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正確的」健身訓練

這個世界上不存在「正確的」健身訓練

也許你對我的觀點感到詫異,但這來源於嚴謹的實踐與理論分析。

每個人在這個世界上都有一個本能,那就是求生。

為了生存,我們在不斷的適應環境。

人的運動能力來源於:捕獵、避免被其他動物捕殺等爭奪行為,以及後續社會發展出了戰爭,再到後來的體育娛樂。

這個連鎖是一種傳承,也是一種過渡。

在現代,隨著科技日益發達,外界物對於我們身體的支持日益加強。(比如從交通工具到各項機械無不不時的輔助著我們的身體)

而我們對於運動能力的需求,日益降低。

同時,工作要求我們靜坐的時間也日益延長

這樣的環境傳遞給了我們的身體一個信號:我們的肌肉不再那麼重要了,大腦才是更需要不斷進化和發達的關鍵部位

我們就逐漸適應這樣的環境,我們的身體就會逐漸的退化,以至於,很多非體力勞動者都覺得自己的身體每況愈下,無法滿足生活上原本對於身體所應達到的期望值。

我們的身體還未完全機械化,所以我稱體育娛樂為一種傳承與過渡。

有很多人會認為,我們需要以很多的標準去做動作,我認為是沒有個性化的考慮「演化與區間控制」。

控制在安全限度之內的運動,長期以往,人的身體便會向那麼方向進行適應演化。

問題的關鍵在於本體的目的是什麼?

我舉一個詳細直白的例子,一個人的目的是為了塑形,那建議她/他做深蹲(基礎動作)

①她/他深蹲的時候,身體前傾了,腰部受力就大,長期以往,豎脊肌得承受力就強

②她/他上體沒有前傾,膝蓋就會向前,那膝蓋壓力就大,長期以往,如果重量適中,膝蓋承受力就強

③她/他上體豎直,膝蓋也沒有向前,要求她/他的髖部控制力就要很好

為了滿足③,過程中發現她/他的大腿內收肌群太緊,以至於蹲不下去,做不完整,就需要對內收肌群進行松解。

如果她/他無法協同這些肌肉去達成③,那就需要model讓她/他進行模仿、空間想像出那副畫面,不斷的練習,讓身體習得。

但是反過來看,①和②並沒有錯,因為我們的身體沒有特別的需求,比如爬樹、爭奪100米衝刺跑冠軍又或者逃避獵手等。

不過務必控制好度,任何方式超出極限可能會導致勞損。

具體比如:抗一個100公斤的杠鈴身體還前傾,那做完腰部必然無比的酸,此時便是勞損的前兆

做硬拉的時候,很輕的重量腰部也很酸,那也有可能是腰部的肌肉耐力不強,並不是勞損的前兆。

我們也可以將注意力放在素質分類上

比如:敏捷度、反應度、平衡性、爆發力、協調力,柔韌性、力量、耐力、心肺功能、準確性這10個素質分類

而我們的運動也可以迎合興趣的同時多樣進行

比如乒乓、大眾體操、大眾舉重、器械健身、滑雪、瑜伽、競走、馬拉松、球類運動等。

僅僅是在我們的身體還未完全機械化之前,將運動作為生活的一部分,來抗衡每日靜坐所產生的退化,來控制住這個平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