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國人大代表周雲傑:中國模式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周雲傑:中國模式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心

「2017年12月6日,國際四大標準組織之一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通過一項建議書,由海爾COSMOPlat牽頭制訂大規模定製模式的國際標準。這是首個中國企業主導制定的製造模式類國際標準,其實也意味著中國模式走向了世界舞台中心。」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傑在接受《商學院》雜誌等多家媒體採訪時如是說。

這也是周雲傑作為兩會代表,最為關切的問題之一——中國在世界上的話語權問題。「從海爾的角度來講,我們希望用企業的能力能讓中國品牌在全球有影響力,讓中國的人單合一模式能夠在全球可以複製,讓海爾的人單合一模式能夠成為繼福特的流水線模式、豐田的價值鏈模式之後第三個模式,真正讓中國的模式走向了世界的舞台中心。」

在採訪中,周雲傑談及了物聯網時代海爾及中國企業的機遇。

物聯網時代的機遇與布局

周雲傑表示,2018年,將是海爾引爆物聯網的一年,海爾也在以下四個方面做了布局和探索:

第一,在工業互聯網方面,海爾建立了COSMOPLat,是解決在物聯網時代大規模製造和大規模製定的問題,讓用戶全流程的參與進來。海爾的目標是把COSMOPlat打造成一個全球引領的工業互聯網的平台。

周雲傑認為,COSMOPlat最大的不同可以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它不是簡單的以機器換人的高效率,而是「高精度指引下的高效率」,有用戶的交互。「之所以我們能在和德國、日本、美國的企業解決方案的競爭中勝出,得益於我們用戶全流程的參與。」周雲傑表示。其次,則是在「大數據基礎上的小數據」,不僅關注工業大數據,數據的安全,更關注用戶個性化的個性化需求小數據,實現從大規模的製造到大規模的定製。周雲傑說,「這個模式在海爾自身得到了很好的驗證。我們現在的生產線上的產品不入庫率達到了69%,產品下線後可直接配送到用戶家中。這也符合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

更重要的是,海爾的COSMOPlat在跨行業複製的過程中得到的驗證。在淄博的家居產業園、建陶產業園等都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目前已經複製到了建陶、家居、農業、服裝等12個行業。2018年,將有更多的行業和企業一起重構價值鏈,在價值分享中得到價值。

發展工業互聯網也是數字經濟時代的重要機會,而數字經濟最重要的是要與實體經濟結合。工業互聯網平台搭建好之後,它是對整個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意義非凡。「當下,我認為中國處在一個非常好的時機。尚未有哪個國家在工業的數字經濟方面有一個全球通用的模式,但是中國這麼大的工業數據,沉澱了很多有價值的工業數據。如果開發好的話,它可以完全形成一個不同於世界任何標準的一種工業數字經濟模式。我們做的COSMOPlat也是看好了這點。海爾COSMOPlat就是要做成一個開放的,各方共創共贏共享的平台。」

同時,周雲傑也建議國家可以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平台,鼓勵更多中小企業上平台、用平台。

第二,海爾建立了一個大順逛平台,線下店、微店、線上店「三店合一」,這不僅僅是商品的交易,更主要的是用戶社群的交互、用戶體驗的迭代。

海爾的優勢是具備情景感知和誠信的觸點網路。大順逛平台與電商有兩個不同,一是交互,第二是各方受益的生態圈。未來最大的電商一定是最大的實體店,這個實體店是要和社區融合到一起的。

海爾通過「3個10萬」(10萬城市社區、鄉村、車小微)搭建覆蓋城市和農村的觸點網路。觸點網路就是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是電商所不具備的。這些神經末梢可以深入到終端直面用戶,感知用戶個性化需求並及時做出反饋。

第三, 海爾建立了一個互聯網金融平台,這也是一個萬鏈平台,把金融和實體產業相融合。例如,海爾現在做的是整合雞蛋產業,整合肉牛產業,把飼料的供應商、養雞設備的提供商、養雞戶、分銷渠道等整合成產業鏈,重構產業鏈,讓每個養雞戶不愁訂單,保證質量,而且讓消費者買到最有誠信的雞蛋,創造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

