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高效自學一項技能或一門知識?

如何高效自學一項技能或一門知識?

如何自學一門新事物?

自學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然而它的不輕鬆並不是因為自學是一件多麼高大上的事情。實際上,我們提到自學就抓瞎,歸根到底是因為缺乏關於自學方法的積累。

自學的用處不必多說,不僅能節省一筆可觀的開支,而且人極易在自學的探索過程中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方法論,這套方法論對個人解決其他問題也是十分適用的。

當然,自學的缺點是由於沒有前輩指點,易出現知識和技能的漏洞,還容易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在日後的深造過程中會成為個人進步的阻力。

但總的來說,只要思路得當,自學是一件非常迷人且高效的事情。

我認為,把知識按自學的標準分類,大體可以分為技能和抽象知識。

一般來講,技能類的事物普遍比較直觀。

什麼是技能類?比方駕駛、攀岩、吉他等,實際操作性很強。

為什麼說比較直觀呢?因為學沒學會,學沒學好,一目了然。

這類事物的學習按照老話說就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因為相比一點即通的靈性,技能水平的精進更需要的是練習時間的支撐。

一個從未練過攀岩的肌肉發達的猛男,絕不會比雖然瘦小但已經從事攀岩長達幾年的小青年攀登地更穩更快;一個五歲的音樂神童,對樂曲的處理也絕沒有在某個器樂上琢磨了上萬小時的「音樂庸才」老到。

實際上,技能類的學習是更容易些的,因為個人能隨時從自己的表現中得到反饋:原來側方停車死活進不去,後來側方停車一把就能搞定;原來需要看著樂譜才能找齊吉他指板上的C調音階,後來不看樂譜也可以了;原來打球,一轉身球就會被甩飛,後來就算是假動作加轉身,我們也可以將籃球牢牢掌控在手中。

通過這些明顯的變化,我們便知道自己進步了,也就有了更大的練習動力。

控制論中有個名詞叫做負反饋調節。具體的定義我們不必談它,簡單來說,就是做起來看,邊做邊看,這個名詞適合幾乎一切的學習過程,尤其是技能的學習。

1968年時,來自美國海軍和空軍的飛行員們和北越飛行員交戰,然而戰績慘淡:有段時間,美國海軍飛行員擊落了9架米格,而自己卻損失了10架戰鬥機。

後來美軍將領意識到情況必須要有所改變了,於是他們成立了王牌飛行員學校。而這所學校的訓練模式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卓有成效的。

在越戰接下來的三年里,美國海軍飛行員每損失1架飛機,就能擊落12.5架北越戰機。

這所學校的練習模式有兩個特點,第一是幾乎完全模擬空戰,並且由學校最優秀的飛行員擔任紅軍(敵方),而菜鳥學員們則擔任藍軍。可想而知,學員們剛進學校時,常會在模擬空戰中被虐到懷疑人生。

第二是模擬空戰結束後,紅軍學員們一下飛機,立馬就會召開「戰鬥報告會」,藍軍飛行員會毫不留情地拷問學生:

「你在空中注意到了什麼?你採取了什麼行動?為什麼採取?你犯了什麼錯誤?可以怎麼改變?」

必要時,藍軍會取出模擬空戰中的影像,以及雷達數據,準確指出詳細情況,並就優化問題提出他們的建議。

第二天,新一輪的模擬空戰又會開始,而同樣的戰鬥報告會又會在空戰結束後再次召開。久而久之,學員們已經能將自己所學的這些技能內化於心,以至於在真正的空中對壘時,已無需太多時間就可以幾乎下意識地作出最佳反應。

這個案例有兩樣十分值得關注的地方

首先是一定要充分珍惜和高手過招的機會。

第二,也就是最關鍵的,是邊做邊看,這不僅意味著要先動手幹起來,還要十分注意反饋,並從反饋中及時為下一步修正找到方向。這也正是飛行員學校在每天模擬空戰後都要不厭其煩地召開戰鬥報告會的原因。

做的次數做多,反饋就越多;反饋越多,同時反思足夠深刻,而不是流於形式,進步的空間就越大。這就是技能學習的大體訣竅。

與具體的技能學習相比,抽象知識的學習就稍微艱難一些了,因為它缺乏實時的反饋。如果沒有很長時間的堅持,很難讓人看到自己究竟有沒有進步,也較難找到下一步前進的方向。

但抽象知識的學習實際也是有一套方法的,從筆者的經驗來講,就是「搭起框架來,由淺入深學」。

抽象知識的學習是需要較強動機的,這個動機可能來自升職加薪,可能是為完成一篇高質量的學術論文,也可能純粹出自個人的興趣。為什麼要強調動機,因為動機決定動力,這一點同樣適用於技能學習。

