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你的家鄉離「新零售」還有多遠?

你的家鄉離「新零售」還有多遠?

專業的行業新聞及深度報道,不容錯過

━━━━━━

不支持線下支付、布局混亂、缺乏品牌商品,傳統超市在這裡依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文 | 王彥麗

穿過玲琅滿目的商品,你終於看到自己想要購買的生鮮商品,但讓人懊惱的是,水果蔬菜區已經被人們圍得水泄不通,旁邊的稱重台也已經排起了長隊,於是推著購物車的你只能茫然失措地站在那裡,進退兩難……這就是筆者在自己家鄉H市的商超里購物的體驗。

H市是一座位於山西西北部的四線小城市,總面積1.07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76.81萬,它也是以煤電為主導的能源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只是隨著近年來產煤量的逐年下降,城市發展也正面臨著轉型升級的難題。

在這樣一個不斷發展但同時也面臨著轉型之困的四線小城裡,它的零售業態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筆者觀察發現,在這座四線小城市裡,新零售還是一個陌生的辭彙,甚至傳統商超還處於上升期,相比於一二線城市的商超業態還遠未成熟。


大賣場看不到活鮮

在H市,不管走到哪家超市,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沒有活鮮,甚至在H市規模最大的、有著十幾家門店的代表性商超里,人們依然看不到活鮮,海鮮類商品全部都是凍品,例如凍蝦、凍魚等,但這類凍品旁邊的消費人群並不是很多。

在H市,活鮮只能到專門的水產市場進行購買,餐飲、活鮮與超市的結合似乎對這裡的大型商超來說,還是一個不可思議的組合。

在傳統商超,流量最大的依然是水果、蔬菜和肉類等生鮮區,尤其在春節期間,生鮮區基本是摩肩接踵的狀態,跟少有人問津的日雜百貨區形成鮮明對比。但相比於一線城市的商超會設置較大面積的生鮮區,這裡的生鮮區面積普遍比較局促。局促的面積對應巨大的人流量,使得用戶體驗變差,稱重區也排起了長隊,效率很低下。顯然,這裡的商超還沒有對有著旺盛消費力的生鮮區做相應的改造升級。

其次,在商超的動線設計方面,這些商超的布局大多為入口處為日雜、零食等商品,而門店最里端才是生鮮區,目的就是希望利用生鮮為其他商品區引流,這也是傳統零售最常見的動線設計,但這樣的布局確實讓人感覺很不方便。

例如位於城市繁華地帶的A超市,這家超市憑藉豐富的商品、低廉的商品價格很受當地消費者歡迎,甚至在年後其他商超人流較少的情況下,A超市的收銀台依然排著長隊,但它的生鮮區同樣位於門店最里端。

這家門店呈長條形分布,從入口走到人們最想光顧的生鮮區就有上百米的距離,如果用戶只想買點當天做飯所需要的食材,那麼進店加上出店的距離,就足以讓尋求便捷的用戶放棄這家超市。

不過,或許因為這裡大多數商超的生鮮區都位於門店最裡面,加之這家超市的商品豐富度、陳列等方面在當地很有優勢,所以消費者對距離問題似乎並不敏感,其受歡迎程度並不遜於周邊任何一家超市。

A超市的主幹道直通生鮮區

值得一提的是,在春節期間,備受用戶歡迎的蔬菜商品價格高企,當肉類、水果的價格相比一線城市低得令人髮指的情況下,這個城市的蔬菜價格卻高的令人咋舌,譬如黃瓜能達到8.8元一斤,長豆角7.8元一斤……當然,春節以外的其他時間蔬菜還是能回歸到正常價位。


精品超市發展受限制

事實上,H市的商超並不都顯得老土,在當地最繁華的購物街,依然有精品生活超市的存在,筆者走訪的B超市就是一家主打精品的商超,門店的陳列和布局跟當地其他超市比起來,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B超市內部場景

B超市位於購物中心的負一層,門店分別有入口和出口,從一層乘電梯到負一層,向右一拐就是門店的入口,而出口則正對返回一層的電梯,路線設計上確實能讓用戶少走很多路。

B超市另外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是,入口處就是生鮮區。這種布局在H市的商超里較為少見,並且生鮮區商品擺放講究,雖然生鮮商品的價格也像當地的很多超市寫在白板上,但每件生鮮商品都對應一塊大的白板,因此價位標示得清晰明確,有效提升了用戶體驗。

與此同時,這家門店的商品劃分十分清晰,分為生鮮區、糧油區、酒水區、日雜百貨等區域。貨架的設計上也很有層次感,有高的貨架,也有低矮貨架,還有很多大小不一但精心設計的堆頭零星地分布在主幹道兩邊,極大地提升了整個門店的格調。

但這家精品超市依然有自己的局限,因為門店面積有限,商品豐富度遠遜於距其300米外的A超市(上文提到),例如春節期間很受歡迎的糖果商品,在B超市只有一些小的堆頭進行陳列,品類少於其他大型的傳統商超。