第四, 海爾建立了一個海創匯平台,希望搭建一個全球創業者的平台,讓全球有智慧的人都到這個平台上創業,變成創客,能激活人的潛能。海爾希望可以創造的價值的同時也推動著企業不斷地發展新的模式,打造一個從創業的熱帶雨林到孵化新產業的生態。

目前,這個平台聚集了2400多個創業項目,擁有4325家創業創新孵化資源,海爾在全球9個國家共建立了24個孵化器,為創客提供了豐富的創業資源。周雲傑認為,不同於美國的矽谷,海爾開放式創業平台是一個產生創業家的熱帶雨林,這為創新創業提供了保障,海爾平台創業孵化成功率內部48%、外部30%。

創新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

海爾既是傳統的產業,又有著大量的新產業、新模式,在新舊動能轉換上有著自己的思考和舉措。

「在整個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我覺得至少海爾自身要率先成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樣板。這個成為樣板裡面,我們會從三個方面去創新。」周雲傑表示。

首先,海爾認為,技術創新是新舊動能轉換的基礎,沒有原創性的技術創新,沒有以用戶為中心的技術創新,要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是不可能的;其次,海爾認為平台創新是新舊動能轉換的載體,建立一個開放的平台,搭建一個開放的開源平台,可以讓新舊動能轉換有一個落地的載體。第三,機制創新是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保障。

周雲傑詳細解讀了機制創新的要點。這裡也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組織結構的改變,二是以用戶為中心的驅動機制。如果組織結構不能改變,或者只是貼了新的標籤,那是很難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同時,要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驅動機制,用戶付薪的創客所有制。就是以用戶為核心,由為用戶創造的價值決定薪酬。

周雲傑坦言,創新在某種意義上說它往往是在你成功的時候,在你容易滿足的時候要否定自己,這其實是蠻難的事情。「當你發現機會要轉變的話,可能你就沒有機會了。所以要及時開闢第二曲線,創新一定是要自我顛覆,自我變革。所以我認為創新就是靈魂的自我革命。有人提出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難點,技術問題、人才問題,但是如果你有自我革命、自我管理的覺醒和認識,這些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

繼續探索人單合一的商業模式

關於商業模式創新,周雲傑表示,未來還會聚焦在人單合一模式的打磨、複製,特別是跨文化複製上。海爾會通過兩表一平台一機制進行落地。。兩表,一個是縱橫匹配表,橫軸是經濟指標,縱軸則體現用戶價值。第二是共贏增值表,加入了生態收入。

一平台就是共享平台。

一機制就是創客所有制,讓所有的創客成為企業的主人,把創客的價值和用戶創造的價值結合起來,這樣一種機制。「未來我們會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打磨這種模式,複製這種模式,特別是海外複製。」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改革開放為中國的家電業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環境。「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家電業的今天,也沒有海爾今天的全球白電第一。正因為有了改革開放才能使海爾能夠在創業最初開放的引進技術,也可以更好的跟國際接軌,不管從觀念上、技術上、標準上都可以跟國際接軌。同時我們也走向了海外市場,創建了海外的品牌。改革開放應該說為中國家電業的發展奠定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環境。改革開放40年。我們取得的成果三點,一個輸出了一個世界級的企業。第二個,創造了一個全球化的品牌。第三,也初步探索了時代引領的商業模式。」

周雲傑認為,成功都是過去式,改革永遠在路上。國家創造了好的外部環境,企業自身也要不斷變革。海爾從名牌戰略、多元化戰略、國際化戰略、全球化品牌戰略到現在的網路化戰略,就是根據時代的變化不斷的革自己的命,其實只有不斷的革自己的命才能跟上這個時代。

未來,周雲傑坦言,希望海爾永遠成為一個時代的企業,和時代同步發展,同時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企業。成為一個讓中國人驕傲的品牌,讓全球消費者信任的定製美好生活解決方案的企業,也是讓全球創業者貢獻智慧、發揮智慧、創造才能的一個創業平台。

[掃一掃] 進入《商學院》微店

獲取商界新鮮資訊、聆聽大佬領導「心經」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學院校

這是一座開在你身邊的《商學院》

《商學院》已經入駐以下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學院雜誌 的精彩文章:

《旅行青蛙》被放置,意外爆火後錯失商業化良機

TAG:商學院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