我小時候和許多同齡男孩子一樣,對政治、歷史、軍事等的興趣很大。學到後面,慢慢就產生了更多的知識需求,因為任何理論的內化都需要大量的素材做支撐。

抽象知識學習的關鍵,是構建知識體系(知識框架)

構建知識框架的過程,我們可以做一個這樣的比喻,零碎的知識好像枝葉,由於興趣的深入和知識的積累,枝葉被拼湊到了樹榦上。

比如這樣一些零碎知識:攤丁入畝、巡撫、大理寺、尚書、一條鞭法、翰林院

攤丁入畝與一條鞭法屬於「稅法」這一條枝幹、巡撫和尚書屬於「官職」這一條枝幹、大理寺和翰林院屬於「國家機構」這一條枝幹。這幾條枝幹就被綁到了「中國古代歷史」這根更大的枝幹上面。

中國古代歷史這棵大樹的樹榦栽好後,接下來需要的就是往樹榦上添加樹枝、往樹枝上添加樹葉了,這就是一個搭建框架的過程。

學習知識應當秉承一個「總—分」的順序,先了解全貌,再逐步增加細節。否則就會成為盲人摸象,每個人說的都有點道理,但每個人都離題甚遠。

關於抽象知識的學習,我個人有些淺薄的經驗。

大一讀完《毛澤東選集》後,我開始對馬克思主義產生了興趣,隨後又讀了一些黨史作品還有《鄧小平文選》的二、三卷,但總覺得還是離馬克思甚遠,由於自己也不是相關專業的學生,於是只好開始自學。從一知半解到勉強入門,我主要走了三步。

第一步,讀完課本《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對馬克思的學說有了框架性的了解。

這本教材褒貶不一,但為什麼要選擇這本書作為開始呢?

我認為,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講,他並不具備選書的能力,而直接就遇到上乘的入門作品並不容易,所以能遇到大多數人認可的作品即可,不必吹毛求疵,等到功夫到了上乘,自然能對原來的知識進行揚棄——取精去糟。

第二步,在老師的推薦下,讀完了顧海良的《馬克思主義發展史》,大約640頁。

雖然書比較厚,但比起雖然薄一些,但對我而言還十分晦澀的原著,如《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等,可讀性還是很強的。

按照我個人的經驗,闡述一門學術發展史的,實際上既告訴你了學說的發展脈絡,而且還具備一定的理論深度,而這種理論深度又不會到達個人無法接受的程度。對初學者入門而言,是剛剛好。

而事實確實如此,讀完本書後,馬克思主義的總體概況和歷史發展都在我腦海中形成了框架,這門學說對我而言不再是「只可遠觀」了。

第三步,在B站看完了復旦大學吳曉明教授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史》

優秀學者的授課總是深入淺出的,通過吳教授的講解,我對一些細碎的概念的有了更深的理解,而實際上也通過聽課整合了我原來的一些零零散散的知識,相當於是一次有升華的複習。

通過這次升華,我也逐漸明白,想要真正理解馬克思主義,必須對整個德國唯心主義有足夠的了解,於是黑格爾的《哲學史講演錄》也就被列入我的必讀書目了。學習馬克思主義的同時,順便涉獵德國唯心主義,這無疑是知識的自然拓展,也是知識體系增長產生的自然需求,這就是知識的魅力。

而至此,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框架便算是建立了,至於框架的刪補增改則是以後的事情了。

需要一提的是,任何一項技能或知識的學習,解構意志力的做法都是萬萬要不得的。古人說頭懸樑,錐刺股,這恰恰說明學習不是有趣的。前幾天看一位博主練吉他指彈,左手四個指頭簡直「慘不忍睹」,但他的作品卻著實動聽。

還比如文科學習,有趣的學法適合培養興趣,卻未必適合精進。這樣產生的結果是形成一堆支離破碎的知識,人們卻無法將它們整合起來。「開心學習」,學到的總是表皮,而任何深度學習需要的都是深入的思考,而思考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無論如何,自學益處良多,申江評論願各位讀者早日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學辦法。

-END-

「申江評論」

浩浩乾坤觀上下,巍巍丹青視古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申江評論 的精彩文章:

這本書貌不驚人卻深不可測

TAG:申江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