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遇上此人,三戰三敗,被殺的心服口服,不是江東猛虎孫堅
(圖說三國·談天說地·第162期 文/無常奉天玉)
提起呂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雖然他人品不太好,先是殺害了,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丁原,之後又殺害了,對自己「甚愛信之,誓為父子」的董卓,被冠上了「三姓家奴」的罵名,被時人和後人鄙夷。但是他的勇武,卻不容小覷。據記載,他擅長騎射,且膂力過人,當初離開袁紹的時候,遭到追殺,袁紹麾下的將士,卻忌憚他的勇武,不敢向前。細數三國名將,又有幾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呢?恐怕稱他為三國第一猛將,也不為過吧?
當然了,呂布雖然驍勇,卻並非孤膽英雄,他麾下有聞名天下的并州鐵騎,還有高順部下,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精銳陷陣營。憑藉這些兵馬,他擊潰過曹操的青州兵,震懾過紀靈的三萬大軍,擊敗過據有淮南的袁術,也曾讓有關張相助的劉備,狼狽逃竄。可是武藝高強且擁有精兵的呂布,卻在一個人的手上,接連吃過三次虧,而且被打的心服口服。這個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說到此處,也許有人想到了江東猛虎孫堅。孫堅,字文台,自年少起便智勇雙全,曾兩次受到朝庭的徵召。到了討伐董卓的時候,他更是十幾路諸侯中,真正的主力,曾讓董卓忌憚不已,企圖與他聯姻。他拒絕了與董卓同流合污之後,將其逐出了洛陽,其間兩敗呂布,威名赫赫。然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並不是他,而是另有其人。這個人也是一方諸侯,而且極擅用兵。他擊敗呂布之後,曾讓呂布親口認輸。他是誰呢?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漢末三國最大的梟雄曹操。曹操,字孟德,他與呂布之間的恩怨非常多。當初他征徐州的時候,呂布率軍佔領了他的根據地兗州,雙方之間爆發了濮陽之戰。呂布攻打劉備,曹操派夏侯惇前來增援劉備的時候,他的部將一箭射傷了夏侯惇的眼睛,從此之後,夏侯惇幾乎與前線絕緣,之後曹操又親率大軍前來,這才將其擒殺。而曹操三敗呂布,也正是發生於最後這一戰役中。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九月,公東征布。冬十月,屠彭城,獲其相侯諧。進至下邳,布自將騎逆擊。大破之,獲其驍將成廉。追至城下,布恐,欲降。陳營等沮其計,求救於術,勸布出戰,戰又敗,乃還固守。」意思是說,夏侯惇為呂布所敗後,曹操於同年九月,親率大兵前來,先在彭成大敗呂布;後在下邳與呂布激戰,不但取得了勝利,還擒獲了呂布麾下的慢將成廉;在陳宮的勸說之下,呂布再一次出戰,還是以慘敗告終,只能退回城內固守。面對曹操大軍的攻擊,呂布最終還是撐不住了,於是下城投降。
在向曹操請降的時候,呂布雖然大言不慚的說,曹操最忌憚的人不過是他,但是他卻說了一句實話,那就是「今已服矣」。試想,他與曹操大戰三場,且連戰連敗,又怎會不服呢?荀彧就曾道:「今(呂布)三戰皆北,其銳氣衰矣。」不過話又說回來,呂布雖然驍勇善戰,其麾下兵馬也皆為精兵,但是他敗給曹操,並不冤。畢竟曹操不僅是一個梟雄,還是一個偉大的軍事家,他向來手不釋卷,經常研究兵法,而且還親息撰寫了十餘萬字兵法,《魏略》評價他道:「故每戰必克,軍無幸勝。」試想,這樣一個曹操,對上勇而無謀的呂布,又怎會不勝呢?這一點,是呂布的驍勇和鐵騎,彌補不了的。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三國志集注》等書,小編保證內容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司馬懿隱忍30年,奪得曹魏天下,沒有想到,一句讖句斷送晉朝江山
※此人被世人誤以為是草包,卻擊敗趙雲,氣哭諸葛亮,威壓司馬懿
TAG:圖說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