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委員提建議 部長來「交賬」

委員提建議 部長來「交賬」

一年一度,相約兩會。參加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與委員們共話教育,聽取委員們對教育工作的意見建議,幾乎成了教育部長每年兩會期間的一個「保留項目」。

3月6日下午,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陳寶生早早來到位於北京會議中心的全國政協委員駐地,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教育界別聯組會。在聽取12位委員發言的過程中,他在筆記本上不停記錄著,在12位委員發言後,陳寶生部長一一作了回應。

「去年的問題我先給大家交個賬」

「我有三點體會比較深刻。第一點感受,12位同志的發言讓我很受啟發,今天發言的題目涉及方方面面,教育領域的一些重點難點問題都有涉及,大家講得非常細緻。第二點感受,今年會議是新一屆政協的第一次會議,大家參政議政的熱情之高、質量之高,讓我很感動。第三點感受,我們教育界委員的教育情懷,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一代新人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給了我極大鼓舞。對我來說,今天的會議是一次難得的『充電』,感謝大家!」陳寶生首先親切地暢談了他聽取委員們發言的感受。

「去年聯組會委員提的問題辦理結果我先給大家通報一下。」在回應委員們的發言前陳寶生說,「因為我有一個理念,來參加聯組會,委員們提的問題是要交賬的。」

去年的政協聯組會上,在《民辦教育促進法》修訂、「1+3」文件頒布的背景下,有3位委員發言提及了民辦教育問題,從細處著眼,關注法律和文件怎樣進一步落實。

陳寶生首先就這個問題介紹了相關工作推進情況:「過去一年,我們出台了經國務院批准的支持規範民辦教育發展的分工方案,建立了民辦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目前正在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馬上就要公布。今年還要召開民辦教育工作會。」

「去年有委員提出的解決中小學課後『三點半』問題,過去一年有了很大緩解,我們正在儘力推進,具體情況在『部長通道』我已經說了。」陳寶生笑著說。

教育扶貧去年就是受到熱議的話題,今年同樣有兩位發言的委員關注。「教育部去年成立了脫貧攻堅領導小組。」陳寶生介紹,領導小組召開了全國打贏教育脫貧攻堅的現場會。不久前,教育部與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了《深度貧困地區教育脫貧攻堅的實施方案》,重點對山區深度貧困堡壘發起攻堅戰。

「雙一流」備受高校關注,去年政協聯組會上也有委員表示了關切。陳寶生對此作出了回應:「根據國務院的具體方案,我們制定印發了統籌推進『雙一流』建設的實施辦法,由專家委員會確認了建設名單,同時制定政策,建立激勵機制,引導各地採取措施,推動區域內有特色高水平大學和優質學科的建設。各省份都給予了相當規模的投入,制定了相應的配套措施。」

「包括歷史在內的文化素質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在過去一年有了很大加強,我們開展了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和歷史專業教師培訓,本科教學工程中重點建設歷史類精品開放課程,有關歷史教育的20種教材被納入『馬工程』。」陳寶生在回應去年有委員提到的加強歷史課程教材建設問題時說,「這一塊工作去年應該說是得到了較大推進。」

「去年有委員提出將語言學設置為獨立學科門類。我們正在進行研究,在進行學科目錄設置的機制研究,將來在學科體系頂層設計時,再充分研究論證。因為一個學科的建設是需要積累的,需要達成共識。」對於去年委員們提出、目前尚在研究討論中的問題,陳寶生也不迴避。

「委員們提的問題,能轉化的,在工作中我們加以轉化。一時缺乏條件的,或是教育改革發展的進程還沒走到這一步的,我們積極創造條件來推進。」陳寶生誠懇地說。

「一定要努力在現有條件下解決好問題」

發言的委員超過半數來自高校,「高等教育改革」「高校人才」「新型工科人才培養」「軍民融合發展」……與高等教育相關的議題自然成為了會上的熱門話題。

「高等教育如何重歸大學根本職能,重塑大學學術生態?」第一個發言的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大學校長趙躍宇拋出了這個問題。

