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文化傳承憑什麼不能沾上金錢的味道

文化傳承憑什麼不能沾上金錢的味道








故   事


/


Vol.

344






文化傳承憑什麼不能沾上金錢的味道






戳視頻


▲來自文化傳承者們的真實聲音






  ...  




 舌尖後的中國 --- 

章丘無鍋






鐵鍋傳承人呼籲: 


不要把技藝的傳承染上過多的金錢味道。




大年初四晚,章丘的寧靜瞬間被來自全國各地幾十萬口鍋的訂單打破,或許早在幾個月之前,章丘鐵鍋同盛永的傳承人劉紫木,對於今天的情形,隱約有所預感。


一集舌尖上的中國,讓全國人民的目光聚焦到一口鐵鍋上。要是初四的混亂已經讓章丘鐵鍋猝不及防,那初五開始,簡直就是章丘鐵鍋噩夢的開始,因為從初五開始,每天都有人翻牆進店,見鍋就拿,店裡存貨瞬間清空。


見過屯鹽的,沒見過屯鍋的,這一天,真是無力吐槽,鐵鍋員工忍不住大吐苦水。就連傳承人劉紫木也在初六的凌晨,於朋友圈寫道:

舌尖後的中國——章丘無鍋。


到了初七,劉紫木發出聲明,呼籲群眾申請退款,並稱不要把技藝的傳承染上過多的金錢味道,此後,這句話被不少媒體引用作為報道標題。




不要把技藝的傳承染上過多的金錢味道。


對於這句話,或許能有不一樣的解讀?






  ...  








    思考一:  


一種文化從鼎盛到凋零,


有無前車可鑒?






孤獨的龍頭老大 --- 張偉潮


在廣州80後的童年記憶中,端午划龍舟遠比過春節來的熱鬧,每條城中村的龍舟隊只有在端午前,才能從河涌的淤泥中起出龍舟。端午節當天,河涌旁、珠江邊擠滿了看龍舟的人。


張偉潮,土生土長的黃埔下沙村人,他是一個80後手工龍頭雕刻師傅。從他成為龍頭雕刻師傅以來,有不少媒體相繼來採訪過,大抵是因為他是這一行最年輕的師傅。




媒體的報道,曾經吸引過一些年輕人來學習雕刻工藝,但最終還是因為

時效性低,枯燥寂寞,沒幾天就走了

。在這個只有10平米並且燈光昏暗,空氣完全不流通的地方,依舊只剩下張偉潮一個人在敲敲打打。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是廣州人遺忘了龍舟文化,還是龍舟文化已經不符合城市發展的需求?個中緣由早已無法一一捋清,事實是,

在這大浪淘沙中,龍舟文化已與龍舟一起,被深深的埋在了淤泥之中。









西關最後的刀客

---

項頌秋


提起廣州的手工刻章,或許還有人記得項頌秋。幾十年前,項頌秋與父親的名字就是這個行業的活招牌,不少人沖著項氏父子的名氣前去求章。如今,項頌秋只能窩在一個十來平米的地方,接些

散單維持生計


談到手工刻章行業的式微,這個七十多歲的老人仍舊憤慨。


或許在項頌秋看來,機械刻章永遠無法取代手工刻章。然而現實是,機械刻章快速、量化、規範,不論是監管層面,還是實際用途,機械刻章已經極大程度的滿足了市場需求。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市場趨勢早已做出了選擇。


還有兩年,項頌秋入行就60年了。從學徒開始,他就沒離開過手工刻章。或許,

他不是沒想過離開,而是到最後,發現自己根本離不開了。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思考二:  


傳統文化渴望與商業結合,


可怎麼結合?






空有光環的廣府文化,到底該怎麼辦


----

廣州剪紙、廣彩、廣綉




廣州剪紙大師李笑玲

,被稱為廣州的驕傲,她的作品獲獎無數,被國內外多所博物館收藏,至今拿著低保,一家三口住在芳村一個破舊的老房子里。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廣彩作為曾經的外銷寵兒,當需求消失,從業者紛紛轉行時,

廣彩傳承人何麗芬

仍在堅守,然而在非遺的光環下,成本上漲後繼無人的難題依舊無法解決。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廣綉師梁秀玲

,作為廣綉家族第五代傳人,身上背負的使命絕對不比一個相關機構少,她不知道廣綉還有沒有市場,只知道自己要一直堅持下去。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市場需求是行業誕生的基礎,行業的蓬勃是因為有利可圖。當褪去情懷,赤裸裸的面對生存問題時,傳統行業從業者往往流露出渴望與商業結合的聲音。


傳統行業、非遺文化渴望與商業結合,

若沒有資金注入來維持開銷,傳統文化還有誰願意來學習,誰願意來傳承?








