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皇咬蝗蟲?這是李隆基的什麼梗

明皇咬蝗蟲?這是李隆基的什麼梗

一看到標題,估計大伙兒還以為是明朝的哪位皇帝。其實不然,這裡的明皇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又稱為唐明皇。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兒子,而李旦則是武則天的最小的兒子。公元712年,李旦頒詔,讓位給皇太子李隆基,即位後為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有治國之才的皇帝,因此,他也需要一位有治國之才的宰相——姚崇。

李隆基

但是,姚崇可不是那麼好請的人,畢竟人才哪裡都是稀缺的,當老闆也不是那麼好過。於是,位於買家市場的姚崇就說,別急,我有十條建議,答應,我就做;不答應,那行,我閃。李隆基說,行行行,你且說來。

姚崇

於是,姚崇放開了話匣子,噼里啪啦的講出了十條建議,無一不是要仁政愛民,防止內耗,不能勞民傷財,還要聽得進意見(當然也可能是罵人的話),嚴禁外戚干政。

只要答應這十條,我就幹了,不然,嘿嘿,拜拜。李隆基一聽,說,行啊,這不是作為丞相應該提的嘛。來吧來吧,明天上班。

走馬上任圖

講到這裡,李隆基怎麼還沒有開始吃蝗蟲的?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

自從唐玄宗有了姚崇的幫助,開始了勵精圖治,什麼選賢任能,改革吏治,親自考核縣令,都要親力親為,可見他見賢退不肖的決心,好皇帝該乾的都給他全乾了。那麼,如果這時候遇上天災,好皇帝該咋辦呢?

姚崇

在天災面前,如果太過於嚴重,人們會認為是因為皇帝不仁不義,傷天害理的事情做多了,才會有這樣的報應。這時候,皇帝會迫於壓力,頒下「罪已召」以示天下。

而且,一旦處理不當,還會謠言四起,類似白蓮教之類的邪教組織可能會出現,「解救」世人(誰知道呢)。那麼,李隆基皇帝是怎麼做的呢?

李隆基

大臣們都說,天下鬧蝗災是蒼天示警,皇上您得沐浴更衣,戒齋請罪。李皇帝一聽不高興了,難道蝗蟲是我的味兒招來的嗎?跟我洗不洗澡有什麼關係?

所以,皇帝想驗證一下自己的推論,到地里一看,乖乖,這蝗蟲沒法打,太囂張了。那咋辦啊?

李隆基

於是,李隆基皇帝拿起一隻蝗蟲,吧唧一下就擱嘴裡給嚼了、、、嚼了。真的,活的,腿還動著呢。

看得那一幫人一愣一愣的,包括了文武百官和在場的黎民百姓。李皇帝還不過癮,嘴裡還蹦出一句很囂張的話:「爾食朕百姓谷糧,如食朕之肺腑。」

蝗蟲

好嘛,你吃老百姓的莊稼,就跟吃我心肝似的,你吃我,我就吃你!咔,給嚼了。見到這一幕,所有人感動的鼻涕眼淚都出來了。做皇帝的都這麼拼了,那麼大伙兒也來吧,反正高蛋白,有營養著呢!

所以,雖然鬧蝗災,但是沒有人去反抗朝廷,去造李家的反。因此,李隆基有腦子著呢。當然,這個估計與姚崇的輔佐分不開。

姚崇

放眼古代王朝,只有唐朝時,才能做到公倉私廩俱豐實,老百姓有錢,國家也有錢,國力空前強盛。而這些,都與傑出的皇帝和臣子分不開的。那麼,你喜歡這樣的唐朝嗎?

【如有錯誤,歡迎留言告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玄宗 的精彩文章:

看懂這些細節,你還會忍心跟風說《妖貓傳》是爛片嗎?
《妖貓傳》:一朝奢華的幻術盛宴

TAG:唐玄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