「你提出的這些問題都是我們在改革中要努力加以解決的,講得非常好。」陳寶生說。

「我們一方面要有緊迫感、使命感,加快進程;另一方面,我們應當有一點耐心。」陳寶生若有所思地說,「高等教育的自我革命這個問題很好,這件事要好好抓一下。」

全國政協委員、蘭州大學校長嚴純華和全國政協委員、河北大學校長康樂在各自的發言中分別表達了對欠發達地區高校人才流失問題的擔憂。

「人才問題去年我們採取了一些措施,應當說遏制了惡性競爭,但是這個勢頭並沒有完全扭轉。我們要繼續採取措施,解決這個問題。」陳寶生說,「我們要建立一種機制,既考慮到人才流動,又考慮到西部『造血』,在這二者間找一個均衡點是很困難的,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去找,在現有條件下解決好問題。」

「我們經過探索,在省部共建的基礎上搞了一個升級版,叫部省合建高校。所謂合建,就是隸屬關係不變,同時教育部把這些學校列入部屬高校序列,和部屬高校一視同仁,地方政府繼續加強對高校的領導和支持。」陳寶生說。「我們想經過幾年努力,給中西部地區打造一批高水平高校,逐步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質量。」談到解決方法,陳寶生向委員們介紹了不久前推出的高校部省合建模式。

全國政協委員、華東理工大學副校長錢鋒提出了我國工程教育面臨著專業設置過細、課程體系不健全、人才培養模式和體制機制不完善等一系列問題。

「我們正在推行新工科,這個口號現在已經叫響了,下一步就是怎麼推進,把一些難點問題解決好。教材建設、教師素質、體系融合、基地建設,把這些問題解決好,中國的工科教育前景很廣闊。我們要努力提高工科教育的質量,打造好培養『大國工匠』的搖籃。」陳寶生說。

「軍民融合戰略涉及中央和國家多個部門,不能單打獨鬥、獨立作戰。對教育系統而言,實施軍民融合戰略,既有人才培養的任務,又有科學研究的任務。」全國政協委員、原空軍航空大學教授楊承志提出了自己對加強跨部門聯動促進軍民融合的思考。

陳寶生回應說,十八大以來軍民融合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抓好新時代科技強軍的機遇,能夠帶動地方高等教育發展,地方院校很願意為科技強軍作貢獻。

「明年兩會再給大家報賬」

「當前,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面臨著信仰和價值取向多元的趨勢,德育內容和手段較為抽象,各個學科課程標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落實之間還存在著分離。」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十二中校長李有毅在發言時說。

「我們會認真研究這個問題。」陳寶生說,「核心價值觀要貫穿於從幼教到高等教育的全過程。突出各個學段的特點,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靈魂的塑造、人格的養成、道德教育方面發揮主體性、主導性作用,這正是我們教育要打的硬仗。」

「當前,我國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但學校體育教育仍然是整個教育工作的短板。」全國政協委員、華東交通大學副校長張玉清在發言時表達了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的擔憂,「能不能由教育部牽頭,組織專家制定大中小幼互相銜接的學校體育教育整體發展規劃?」

陳寶生坦言,現在體育教育比較薄弱,體育教師比較短缺,「體育教育是我們今後需要努力的方向,這不僅是教育問題也是社會問題」。

「應該出台一系列具體政策,保障發展素質教育的目標落地落實。」全國政協委員、江蘇錫山高級中學校長唐江澎發言時提出了3條具體建議:一是以每天一節體育課的課程制度安排,促進中小學生體質狀況的改善;二是以評價改革促使學生改變學習方式,切實培養動手能力;三是貫徹人才分類評價要求,鼓勵中小學教師創造立德樹人的實績。

「教育部最近出台了包括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在內的幾個文件,社會上一片叫好聲,後面還會有一些動作。」陳寶生說。

「出台的政策措施,我們今年要狠抓落實,教育部黨組剛剛通過一個狠抓落實的工作意見,兩會後就要向社會公布,一定要把工作落到實處。」陳寶生向委員們表明了態度。

陳寶生對12位委員提出的建議逐一回應,不知不覺中,兩個半小時的會議已接近尾聲。

「明年兩會再給大家報賬。說了就算數,越說越來勁!」陳寶生話音剛落,會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本報北京3月6日電

12位委員發言摘要見六版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07日第1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民辦教育的產教融合實踐探索
李文彬:見義勇為制伏行竊歹徒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