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單月虧損券商突增至6家!19家凈利同環比均降,三大正確姿勢看月報

單月虧損券商突增至6家!19家凈利同環比均降,三大正確姿勢看月報

圖片來源:花瓣美素

截至1月9日晚間,已有26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18年2月財務數據。券商中國記者發現,19家上市券商2月份凈利潤同比和環比均出現了下降。

由於春節、行情和審計等因素,數據有所失真,但2月份有6家上市券商出現虧損,這在自2017年1月以來(14個月)單月數據中第一次出現,2017年12月份曾出現過5家同時虧損,其中,9個月份單月虧損家數不超過2家。

單月凈利潤前五的上市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3.16億元)、國泰君安證券(2.98億元)、華泰證券(2.65億元)、國信證券(1.91億元)、廣發證券(1.85億元)。

券商資管子公司方面,華泰資管2月份數據亮眼,截至目前不僅營收和凈利排名第一,還是唯一一家營收和凈利同比和環比均出現增長,單月數據繼續領跑。

單月虧損券商突增至6家

截至目前,26家上市券商2月份共實現營業收入64.9億元,凈利潤16.31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2月份有6家上市券商出現虧損,分別是:興業證券(虧0.99億元)、東吳證券(虧0.26億元)、國元證券(虧0.21億元)、國海證券(虧0.2億元)、西部證券(虧0.19億元)、方正證券(虧0.1億元)。

這是自2017年1月以來(14個月)單月數據中第一次出現,2017年12月份曾出現過5家同時虧損,其中,9個月份單月虧損家數不超過2家。

興業證券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受證券市場波動影響,公司2月份發生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損失,導致當月營業凈收入出現負數。

2月份,單月凈利潤前五的上市券商分別是:中信證券(3.16億元)、國泰君安證券(2.98億元)、華泰證券(2.65億元)、國信證券(1.91億元)、廣發證券(1.85億元)。

同環比數據來看,有可比數據的17家券商中,14家凈利潤同比下降,華安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中原證券、長江證券、申萬宏源證券、廣發證券等同比降幅均超過50%,其中,華安證券同比降幅達97.15%;僅第一創業證券、西南證券、東興證券凈利潤同比增長,其中,第一創業證券和西南證券同比增幅分別為271.21%和167.85%。

有可比數據的20家券商中,17家凈利潤環比下降,華安證券、長江證券、海通證券、招商證券、中原證券、財通證券、廣發證券、國金證券等12家環比降幅均超過50%,僅山西證券、第一創業證券和華西證券凈利潤環比增長。

此外,單月營業收入前五的上市券商包括:中信證券(10.14億元)、國泰君安證券(7.36億元)、國信證券(6.8億元)、華泰證券(6.33億元)和廣發證券(5.2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普遍大幅下滑的情況下,中信證券單月營收仍然超過10億元。

中金公司認為,作為資本市場重要中介機構,證券行業將從多方面直接及間接受益於此輪上市制度改革進程。第一、加快「新經濟」類公司A股上市將直接增加證券行業IPO以及後續資本運作業務等投行業務收入;第二、「新經濟」公司 IPO 退出機制的理順有望提升直投類業務收入;第三、優質新興公司的上市有望提升市場活躍度,利好券商交易及融資等綜合業務。比較2017 年美股及 A 股各行業換手率發現,新經濟行業市場活躍度更高:美股—信息技術行業換手率 169%,而市場整體 156%;A 股—信息技術行業換手率 476%,而市場整體 208%。

中金公司表示,個股方面,在券商行業強者愈強、集中度提升的背景下,新經濟的上市潮或使定價能力領先、項目儲備豐富、過往經營穩健的大型綜合券商最為受益。 東吳證券首席證券分析師丁文韜最新的非銀金融行業周報中表示,監管層近期調研「獨角獸」企業,且此類企業IPO有望獲得快速通道,同時深交所總經理王建軍也表示,歡迎新經濟企業赴深交所上市。監管層的鼓勵態度引發市場對「獨角獸」及成長股的關注度大幅提升。金融板塊雖然多為低估值、穩增長的價值藍籌股,但也存在優質高成長性個股。

三大正確姿勢看2月報

剛剛過去的2月份上市券商「成績單」有很多因素的影響:

一、今年2月份由於春節影響,僅有15個交易日,而1月份有22個交易日,少了整整7個交易日,去年2月份有19交易日。

二、儘管春節假期前後A股走勢不錯,個股普遍有所反彈,但是1月底到2月初的慘烈殺跌導致2月份市場跌幅明顯。數據顯示,2月份,A股市場上滬指月跌6.36%,深證指數月跌2.97%;個股而言,月漲跌數比為728:2592,797隻個股單月跌幅10%以上。滬市2月份成交額3.26萬億,1月份成交額5.77萬億;深市2月份成交額3.15萬億,1月份成交額5.66萬億。

三、券商公布的月報財務數據均未經審計,各家券商有一定的自主調節權。

以上因素導致了單月虧損家數明顯增加;19家上市券商2月份凈利潤同比和環比均出現了下降。

廣發證券分析師商田最新的非銀金融周報中表示,發行制度改革持續推進,長期利好券商。短期來看,新股發行節奏不會出現驟變,長期來看,直接融資佔比提升的趨勢之下,將積極引進養老金、保險資金、QFII、RQFII 等各類境內外長期資金入市,與註冊制下增量股票供給對接,證券公司作為直接融資體系中的重要參與者,將充分受益於證券市場整體擴容趨勢。

商田認為,估值層面而言,目前證券板塊靜態PB估值1.57倍,2018 年動態PB為1.39倍,板塊整體估值水平仍處於2014年以來板塊靜態PB估值底部。中長期而言,行業局部創新已看到曙光,集中度提升邏輯順暢。建議關注大型綜合類券商。

華泰資管單月數據領跑

資管新規徵求意見稿公布已經有3個多月,給券商資管帶來了哪些影響?

同樣由於春節、行情等因素的影響同比和環比數據有所失真,但營收和凈利排名來看,目前已公布2月份財務數據的10家上市券商的資管子公司中,華泰資管、廣發資管、招商資管單月營業收入排名前三,分別為2.14億元、8959.37萬元、7269.79萬元。

凈利潤排名也相同,華泰資管、廣發資管、招商資管單月分別實現凈利潤1.18億元、4687.05萬元和4465.9萬元;浙商資管僅實現凈利潤15.82萬元,環比下降85.45%;長江資管則虧損407.2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華泰資管目前不僅營收和凈利排名第一,還是唯一一家營收和凈利同比和環比均出現了增長,營收同比增長63.63%、環比增長19.44%;凈利同比增長95.68%、環比增長28.11%。

從2017年全年上市券商資管子公司凈利潤看,華泰資管穩居首位,累計凈利潤11.44億元,廣發資管以11.05億元緊隨其後,這是13家上市券商資管子公司中僅有的2家凈利潤超過11億元。

在監管層嚴控通道業務背景下,通道政策紅利逐步消失,券商定向資管規模降幅明顯,大力發展主動管理成為各家券商資管的打造重點。券商主動資管規模佔比正在上升,一些券商主動資管規模佔全年資管規模近七成。

百萬用戶都在看

券商中國是證券市場權威媒體《證券時報》旗下新媒體,券商中國對該平台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應法律責任。

ID:quanshangcn

Tips:在券商中國微信號頁面輸入證券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個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輸入基金代碼、簡稱即可查看基金凈值。

GIF

有一種美好習慣,叫做閱後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券商中國 的精彩文章:

特朗普稱「貿易戰好打又易贏」,全球貿易戰一觸即發?誰會更糟糕

TAG:券商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