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故事會》「中篇賞析」合租房

《故事會》「中篇賞析」合租房

《故事會》「中篇賞析」合租房

《故事會》「中篇賞析」合租房

一個小小的意外,打亂了兒子為母親精心設計的行程,讓母親看到了兒子真實的「北漂」生活——有辛酸,有挫折,更有激情和夢想……

1.上北京

張女士夫婦原先都在縣城的小學當老師,現在退休了。兒子在北京讀音樂學院,畢業後留在北京,在搞什麼「吉他培訓」,和人合租了房,當了「北漂」。張女士夫婦的意思是要兒子回到家鄉來,可兒子不願意。張女士不放心,這一回就親自去北京一趟,實地考察一番,看看兒子的工作、生活到底怎麼樣,實在不行,說啥也得把兒子拽回家。

這天,坐高鐵到了北京,張女士按照兒子事先規劃好的路線進了地鐵。

十一月的北京還沒下雪,卻也寒冷異常。張女士靠著兒子提供的路線圖已經換乘了兩次,兒子之前告訴她換乘三次就到了,可就在這時,她迷路了。

早上八點半,正是地鐵里人多的時候,張女士看時間不早了,便決定找人問路,就在這時候,旁邊一個姑娘的拉杆箱突然壞了,張女士就上前去幫忙。見姑娘也是剛從外地過來,她覺得親切了許多,便和姑娘攀談起來,並趁機問姑娘自己要去的那一站該如何換乘。

巧的是,姑娘也要去那一站,不過因為要先去看個親戚,得早幾站下車。於是張女士便和姑娘一邊聊天,一邊搭伴上了路。

姑娘很健談,一路上,她告訴張女士,自己是從老家來看男朋友的。男朋友年初來北京打工,就住在他們要去的地鐵站附近,忙活了快一年也沒顧上回家。知道她來,男朋友專門跟公司請了假,下午三點下班後就能見面,能在一起待兩天呢。

這姑娘雖然穿著不像城裡人那麼講究,卻也長得標緻,見她凍得哆嗦,張女士有點心疼,便問道:「那你怎麼這麼早就坐火車來北京了啊?」

姑娘有點不好意思:「我買錯票了。他忙,也沒跟他說。我打算先去親戚家,下午再過去找他。」

說著,姑娘要下車了,她親戚就住在附近。她告訴張女士在哪下車,就道了別。現在還有三站,張女士就能見到兒子了。

很快,地鐵到了站,張女士下地鐵又走了十分鐘,便到了兒子租住的小區門口。這是一個老小區,叫「幸福花園」。張女士進了小區正找著樓號,兒子小龍就跑了過來,把張女士帶的行李一件件往自己身上掛:「您可來了,我的老媽哎!昨天寫教案寫到夜裡三點,早上都沒顧上去接您,路不好找吧?」

「就這點路能難倒你媽?小瞧人。」看到兒子後張女士長舒一口氣,也更精神起來,「北京也不過如此嘛,也不知道哪兒比家裡好。剛才路邊賣的黃瓜,不知道哪運來的,都蔫了,要在咱老家……」

「行了行了,媽,咱先不說黃瓜,先進屋看看。」小龍打斷母親的話,帶她往自己租的房子走。他知道,母親此番來京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他住得怎樣,這件事,關係到家裡是否同意他繼續在北京待下去,事關重大!