老字號,也只能靠年份撐著了

---

 得心齋


中國人習慣以年份來定義一家店是否稱得上老字號,百年老店,已屬難得,三百年的老店,更是屈指可數。然而,要了解事實的真相,必須掀開年份的包裝,看看老字號的現狀。


三百年前,得心齋憑著一隻豬蹄起家。難以想像一家幾百年歷史的老字號,如今只能以快餐出品來維持。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缺乏現代化生產能力,只能依靠有經驗的老師傅維持核心產品的生產,員工年齡偏高,沒有新生力量願意加入,死守空有虛名的招牌,找不到與市場的商業結合點,最終讓這家歷經了幾百年風雨的老店走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到了有一天,人們不再為老字號三個字買單時,得心齋又該何去何從?








曇花一現的驚艷世界

---

蔡敏


2006年,蔡敏迎來了職業生涯最重要的一次挑戰,受政府委託,她必須以

香雲紗

作為設計材料,擔任一場國際選美比賽的首席服裝設計師。香雲紗是嶺南地區特有的一種布料,蔡敏剛接觸這種布料時,它還是不能泡水不能染色的,根本不可能做成禮服。


只是任務已經下達,時間有限,蔡敏只能自己克服困難,通過無數次的嘗試以後,才把原本硬梆梆且單調乏味的香雲紗變成適合做成禮服的材質,並最終與選美選手登上了光芒四射的舞台。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在此之後,香雲紗成為受歡迎的布料了嗎?答案是沒有。


從那場選美比賽到現在,蔡敏一直不遺餘力推廣這種獨特的嶺南布料。經過改良以後的香雲紗的確比之前有所好轉,可染制工藝局限、市場需求低迷等根本問題,

單憑蔡敏一己之力,實在難以將其解決。








粵語相聲到底怎麼了

---

黃俊英


黃俊英,這位曾經在廣東地區家喻戶曉的老藝術家,他畢生所堅持的粵語相聲藝術,不知為何就這樣止步在十幾年前。

粵語相聲的演出從一票難求到無人觀看,粵語相聲到底怎麼了?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如果說因為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相聲這種以傳統形式表演的民間曲藝不再稀罕的話,那北方相聲為什麼依舊活躍在公眾的視野當中呢?那些印象中只能被動接受師傅安排的相聲演員,又是如何一個個轉換成流量明星,並且在這兩種身份中做到切換自如的?


如果說相聲來到廣東只能水土不服,那麼,那些曾經為了看一場黃俊英演出而早早從家裡拿著小板凳占前排位置的場景,難道只是廣東人的臆想?


在面對北方相聲的日漸強大,新崛起的棟篤笑藝術形式,粵語相聲的後繼無人、沒有好劇本、招生難等種種問題,最終造就了粵語相聲的舉步維艱。


黃俊英不止一次說過:

「粵語絕不是小語種,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粵語。」


這句話多少顯現出黃俊英的不甘。既然粵語不是小語種,為什麼粵語相聲至今仍找不到受眾?在老藝術家老去的過程中,粵語相聲出現的明顯斷層又將如何修補?在無人肯學粵語相聲的現實面前,是否該好好思考該如何解決粵語相聲演員的生活保障問題呢?








    思考三:  


迎合,何嘗不是一種保護?






創業不易,守業更難——黃但記


九十年前,黃但記的創始人憑一道粉在順德陳村站穩了腳跟,隨後的九十多年,黃但記的後人憑著不斷迎合市場,保住了黃但陳村粉的金漆招牌,讓這種地方小吃成為城市名片。


迎合市場的商業行為,從來沒少被詬病,對於迎合市場的行為,站在制高點的批判聲音總是苛刻:

傳統就該如何如何,老字號就該怎樣怎樣,若是迎合了市場,就等於違背了傳統,背離了信仰。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然而,只有受市場認可的,才有存活下去的商業價值,只有存活下來的,才不會無聲無息的消失。對於從業者來說,迎合市場何嘗不是對傳統對文化的一種保護?


迎合市場,是商業規律,遵循規律,是適者生存。








武術傳承痴人說夢了嗎

--

鴻勝堂蔡李佛拳


中國傳統武術博大精深,總有習武之人願意花費畢生精力潛心專研。中國傳統武術源遠流長,上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武術形式眾多,門派各異。事實,真的如此嗎?


