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京騰大聯盟步步緊逼阿里?新零售競爭格局又有新變化?

京騰大聯盟步步緊逼阿里?新零售競爭格局又有新變化?

導讀:2016年馬雲提出新零售,其他巨頭紛紛跟進。一時間,電商、新零售的跑馬圈地,讓線上線下的商業企業不得不面臨站隊難題。經過一年的探索,新零售未來趨勢將會如何?阿里和京騰聯盟都做了哪些動作?

阿里和京騰聯盟都做了哪些動作?

新零售有哪些趨勢?

1、線上品牌依託優勢,領軍變革,將加速跑馬圈地搶佔市場

隨著線上增長趨勢放緩,線上企業紛紛拓展線下,尋找新的增長動力。「新零售」出現後,電商企業憑藉先天的技術優勢和數據積累,競相布局新零售,以期獲得先發優勢。

2、線下品牌積極跟進,未來機遇與挑戰並存,唯創新不破

新零售元年,盒馬鮮生的成功吸引了眾多跟隨者,如永輝超市推出的「超級物種」、步步高旗下的「鮮食演義」、新華都的「海物會」均屬於此模式的先行者。對於傳統商超來說,這一模式也能發揮它們積累多年的經驗,以線下為主體,線下線上相互導流,依靠強大的供應鏈實現高效配送,又可以在店內加工和食用,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消費體驗,幫助傳統商超實現新零售轉型。

3、無人零售將繼續蔓延

無人零售之所以備受追捧,與高科技的煽風點火有很大關係。無人零售關鍵的技術壁壘在於消費者身份識別、顧客追蹤、貨品識別、下單和收銀等消費流程的每一個環節。近年來,面部識別、語音搜索、移動支付、人工智慧等迭代發展也為「無人零售」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2017年的無人零售儘管在運營過程中頻頻傳出一些負面消息,如新技術落地應用不夠成熟,運營經驗不足導致排隊更久,在識別貨物和識別人臉環節存在一定問題,相關配套政策不夠完善帶來一定的運營風險等,但這些並不妨礙無人零售的風口在2018年繼續蔓延。據估計,無人零售的千億級的市場規模在未來數年將會持續上揚。

4、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技術創造新零售價值,助力企業實現「降本、提效、提體驗」

目前人工智慧和物聯網技術落地門店應用,主要包括三類應用場景:

一是人工智慧技術搭載物聯網技術,通過攝像頭的圖像識別、人臉識別,輔助管理;二是「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推薦,基於消費者的歷史消費偏好,精準推薦,從而提升客戶體驗;三是品牌通過RFID技術,對供應鏈、庫存和門店產品實現高度數據化管理,提高對消費者興趣的把握。

可以說,新零售是一場關於效率的革命,其核心在於通過技術的力量,幫助零售業實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和提升體驗」,是依託人工智慧和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對於固有零售業態結構及生態圈進行賦能和升級。

阿里做了什麼?

2014年4月,阿里巴巴以54億港元戰略投資了銀泰商業。2015年阿里持股蘇寧,然後戰略入股大潤發。同時,阿里巴巴還與百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

阿里旗下另一個新零售的標誌性產品——盒馬生鮮去年結束試驗期,進行全國大範圍鋪設門店。

騰訊做了什麼?

騰訊做了什麼?

騰訊已擁有永輝超市、家樂福、萬達商業、步步高、海瀾之家五大隊友。如果將永輝入股的紅旗連鎖、京東入股的沃爾瑪算上,就涉及了生鮮、大賣場、商業地產等多個零售業態。

目前看來,阿里暫時領先

騰訊、京東近期頻頻出手線下,既是行業大勢發展所趨,及自身「智慧零售」開放輸出、拓展想像空間的需要,也是阻擊阿里的重要手段。以騰訊為首的京騰系,雖然起步晚,但是這些併購或投資的動作大大縮小了與阿里巴巴的差距。未來的新零售市場,我們會看到更加激烈的整合。目前看來,阿里暫時領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滌新資本論 的精彩文章:

半年融資50億?2018年雲服務行業的春天來了嗎?

TAG:滌新資本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