2.兒子家

7號樓601是一套100平米的三居室,小龍和別人合租。張女士年輕時住過大雜院,但這種幾戶人家共用一套房子的大雜屋還是頭一回見。兒子告訴她,最大的一間住著一對白領夫妻,其次的一間住著兩個考研的女學生,他一個人,住了最小的一間,既清凈,也便宜。

進了房門,再進了卧室門,張女士才算是到了兒子的「家」。所有行李往地上一放,能坐下的也只有床了。屋子整潔、乾淨,顯然是為了迎接她而專門收拾過的。

張女士環顧四周,看到一個用合金支架和厚布搭起來的衣櫃,放著兒子的四季衣服,旁邊還有個用支架和塑料板組裝的儲物箱,放著其他雜物。一個不大的電腦桌下面有個小圓凳,再有就是自己坐著的單人床了。十多平米的卧室,雖說不算個正常的家,倒也五臟齊全,找不出一點瑕疵。

張女士指著床後面窗戶邊上的大衣櫃,問:「那裡放著什麼?」這個大衣櫃,是這屋裡唯一一個不是簡易組裝的正常傢具。

「那是房東留下的,放著一些被褥啥的,還有我的吉他、支架和給小孩們培訓用的教案。」小龍回答著,「您說要來,我就請了兩天假,把東西一股腦都塞進去了,這兩天就不往外拿了。」

小龍邊說邊倒了杯水,隨後又把水遞給母親:「怎麼樣?還滿意吧?」

張女士喝了一口水,說:「我看不怎麼樣,我告訴你,這個居住條件,是我能允許的底線了,要是折騰半天住得還沒這個好,就趁早給我回家去。你二表舅還沒退休,在咱中心小學弄個音樂老師還是可以的,總比在這兒給人做什麼吉他培訓強……」

「好了,知道了,媽,都會越來越好的。走吧,也快中午了,我帶您嘗嘗新鮮玩意兒去。」小龍如釋重負,拿起錢包準備出門。

「去哪?吃啥?還有事沒辦完呢。」張女士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

小龍有點疑惑:「什麼事?」

只見張女士從包里拿出一個筆記本,翻了幾頁後合起來放床上,站起身拍了拍衣服,說:「買菜去,我要在你這兒給你做一頓飯。」

「啊?」這件事完全出乎小龍的意料,他急切地看看錶,十一點半,便站起來說:「好,買菜去。」

娘倆一起出了門……

離幸福小區不遠處就有一個菜場,母子倆逛了一圈,又到附近一個超市轉了轉,買了黃瓜、西紅柿、茄子、雞蛋、肉,幾瓶簡單的調味料是小龍剛從超市「閃購」的,一起「閃購」來的還有一把筷子、三個盤子和兩個碗。

所幸的是,廚房裡有共用的鍋和刀,在小龍租到這間房子的一個月里,他從來都沒關注到廚房裡還有這些東西。

工作日的白天,合租的其他人都在單位或學校忙著,不會回家,小龍便和母親在廚房忙活了起來,一會兒工夫,一桌簡簡單單的家常飯便做好了。

娘倆坐在客廳裡邊吃邊聊,其樂融融。看得出,張女士做了一頓飯,對兒子的這個住處已經滿意了許多,大概對於一個母親來說,給子女做一頓家常飯,是對牽掛著他們的心最好的撫慰了吧。

3.巧相逢

吃完飯,小龍看看錶,已下午一點。他快速收拾完碗筷,對母親說:「下午給您安排的日程是看電影,讓您感受一下大城市最簡單的娛樂生活。」

張女士卻說:「我不喜歡看電影,在家待著挺好,多陪陪你,晚點你再送我去賓館。」

「哎呀,好不容易來一次,怎麼能待家裡呢?」小龍堅持著自己的主意,「這兩天我跟您都住賓館,陪我時間多著呢。」

正說著,「啪」的一聲,家裡斷電了,小龍說:「看來是該交電費了,您在這兒等著,我先去物業交個電費,回來跟大家平攤,二十分鐘就回來。」說著,他就拿著錢包出門了。

不到兩分鐘,便傳來了敲門聲,張女士心想怎麼這麼快,一開門,驚呆了:門口站著一個姑娘,她竟然就是早上地鐵里遇見的那一位,手裡還拉著那個壞了的拉杆箱!張女士驚訝地問:「姑娘,你怎麼到這兒來了?」