佛山鴻勝堂,蔡李佛拳傳授基地,頂峰時期,求武之人無數,最終願意留下從事武術行業的人寥寥無幾。

歸根到底,在養家糊口與武術傳承之間,人們最終向現實低了頭。




【左右滑動欣賞更多】




傳統需要保護,只是,在保護傳統的呼籲聲下,往往是從業者的掙扎,在骨感得可怕的現實中,掙扎的活著,並想辦法活下去。如果連從業者的生計都無法保證,根本談不上傳承和發揚。


於是,鴻勝堂最終選擇開設武醫館,讓學武之人憑一技之長獲得自己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只有讓從業者感到安全了,才有讓蔡李佛拳傳承下去的可能。






    思考四: 


顛覆傳統,


是否就要受盡非議?






一個滿身銅臭的銅匠——蘇英敏


2007年9月,廣州恩寧路的天程銅藝正式換了主人,新主人的名字叫蘇英敏,誰也沒有想到,這個人的出現,不僅挽救了這個早已一潭死水的行業,還顛覆了市場對銅器的認知,讓銅製品成為年輕人追逐的主流產品。


伴隨著名氣的不斷提升,來自四面八方的非議也越來越多,有人抨擊他誇張的宣傳手法,有人說一個不懂銅藝的人憑什麼做這一行,

有人批評他為了迎合市場而做銅。


只是有一點,在蘇英敏出現之前,整個廣東地區就僅有蘇英敏自家租屋這4平方大的地方仍在做銅。如果僅靠一把錘就能把文化傳承下去,在對民間開放制銅的1998年至2007年間,又怎麼會只有一個人還在敲敲打打?


市場正在變化,短短几十年的斷層,市場對銅器的認知已進入空白階段。

要讓銅藝重回人們的視線,依靠已經被市場淘汰的產品儼然是死路一條。

要想把銅藝文化傳承下去,就必須讓以銅藝為生的人生存下去。


改變需要顛覆,蘇英敏的顛覆受到許多攻擊。然而,在他接手一年後,天程銅藝營業額是過去十幾年相加總和的兩倍,曾經一個月賣不出去一件的產品,在價格不降反升的情況下幾近脫銷,不久,恩寧路的銅器店更是迎來了井噴現象。


如果單靠喊口號就能保留一種傳統技藝,或許蘇英敏就不用大費周章來顛覆整個行業。如果技藝本身能讓從業者生存下去,或許銅藝行業就不會跌入曾經的谷底。


當一個人的努力足以拯救一個行業時,那些輿論的力量又從何而來?


「我現在更想做的是賺錢。因為有了錢,才能好好去傳承一個行業。你今天是一個打銅師傅,如果你兩餐不飽,你有沒有資格告訴我,你一輩子就只做銅這個行業?有沒有徒弟來跟你混?你的子女會不會傳承你所謂的工藝?所以,我絕對是一個滿身銅臭的銅匠,我這一輩子只會死在做銅這個行業。」








  ...  






結語/


END

 


 

0

 


縱觀過往,傳統文化的丟失與商業的介入並沒有直接關聯,往往是那些固步自封的思想,讓傳統文化死在了無謂的堅持上,在時代中消失。




九十年代中期,中國相聲藝術由於各種原因走到了低谷,大批相聲演員相繼轉行。當時只有二十多歲的郭德綱或許沒有想過,日後,自己的名字會成為相聲的代表,但他清醒的意識到,相聲要生存,就必須回歸大眾。




「很不爽!你指著這個行業吃,如果這個行業都不好,那勢必逼著你去改行。你指著這吃,但是吃不了了,那你不得想轍嗎?(想過改行)包括那段時間去做影視劇,做編劇,寫東西,得想辦法活著呀。」在與某電視台記者談及關於九十年代中國相聲低迷問題時,郭德綱如是回答。




無論是郭德綱還是蘇英敏,從他們決定改革行業的那天起,爭議註定不會遠離他們。請問:

如果連從業者都看不到未來,他們拿什麼來保護傳統,堅守他們從事的行業?





當不明就裡的外界高舉保護傳統的旗幟,諷刺那些與商業集合的傳統文化時,請別忘了,事實永遠是最有力的的證明。

當整個世界都在虛假狂歡時,唯有他們給整個行業帶來了重生的機會。







台灣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說過:沒有商業,不能活,沒有文化,不想活。




傳統文化需要商業,太需要商業了,從業者用他們最真實的聲音告訴我們,

脫離了商業,他們連出路都找不到,還談何生存,談何傳承。





只有活下去,才能火起來。



文化,憑什麼不能染上金錢的味道?




戳視頻

▲來自文化傳承者們的真實聲音







▼點擊「閱讀原文」,享受更多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故事的店 的精彩文章:

美味與顏值兼備,刷新你對吃飯的定義

TAG:有故事的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