口期」,窮思極慮,可以用90項癥狀清單(SCL-90)進行自評,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態,以便及時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

4、 在明確沒有感染艾滋病毒風險的情況下,可以採取一些積極的行動,主動化解自己的焦慮:

a.多和家人在一起,多交流,多說說工作、生活、學習中開心的事和目前的困難。

b.通過看書、看電影、聽音樂等娛樂活動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c.尋找一種重複性好的運動項目,如快走、慢跑等,養成習慣,長期堅持,在運動中獲得身心平衡,化焦慮於無形。

供稿/江蘇省疾控中心 管文輝主任

核稿/南京疾控艾性科 朱正平

排版/葛藤

圖片/部分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