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瓜田李下」是怎麼來的?

「瓜田李下」是怎麼來的?

「瓜田李下」一詞源於「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意指正人君子要主動遠離一些有爭議的人和事,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嫌疑。

「瓜田李下」是怎麼來的?

瓜田,指長滿瓜果的田地;李下,是指結滿李子的樹下。這個成語是從古樂府《君子行》中的詩句「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引申而來的。

意思是說:經過瓜田,不要彎下身來提鞋,免得人家懷疑摘瓜;在李樹下不整理帽子,因為這個抬手的動作很容易讓人誤解為偷摘李子。

這是古人廉潔自律的訓誡之語,意圖告誡大家,一些無意識的舉動很容易讓人產生錯誤的聯想,因此在舉手投足之間要謹慎小心,時刻注意避嫌。

「瓜田李下」是怎麼來的?

唐代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與此成語有關。

唐朝唐文宗時,大書法家柳公權忠良耿直,能言善諫,官職擔任工部侍郎。當時有個叫郭寧的官員把兩個女兒送進宮中,於是皇帝就派郭寧到郵寧(現陝西郵縣)做官,人們對這件事議論紛紛。

皇帝就以這件事來問柳公權:「郭寧是太皇太后的繼父,官封大將軍,當官以來沒有什麼過失,現在只讓他當郵寧這個小小地方的主官,又有甚麼不妥呢?」柳公權說:「按照郭寧的貢獻和功績來說,派他到郵寧去當主官,原本是合理合情,無什麼好爭議的,可是議論的人都以為郭寧是因為進獻兩個女兒入宮,才得到這個官職的。」唐文宗說:「郭寧的兩個女兒是進宮陪太后的,並不是獻給朕的。」柳公權回答:「瓜田李下的嫌疑,人們哪能都分辨得清呢?」這裡柳公權是比喻皇帝的做法很容易讓人產生懷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子曰師說 的精彩文章:

儒家的「八大門派」
立春的情書

TAG:子曰師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