姑娘顯得一樣的驚訝:「阿姨,您怎麼在這兒?」

「這就是我兒子租的房子啊,早上我下了地鐵就來這兒了……先進來再說。」張女士把姑娘讓到客廳,姑娘抬頭似乎想找門牌號,她一邊找一邊說:「是嗎?我男朋友給我說的地址好像也是這兒,這是……」

「幸福花園7號樓601呀,不對啊,我兒子跟我說,這裡三間屋子,一間住著一對白領夫婦,一間住著兩個考研的女學生,剩下一間就是我兒子的屋了。」張女士請姑娘坐下,姑娘顯出一些不好意思:「哦,是嗎?那是不是我聽錯了?我也不記得是7號樓還是4號樓,反正大概就這附近。我男朋友三點下班,我看完親戚時間還早,就先過來了,心想,住在一起的會給開門,先進來歇會兒,沒想到找到您這兒來了,要不我再去找找吧。」

「那就一會兒再找,外邊那麼冷,我兒子去交電費了,一會兒他回來我們再出門。你先歇歇,你男朋友下班還得有一會兒呢。」張女士把姑娘請進兒子的卧室,給她倒了杯水,兩人又聊了起來。

姑娘說她男朋友是給小區安空調、修電線的,也是跟人合租一套房子。平時一忙一白天,電話都顧不上打。看到屋子裡用支架、厚布和塑料板組裝的衣櫃和儲物箱,她激動起來:「原來組裝的傢具是這樣的啊,我男朋友說他住的地方小,傢具都是網上買來材料自己組裝的,我心想用塑料組裝的傢具能用嗎?沒想到還挺結實。」

張女士笑著說:「看來這大城市的生活啊,都一個樣。」

一點二十分左右,小龍回來了,看到屋裡坐著個姑娘,嚇了一大跳,還以為母親從家裡帶來個相親對象呢,聽母親說是路上認識的,找錯地兒了,才放心下來,他對母親說:「時間差不多了,那咱出發吧?」

張女士說聲「好」,便對姑娘說:「那姑娘你就委屈一下,再去找找吧。」

姑娘拿起行李說:「阿姨,沒事,我再去4號樓看看,我男朋友也快下班了,謝謝你們。」

三人出門,姑娘去了4號樓,張女士和小龍出了小區,準備坐地鐵去電影院。

路上,一個看上去不到三十的年輕人跟小龍打招呼,小龍告訴母親,那是鄰居李大哥,平時挺照顧他的。

娘倆來到地鐵口已經是一點四十分了,小龍看看錶,說:「還好,來得及。」說著,他便帶母親進了地鐵站……

4.撞上啦

張女士當了一輩子老師,她做事喜歡條理清楚,按部就班。這次來京考察兒子的生活狀況,她感覺任務重大,專門把每一件要做的事記在筆記本上,完成一件打一個鉤,這樣做能讓她覺得安心。

而這時候張女士卻一點也安心不下來,因為她翻遍了身上的口袋和隨身帶的包,記事的本子卻不見了蹤影。小龍見母親突然停下腳步,急切地在包里翻來翻去,就問了一句:「什麼東西落家裡了嗎?」

「哦,對,想起來了!」小龍這一問提醒了張女士,「我那個記事的本子,落你床上了。」

「嗨,我當是什麼呢。」小龍毫不在意地說,「放在家裡沒事的,明天我取了給您送賓館去。」

「那可不行。」張女士倒固執了起來,「我這幾天要做的事全在上面呢,不拿著它我心裡老覺得沒譜。」

「哎喲,我的老媽喲,我在您身邊呢,有什麼沒譜的,幾件事而已,我提醒您不就得了?」小龍極力勸阻母親,卻不想母親竟執拗得像個孩子,「不行,我還是得看本子。回去也用不了多長時間,你就陪我去拿吧,乖兒子。」