此外,雖然主打精品超市,實際上並沒有爆款商品進行引流。B超市同樣沒有活鮮,也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新奇特商品,有的只是在同類商超中精簡的SKU數和大眾還不願意接受的商品價格。

實地觀察可以發現,同樣一個時間段,A超市的收銀台前排起了長隊,但主打精品的B超市流量少了很多。


小超市活躍:傳統商超還處於上升階段

綜合以上大賣場的發展現狀,《零售老闆內參》APP認為,處於四線城市的H市,其傳統商超還處於發展階段,並且遠未成熟。

這種未成熟主要表現在其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A超市和當地的龍頭商超C超市相隔只有不到1公里的路程,但在H市只有兩家門店的A超市卻比C超市更勝一籌。

A超市和C超市的選址都位於核心商業區,周邊有著較大的購物中心,此外,兩家超市都把生鮮區設置在門店最里端,以此來吸引人流。

但仔細觀察不難發現兩者的不同。首先在門店面積上,A超市基本是C超市門店面積的兩倍,因此在商品的豐富度上A超市具有優勢。

另外在商品陳列上,筆者觀察發現,同樣一件商品,A超市用五個排面進行陳列,C超市只有2-3個排面;一個堆頭,A超市可以只擺放兩個品牌的商品,但C超市因為場地局限只能擺放多個同類商品,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零售老闆內參》,A超市的這種排面對廠家和消費者都很有吸引力。

此外,生鮮商品的豐富程度是A超市的又一個殺手鐧,因為生鮮商品是每個超市的引流利器。C超市的生鮮區面積小且散亂,有些生鮮商品售罄後很長時間也沒有工作人員進行補貨,但A超市的生鮮區面積遠大於C超市,水果、蔬菜旁邊的凍品豐富度也遠高於C超市。

A超市還有一個面積較大的糕點區,後廚麵包師進行現場加工製作,各種糕點、麵包、蛋糕等應有盡有,它們可能不是最好吃的糕點,但卻是當地商超里售賣糕點品類很豐富的門店。

有工作人員透露:在該區域A超市已經明顯壓制了有著品牌影響力的C超市。所以,即便都是傳統商超,這些商超依然競爭激烈,並且他們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這樣的改進空間有以下兩個明顯的表現。

首先是收銀台排隊問題。在每個大型商超你都能看到佔地面積不小的收銀台,每個結賬通道都有至少兩位收銀員進行結算收銀,但這些大超市裡的收銀台前依然排起了長隊。

這讓筆者不禁想起了無人收銀,但筆者發現現場還是有很多用戶使用現金結算,很明顯,移動支付在這個四線小城市裡遠沒有一二線城市的使用規模。還有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就是,這裡幾乎看不到自動售賣機等業態,在各種零售場景下,現金依然是當地人青睞的支付方式。

其次是選品。儘管這些大商超沒有活鮮商品,但身邊不少家庭會通過淘寶、京東等電商平台購買活鮮,消費升級的趨勢在這個城市也有體現,但可惜的是,這些商超並沒有對此做出相應的改變。

除了大型商超,一些小型商超甚至是夫妻老婆店街頭林立,也頗受當地消費者歡迎。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些小超市一般分布在人數較多的社區周邊,對於用戶來說,它們具有方便快捷的屬性,對於店家來說,小超市的優勢就是靈活,店老闆隨便跟熟人用戶一打聽,就能知道附近居民需要什麼商品,小超市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然後快速做出調整。春節期間,走親訪友成為人們做的最多的一件事,為了迎合用戶需求,很多小超市門前都堆滿了各式禮盒。

同時,相比於前幾年,《零售老闆內參》APP 發現這些小超市的品牌商品多了起來,再不是滿眼的未知品牌。例如在一家社區小超市裡,火腿只能看到金鑼和雙匯,醬油類只有海天和加加品牌,零食類如可比克薯片、好吃點餅乾等,此外還有蔬菜、水果等生鮮商品。這些小超市雖然只有100平米左右,但商品品類基本能滿足社區居民的一日三餐,並且相比於大型商超,小超市的價位明顯具有優勢。

但對於小超市來說,問題依然很多,例如布局混亂、缺乏品牌商品,走進不同的小超市,你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門店布局方式,有的把生鮮商品擺在入口處,有的則擺在門店最裡邊,有的採用低矮貨架,有的則全部用高貨架陳列,明顯缺乏規劃和對市場的分析研究。

但不管是傳統商超,還是個體小超市,我們所講的新零售業態在這個四線小城或許還有些超前,畢竟這跟當地人的消費水平有很大關係。但小超市的活躍和傳統商超的上升趨勢卻是不爭的事實,傳統超市在這裡依然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而這樣的空間也就意味著機會。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這個四線小城傳統商超的變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釘釘燒了阿里100多億,今日頭條推Lark打算花多少?
宜家聯手鬼才設計師Tom Dixon,推出一套可組合97種造型的沙發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