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心得分享 | 禪珏師:對知止體悟的報告

心得分享 | 禪珏師:對知止體悟的報告

心得分享 | 禪珏師:對知止體悟的報告

心得分享 | 禪珏師:對知止體悟的報告


對知止的實踐和過去我在禪堂坐禪用的是一個方法——覺知呼吸,所以相對剛開始實踐的人來說,體悟還是比較多的。

記得第一次連續十天打坐覺知呼吸時,開始很難守住,因為平時習慣了想東西,所以,經常被各種念頭帶走了,每天打坐累計有八小時,只能是知道了念頭就回到覺知呼吸上。第四天就開始發覺妄念越來越少,昏沉也少了,人更清醒了,更能面對身體的苦受保持覺知和平等心。其間這八九年,一直發願要時時覺知呼吸或覺知動作或覺知感受,盡量落實在每個當下。這確實是一件非常緩慢但非常有效的消磨業習的過程,在某段時間內可能會有進進退退,但堅持下來,自覺每半年都能感受到一些改變和成長,身心越來越調和、趨向清凈和靜定,人也越來越積極,越來越能接受和面對,習氣消磨掉了許多,沒有了許多煩惱。和二十年前相比,自覺身心有脫胎換骨的受用,故佛言不虛、祖宗的教導不虛,我們不傳承誰來傳承?故有發願這輩子就做推廣傳播這類讓更多的人能離苦得樂的覺悟自心的工作。

心得分享 | 禪珏師:對知止體悟的報告


這次能有緣上薛老師的課對知止多了一些體悟:


(1)知的越專註,越投入,止就明顯,越沒有念頭生起,越不易被念頭或其它影聲帶走,全心只有鼻口部位呼吸進出,漸漸能知全身都隨呼吸都有感受的生滅變化,很靜,很定,沒有動念的想法,自然知道,自在在看。


(2)知和止的關係:先有知,後有止;知越清晰,止越有力;有止方有真知,無止也無真知。


(3)知妄即止,妄即是知。


(4)覺即是知,知即是覺,覺知、覺照不二。


(5)有願有知,無願難知,願為知本。膚淺體會,懇請薛老師和同修指教!


禪珏

2017、05、10


拍攝:嘉慧、夢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粟文化 的精彩文章:

薛健老師:如何禪凈雙修
漢武帝滅南越國(五)

TAG:一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