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玄奘取經回國後,究竟過得怎麼樣?

玄奘取經回國後,究竟過得怎麼樣?

原標題:玄奘取經回國後,究竟過得怎麼樣?


說唐僧師徒歷經千辛萬苦,抵達西天以後去拿經書的時候,幾個神仙竟然跟唐僧索要小費,說:「聖僧東土到此,有些什麼人事送我們?快拿出來,好傳經與你去。」


唐僧到佛祖那裡告狀,沒想到被佛祖訓斥了一頓:「你且休嚷,他兩個問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經不可輕傳,亦不可以空取,向時眾比丘聖僧下山,曾將此經在舍衛國趙長者家與他誦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脫,只討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黃金,我還說他們忒賣賤了,教後代兒孫沒錢使用。


神佛世界也要討價還價,搞得唐僧滿眼垂淚道:「徒弟呀!這個極樂世界也還有凶魔欺害哩。」


這是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裡面的情節。從這個情節,可以看出這部神魔小說之所以偉大,在於它借神佛妖怪的世界,寫出了從古到今中國社會的實況。即便是現實主義小說,也很少寫得像它這麼入骨。

最愛君今天正是要講講唐僧的原型——歷史上真實的唐玄奘的故事。這位憑藉信仰的力量,九死一生從印度取回真經的佛學大師,返回大唐後,就要面對中國社會,尤其是政治的現實。


玄奘的風光背後,有著怎樣的無奈呢?



1


唐太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四日。46歲的玄奘出現在大唐帝國京城長安,眼前的場景一定讓他十分恍惚:沿路擠滿了追星的人群,每個人都想目睹這位傳奇人物的容貌。


在政府官員的迎接和西京留守、宰相房玄齡的接待下,玄奘進入下榻的弘福寺。


隨後,朝廷還在長安朱雀大街南端,把玄奘從印度帶回來的520夾、共657部佛經和150粒如來肉舍利以及7軀金、銀或刻檀佛像陳列出來,讓官吏士人瞻仰。


右武侯大將軍、長安縣令等官員親自主持大會。因為盛況空前,必須動用京師治安衙司維持秩序,不許參觀者隨便燒香散花。


大唐用盛典歡迎偶像的回歸。此前為取真經無畏無懼的玄奘,此刻卻頗為惶惑和疑懼。


早在一年前,他到達于闐進入大唐帝國邊境後,就派人跟隨商隊到長安向朝廷呈上表章。用意只有一個,向朝廷解釋自己當年違禁偷渡出國的原因。

儘管十多年過去了,他仍然擔心朝廷會治罪於他。


貞觀三年(629年),他利用朝廷允許饑民四處就食的機會,跟隨尋找糧食的隊伍,溜出了長安城,一路向西,費時四年,行程幾萬里,才到達佛教的發源地印度。


那時候,唐朝開國不久,西突厥雄踞中亞,新疆以及阿富汗一帶的小國家均仰其鼻息。唐朝政府為了國防需要,禁止人民私自出國。玄奘多次向朝廷請求出國,都未獲同意,只能採取偷渡的形式。結果,一路艱險,都被他逢凶化吉。


現在,他要回國了,仍然擔心朝廷追究舊賬。


上表八個月後,他終於接到允許回國的敕令。到達沙州(今甘肅敦煌西)時,為了證實朝廷敕令的確切,他再次呈上表章報告自己的行蹤,聽候朝廷發落。


唐太宗李世民這時正在洛陽,準備出師遠征高麗,接表後敕令玄奘速來相見。玄奘得到消息日夜趕路,希望在皇帝征高麗前見到他。



2


皇帝的召喚和長安官員的隆重接待,都未能使玄奘放下心來。去國這麼多年,他對國內的政治尺度有些吃不準。


因此,安置完畢攜帶的經像佛典,玄奘匆匆忙忙趕赴洛陽。二月一日,他在洛陽皇宮儀鸞殿拜謁了唐太宗。此時距他抵達長安僅過去一周。

此後20天中,玄奘被連續召入內殿密談,從早到晚直至擂鼓關閉宮門。他們具體談什麼,史書並無記載。


唐太宗為什麼如此禮遇玄奘,一個曾經的違法出境者?歷來說法不一。


最愛君認為,唐太宗此時迷上佛教的可能性不大。李唐統治者尊老子為先,用「黃老之學」治國。唐太宗在位二十餘年,道佛並舉,但仍以道為主。


史載,唐太宗曾要求「戰地建寺」,為殉國戰士作法事,但此舉只能說明他是為了告慰安撫人心,而不能說明他本人對佛教有多少信仰。事實上,正如他自己所說,他對佛典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太宗急於召見遠道歸來的玄奘,與他欲建立東方世界霸業,開疆拓土有關。過去幾年,他相繼平定高昌,佔領焉耆,準備征服龜茲。此刻,又要出征高麗。所以,他對佛學並不關心,而是讓玄奘儘快整理西域各國的真實情況,好為他的「天可汗」大業服務。