見拗不過母親,小龍只好讓母親在地鐵站里等著,他跑回去幫她拿,說完,還沒等母親開口,他就向著來時的方向,飛奔了過去。

張女士先是在地鐵站里等,等著也無聊,於是就沿著剛才的路又往回走了起來。儘管兒子已跑遠,她依然慢悠悠地往回走著。走過菜市場,兒子沒回來,張女士接著往前走;走到小區門口,兒子還沒回來,張女士繼續接著走;走到7號樓樓道口的時候,依然沒有看到兒子回來,張女士便覺得時間有點久了。那麼大點地兒,總不至於找不著吧?她一邊想,一邊上樓去了。

才上到一半,張女士就聽到樓道里一陣爭吵聲,又上了兩步,便聽到了一個女子氣急敗壞的叫喊聲:「你今天要是不給我說清楚,咱倆就沒完!」

這聲音是歇斯底里地喊出來的,張女士聽著覺得有些熟悉,她心頭一緊,一腳跨兩個台階,往樓上跑去……

張女士跑到601室門口,只見房門大開,客廳里,小龍,還有那個剛才樓下碰到的李大哥,和早上地鐵里遇見的那個姑娘,三個人正僵在那裡,因張女士的突然闖入,三人瞬間停止了爭吵。那姑娘的眼神里充滿了疑惑,張女士隱約感到,一個深藏的、她毫不知情的秘密就要揭開謎底了……

5.說真相

北京是一座忙碌的城市,即便是工作日的下午,也到處人來人往,熱熱鬧鬧。「幸福花園」小區旁邊有家麥當勞,此時,店裡點了餐的人們都端著盤子尋找著座位,腳步匆匆,表情淡淡,誰也不會注意到角落裡的一張小桌旁,四個坐在那裡默不作聲的人。

四個人中,張女士和那姑娘坐在一側,神情凝重,小龍和李大哥坐她們對面,低頭不語。四人像是被一個透明的罩子罩著,和整個店裡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張女士開了口,像是學校里的老師在審學生:「說吧,誰先來?」

李大哥看看小龍,小龍清了清喉嚨,說話的聲音輕輕的:「我先來吧。既然這樣,也沒什麼好隱瞞的了,我就都說了吧。媽,我其實沒做吉他培訓。剛畢業的時候想跟同學組成一支樂隊演出,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夢想,可實際情況是,我們還是想得太簡單了,遇到了一系列沒預料到的困難。兩個月後,樂隊解散了,但是我們沒有放棄,以後有機會還會再組起來的。」

小龍說,樂隊沒組起來,就打算找工作。畢業都兩個月了,總得掙錢吃飯吶。他想過去做樂器培訓,但面試了一個,人家沒要他,說他能力很強,但是不適合教學。其實他也不想去做培訓,畢竟心裡還惦記著樂隊的事,所以後來進了一個朋友開的酒吧,干駐唱。

說最後一句話的時候,小龍的語速和聲調都一下降了很多,他偷偷抬眼看了母親一眼,果不其然,他看到了母親生氣加失望的表情。

小龍繼續說著:「其實幹駐唱挺好的,一直練著不手生,就是得晚上工作,也就是……對,上夜班,白天睡覺。一開始跟朋友一起住的地下室,住了一個多月,聽說您要來北京,我想這地下室無論如何難過您的法眼,便想著換個住處,但又確實沒攢下什麼錢,所以就打算想個辦法糊弄過去。」

張女士臉上的表情已經變成憤怒了,小龍怯怯地看了母親一眼,說:「李大哥我們早就認識,他來我們酒吧改裝過線路。那天聊到沒錢租房子,李大哥就出了這個主意——兩個人合租一間屋。我覺得挺好的,於是我倆就達成了共識,就這麼合租了。」

