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婚姻幸福的訣竅:如何放下立場而去關注需要?

婚姻幸福的訣竅:如何放下立場而去關注需要?

親密關係滿足的秘訣:

1、欣賞你的伴侶;

2、表達你的感激;

3、重複上述兩步。

——羅蘭·米勒 / 丹尼爾·珀爾曼 《親密關係》

這幾天接到一個朋友的邀請,希望我開發一檔關於談判的線上課程,尤其是我在耶魯學到的談判技巧。在整理課件的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就是談判成功的關鍵在於關注利益,而不是對方的立場。我想這句話用到親密關係中更加貼切,因為我們都期待有更好的親密關係,放下立場,關注需要恰恰是把親密關係經營好的不二法門。

和大家一起來分析幾段話,讓大家感受一下立場和需要的區別。

場景一

你怎麼天天打遊戲,你乾脆和電腦一起過得了!(女方)

這話聽起來是女方對男方打遊戲很不滿意,她的立場是指責男朋友天天打遊戲不對,但是她的需要呢?她需要男方多花些時間陪她,和她多交流。

如果男方在這裡只看到了對方的立場,而針鋒相對說,「我怎麼天天打遊戲呢?我都累了一天了,回來放鬆一下不行嗎?」那估計一場關於打遊戲是否正確,或者誰比較累的衝突大戲很快就會上演。

場景二

你怎麼老是讓我來幹家務,我該你的欠你的!(女方)

這裡的立場之爭應該是誰幹家務的問題,女方對於老是自己幹家務這一點感到不滿,那麼她的需要呢?

我估計絕大多數男人可能都會認為是希望自己來幹家務。據我的經驗來看,一般女方這麼抱怨的話,男方如果說,「那就我干唄,有什麼大不了的。」估計女方還是會很不爽。

為什麼?因為這裡女方的需要很可能不是單純希望男方幫忙幹家務,還希望對方能夠對她經常幹家務的辛苦表示理解和感激。所以,能否透過表象看到對方深層的需要,真的是一種能力,也是構建和諧親密關係的法寶。

還記得我分析過的《分手男女》的經典衝突場景嗎?男女主人公就是從男方不肯主動和女方一起洗碗開始吵,最後不斷升級,最終引發「一個饅頭」導致的「血案」(參考前文十個案例帶你看透夫妻「吵架」的真正原因之八:「無度」引發的「饅頭血案」)。如果在衝突的時候,男方能夠意識到其實女方只是希望他能表示一下感激和欣賞,可能整個結局都會改寫。

關於如何區分立場和需要,衝突調解大師達納·卡斯帕森在其代表作《解決衝突的關鍵技巧》一書中提到的一個例子非常具有典型性。

一位即將不久於人世的患者的家人與醫院工作人員之間發生了衝突。患者家人的立場是,「我們要在病房內燒些東西。」而醫院工作人員的立場剛好相反,「我們不允許擅自在醫院內生火。」

但是如果拋開立場,在從需求和利益的層面看,患者家人是想要燒些藥草,作為一種儀式,以便幫助他們的父親進入來世。而醫院工作人員的考慮則是需要保證這棟樓里每個人的安全,並不想引發任何警報。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各方的需求和利益變得明了,這家人與醫院工作人員是能夠進行協商的。醫院可以允許患者子女在病房的水池裡燒東西,這樣便能在保證安全性的同時讓患者子女完成為父親舉辦的臨終儀式。

通過這種分析,我們就能明白,在衝突中,不管對方表面上看起來如何和你勢不兩立,但其實如果能夠明白對方真正的需要所在,解決方案很可能就會水到渠成。

當然,對於廣大的男同胞們,要弄清楚伴侶的需要有時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不斷累積和總結經驗。但是「女人心,海底針」,光猜有時是不行的,最好的方式是認真傾聽,不只是聽到對方的字面意思,還得聽出對方的語氣與情緒,然後在進行詢問和確認(參考前文你們究竟在「吵」什麼?——十個案例帶你看透夫妻「吵架」的真正原因)。

在親密關係中,當你並不是那麼確認對方的需求的時候,切忌用一種自以為是的口吻來告訴對方的需要是什麼。

這樣對方很容易惱羞成怒。

而如果用一種猜測性的語氣來詢問,效果就會好很多。

比如我剛剛說的場景一的例子,如果男方能夠這樣詢問,「親愛的,是不是因為我沒有陪你,你有點不高興了?」我估計女方很可能一腔不滿瞬間冰釋。

而作為提出要求的一方呢,如果能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參考前文十個案例帶你看透夫妻「吵架」的真正原因之五:「無知」導致的「傷人不自知」),那溝通效果也一定會好很多。

不過,衝突在所難免,而化解衝突的關鍵技巧恰恰是放下立場,關注需要。

當然,這裡面有一個關鍵,就是情緒的處理。

也就是說要能夠用我說的這些溝通技巧去發現真正的利益與需要所在,一定需要至少一方是處於穩定的情緒當中的。

因為如果已經被情緒所控制,就很難打開心扉看到對方真正的需要,而會進入到一種思維局限之中。

在心理學上這種被情緒綁架而導致視野和思維局限的現象稱為「窄化效應」。

所謂的「窄化效應」(Narrowing effect),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鑽牛角尖」,就是當人處於情緒的控制下時(比如說恐懼或者憤怒),關注點會急劇變窄,容易死盯著某個點,視野和認知都會受到局限,為了滿足當下的內心需求,放任自己去做不應該做的事情。

神經生理學家發現,處於窄化心態的人,體內會分泌化學物質,驅動人們去發泄自己的慾望。

也就是說,處在窄化效應下的人,很難阻止眼前所有的衝動,會被身體和情緒的本能所控制,越是想要利用理性去抗拒和剋制,越容易適得其反。

所以,這個時候「講道理」效果通常不大,甚至適得其反。這就是家庭衝突中,當情緒問題沒有解決的時候,「講道理」的人往往會顯得特別無力。

理解了「窄化效應」,可以從兩個方面給我們啟發,一是對別人寬容,對方可能正處於壓力極大的窄化狀態下,需要時間來緩解;

二是對自己警惕,明白自己處在窄化效應中時,不要衝動的去企圖馬上解決問題,尤其不要做大決定,讓自己緩一緩,感知一下自己的身體。

等情緒逐漸平復後,可以用情緒ABC認知療法來回溯一下到底是什麼樣的信念(Belief)導致了自己的情緒(參考前文十個案例帶你看透夫妻「吵架」的真正原因之九:「無心」遭遇的「過度解讀」)。

當我們跳出我們的思維局限,不再局限於自己的立場,糾纏於對錯,我們就能穿透表象,看待對方真實的需要。

如果你真的帶著一份深情,願意去滿足對方的需要,那麼恭喜你,你已經領悟到了幸福婚姻的訣竅,我相信你們的親密關係也會越來越好。

GIF

推薦

【新春優惠價】讓愛流動—深度溝通親密關係工作坊

旅小魚家庭教育丨正面管教體系課2.0版

優秀團隊

關於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旅小魚 的精彩文章:

TAG:旅小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