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提山鳥與堰山石

提山鳥與堰山石

提山鳥與堰山石

渭水源頭的馬鹿山背後,有一座陡峭險峻,高聳入雲,形狀酷似一根旗杆的山峰,人們管它叫旗杆山。它的腳下,是一潭清幽幽,深不見底的池水——黃池。

相傳在很早很早以前,黃池裡住著一個蛤蟆精。它仗著自己的妖術,經常為非作歹,殘害百姓,鬧騰得這一帶人心惶惶。

有一年,這一帶莊稼長勢特好,到了六、七月份,滿山遍野蔥黃蔥黃的,很叫人眼饞。村民們又是高興但又是暗暗地擔憂,都早早地收拾鐮刀,準備提前動手收割。正在這節骨眼上蛤蟆精又打開了鬼主意。一天,它悄悄地從黃池裡溜出來,一股風隱沒在馬鹿山中,不一會兒,來到了黑爺廟裡。

「老黑!把你的家當拿出來,我要用!」

黑爺一見是蛤蟆精,心裡一驚一涼。

「又要做啥?」

「你少管,快點!」蛤蟆精見黑爺又要磨蹭,一時氣乎乎地。黑爺無奈,只得將自己的法寶取了出來,蛤蟆精拿了法寶,一溜煙不見了。

原來,這蛤蟆精雖說妖術高超,自己卻沒有法寶,每之都借用黑爺的。這黑爺原本是當地的善神,只因自己的道行比那蛤蟆精少五百多年,明知鬥不過,所以,不光眼巴巴地看著那妖怪胡作非為,還要違心地拿自己的法寶支援它。為此,他常常又愧又恨,如火焚心,硬是想不出個對付的好法子。這陣子,又焦急地在地上來回走著。忽然,他眼睛一亮興奮地叫了一聲:「有了! 」

卻說這馬鹿山裡,有一個遠近聞名的好獵手。這天夜裡睡到半夜,他恍恍忽忽看見一個面目慈善的老人飄到炕前對自己說:「拿上你的弓箭趕明兒天亮前藏到黃池旁邊的那棵大柳樹上,等到中午時分,黃池裡肯定會出來一個白鬍子老漢,手拿煙鍋,點火吸煙。他噴出來的第一口煙,能遮天蔽日;第二口煙,能電閃雷鳴,第三口煙一出來,特大冰雹馬上降臨。當它就要噴出第三口煙之際,你就照準他心窩猛射一箭。事成之後,我重重賞你。」話音剛落,老人便不見了。獵人醒來,才知是夢。仔細回味一下,又覺蹊蹺,便拿了弓箭,趕天亮前上了池邊那棵大柳樹,悄悄地盯著黃池。

到了中午,那黃池裡的水突然像開了鍋似地翻滾起來,不一會兒,果見一個白鬍子老漢直挺挺從水裡冒了出來。然後,見那老漢從懷裡掏出一個煙鍋,裝煙點火,美美地吸了起來。第一口煙出口,老天真的像著了魔,剛才還晴朗光潔的天空,轉瞬間烏雲滾滾,又陰又暗。第二口煙出來,果然狂風四起,閃電一個接著一個,炸雷一聲響似一聲,整個天宇像要塌裂一般。獵人一見,趕忙準備好弓箭,對準了老漢。就在老漢吸足了第三口煙,正要往外噴的當兒,「嗖」地一聲,一支利箭射向他的心窩。只聽得「轟隆!」一聲震裂天宇的炸響,一股妖霧自池面衝天而起,剎那間,山崩地裂似的,天地間一片昏暗。獵人被震落在地上,什麼也不知道了。

昏迷中,獵人感覺有一股涼涼的清風迎面撲來,那樣爽快,不一會兒,他醒了過來。睜眼一看,站在面前的正是昨夜夢中那個慈善的老人,正笑眯眯地望著他。見他醒了,高興地說:「謝謝你為大家除了大害,喂,你看,你射死的,正是經常殘害百姓的蛤蟆精。」獵人順著老人的手指一看,這才發現一隻肥大的蛤蟆仰面八叉地躺在池沿上,那支箭還端端地扎在它心窩裡呢!。老人又說,「我要重重地賞你,這旗杆山的背面往上走五百步左右的半山腰,有兩顆石頭,像鳥兒的一顆是提山鳥,另外一顆是堰山石。你把提山鳥放在山頂上,等他把山提起來以後,就趕緊將堰山石放在底下堰住,你所需要的東西,全在裡面。」說罷,又飄然不見了。

獵人一聽高興壞了,轉身就往旗杆山上跑。跑到半山腰,果然看見了兩顆相距不遠的石頭,其中一顆很像鳥兒。「這就是提山鳥了。」獵人暗想著忙將堰山石揣進懷裡,拿提山鳥來到山頂放下。他心急,很想立時看看這隻小小的鳥究竟能不能將這座大山提起來,便說:「提山鳥,快將山提起來。」話音未落,獵人猛覺整座山高了許多,自己也跟著往上竄了半截子。他這才相信了,飛快地跑到山下一看,頓時驚呆了。山腳己開了一個三、四尺寬的口子,往裡一看,金磚銀條玉壺瑪瑙各種珍寶琳琅滿目,照得人睜不開眼睛。獵人一時忘了懷裡的堰山石,「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伸手就往懷裡刨。這時,山頂的提山鳥叫開了:「快呀!快用堰山石堰住,我提不住了!」這時的獵人只有眼前的珍寶,哪還顧得了別的,更不用說提山鳥的啼叫了。「快呀!快!快呀!快 … …」山頂的提山鳥越喊越急,越喊聲音越微弱,最後終於聽不見了。正當獵人又伸手去抓的當兒,提山鳥掙斷了氣,整座旗杆山「轟隆」一聲又落了下來,獵人的兩隻胳膊也被壓在了山底……

從此以後,馬鹿山一帶便多了一種鳥兒,成天「快呀!快」地啼叫著,那聲音又焦急又凄婉。人們都說:那是提山鳥的魂兒在呼喚。人們還說:馬鹿山周圍的山都是寶山,遺憾的是,至今也未曾開掘!

【講述者:彭敬忠 管清娥 輯錄整理】

轉載自:渭源廣播電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