很明顯,太宗是個惜才的皇帝。他覺得玄奘談吐不凡,對西域各國地理、歷史和國情了如指掌,便竭力勸說玄奘還俗,在朝中做官輔政。


很不巧,他碰到的玄奘,也是個偉大人物。如果之前十幾年的付出,只是為了積攢聲譽,好在朝中做官,那就太把玄奘的理想庸俗化了。


無論當年的九死一生,還是如今表面風光的君王禮遇,玄奘都未曾改變初衷。他的一生,只為信仰而活。


所以玄奘一再婉言拒絕了唐太宗的「好意」。


太宗又要求他跟隨御駕東征高麗。玄奘以佛門弟子不得觀看兵戎廝殺為由,拒絕了。

不過,玄奘向太宗提了個請求,希望皇帝可以讓他到少林寺翻譯佛經。這個請求遭到了唐太宗的拒絕,皇帝不許他躲避入山。


在這名雄才大略的天子眼裡,玄奘說到底是有「前科」的人,現在雖說載譽歸來,可以既往不咎,但我對你的了解和把控十分有限,而且你初到長安就萬人空巷,號召力這麼強,終歸讓人不放心。一切超越皇權掌控的舉動,都不會被允許。


玄奘與皇帝的分歧,已經暴露無遺。一個得道高僧,拚命想要掙脫政治影響,安安靜靜地翻譯經書,傳播教義,而政治註定要與他糾纏下去。



3


玄奘的譯經事業,單靠他一個人是無法進行的。他終歸要與政治發生關係。


在他的一再請求下,唐太宗雖然不許他入少林寺,卻恩典他入居長安城中條件最好的寺院——弘福寺譯經,並給予官方經濟資助和其他便利條件。


短短兩個月內,玄奘就組織起規模空前的第一流「譯場」,匯聚了當時帝國首屈一指的佛學才子。


玄奘知道,沒有皇帝的特許和政府的財力支持,這一切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他因此作出了一些有底線的妥協。


他請求皇帝派出五名護衛守門,說出來的理由是長安萬人空巷,爭相觀看,他擔心譯經受到干擾;沒說出來的理由則是,他知道太宗對他有疑慮,派人守門可以讓太宗放心。

他在翻譯佛經工作開始之時,第一時間應太宗的要求,日以繼夜寫出了10萬多字的《大唐西域記》,作為大唐統御西域的指南。


他雖然反對以佛教理論比附道教,但還是在太宗的緊迫命令下,組織參與將道家經典——老子《道德經》翻譯成梵文,並由王玄策在第二次出使中印度時帶走。


這一切,使得玄奘的譯經事業有了順利進行的保障。為了換取皇權的支持和恩惠,他不得不違心完成朝廷交給他的一些任務。


到唐太宗生命最後的兩三年,他對佛教和玄奘的態度有了一些微妙的轉變。玄奘曾將他正在翻譯的《瑜伽師地論》送給皇帝詳覽,太宗看完後連稱「佛教廣大」,並承認自己以前對佛教的批判都是妄言。長孫無忌、褚遂良等與玄奘交好的重臣,趁機替玄奘說好話,太宗於是賜給玄奘一領價值百金的袈裟,以示對玄奘的重視。


為了佛教在唐朝站穩腳跟,玄奘早先就曾向太宗乞經序,但遭到拒絕。這一次,唐太宗終於同意了,撰寫了《大唐三藏聖教序》,皇太子李治也受感染,寫了《述聖記》。這兩篇文章在很長時間裡成為佛教在唐朝傳播的護身符。


貞觀廿三年(649年),唐太宗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玄奘扔下手頭翻譯的經卷,陪從太宗到終南山上的翠微宮休養。他在御榻前講經,給了病重的皇帝很大的寬慰。一直到太宗病逝,玄奘才隨著送葬靈樞返回長安。



4


新皇帝上位後,玄奘的命運隨著政治沉浮,遭遇更加兇險。


這位海歸的佛學大師,此時又遇到了哪些糟心事兒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愛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一人一句話,秒懂南朝30帝
比李白杜甫更厲害的詩人,他的人生可以複製

TAG:最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