姑娘生氣地看著李大哥,李大哥像個犯了錯的孩子,開始供述自己的「罪行」:「對,最初主意是我出的。認識小龍之前我沒覺得什麼,認識小龍並看到他的作息時間後,我突然覺得我們之前租房子挺浪費。我白天一天不著家,晚上回去也就睡一覺,醒來又得幹活;小龍正好相反,一晚上不在家,白天回家睡覺。我想,要是我倆合在一塊兒,一間房子不就充分利用了嗎?兩人合租,房租還減半了呢,畢竟我來北京一年,掙得也不多。」

姑娘難以置信地看著李大哥,望著姑娘的眼神,李大哥慌了,沉吟了好一會兒,才繼續說了下去:「我倆一拍即合,就租下了這間屋子。我每天從晚上七點用到早上七點,小龍用剩下的12個小時,我們這麼租了有一個多月啦。小龍之前說過,阿姨這幾天要來北京探他的班兒,可我們都沒想到盈盈突然也要來,而且還是同一天……哦,對,我女朋友,夏盈盈。」

李大哥把姑娘簡單地介紹給小龍母子,然後繼續「交代」:接待家人總得是白天,但兩人同一天來,這就不好辦了。這次小龍出了個主意,把白天再分開,兩人合用。只要挺過這個白天,接下來小龍母子去賓館住,就不會露餡了。

兩人定在下午兩點交接,小龍頭天下班後直接接待阿姨,李大哥再上半天班,兩點小龍母子離開,李大哥下班回去收拾。之所以對盈盈說三點下班,就是想利用這點時間把小龍的東西換下來,碼到窗戶邊的大衣櫃里,然後李大哥把自己的東西擺出來。這大衣櫃,是他倆東西的中轉站。

李大哥說著,連他自己也感覺到了其中的苦澀,眼眶不由自主地濕漉漉的了。張女士和盈盈一言不發,聽得很入神,也很驚訝。

李大哥咽了一口唾沫,說:「可我沒想到盈盈買錯了票,在北京已經轉悠了一上午。快兩點的時候我回來,碰到了小龍和阿姨剛出來。我打了招呼,心想還好來得及,然而剛進小區就碰到了盈盈。我打算先不收拾東西了,就說是朋友寄存的,先帶盈盈進屋,我一點都不知道在這之前她已經來過,還碰到了你們。盈盈讓我解釋清楚為什麼這屋子已經被別人佔了,我正焦急地想找借口,小龍就衝進來了。見我倆還在支支吾吾對眼色,盈盈終於忍不住,大喊起來,然後,阿姨您就來了……」

事情「交代」完,四人一陣沉默。終於,張女士站起身,說了一句:「收拾收拾東西,儘快把工作辭掉回家。」說完,她就轉身離開……

小龍隨即追了上去,到了賓館,辦好了手續,在房間里,小龍軟磨硬泡,聲情並茂地說了自己的理想。張女士聽了,最終答應讓他繼續留在北京,條件是必須儘早換一份正常作息的工作,然後重新租個房子,合租沒問題,起碼自己住一間,錢不夠可以先向家裡要。

讓大家欣慰的是,沒過幾天,李大哥所在的公司也開始給員工張羅住房問題,他和工友們可以一起租住一套房子,加上公司的一些補助,算下來也能省不少。

張女士離開北京那天,兒子小龍、李大哥和夏盈盈過來送站,他們在檢票口外一起向她揮手,大聲喊著「路上小心」、「到家了說一聲」。

火車開了,張女士拿出筆,在隨身帶著的筆記本上加了一條:「幫兒子實現他的夢想」,這一條還沒打鉤……《故事會》「中篇賞析」合租房

作者:老圖 《故事會》2017年

《故事會》「中篇賞析」合租房

六十年的情懷

幾代人的夢想

《故事會》給您最長情的陪伴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訂閱

訂閱和投遞服務由中國郵政提供

詳情請查看「中國郵政」微信公眾號

電話諮詢:11185-9-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故事會 的精彩文章:

《故事會》「作品賞析」催眠術
幾則詼段子

TAG:故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