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類遺體變化石 十億骨頭中僅一塊有機會

人類遺體變化石 十億骨頭中僅一塊有機會

中國小康網3月7日訊 老馬 每一塊化石都是一個小小的奇蹟。正如比爾·布萊森(Bill Bryson)在他的著作《萬物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Nearly Everything)中提道,據估計,十億塊骨頭只有一塊能變成化石。據此計算,如今美國的3.2億左右的人口僅能留下60多塊骨頭化石——只比一副人類骨架的四分之一稍多一些。

如果條件適宜,人體也可以像這頭1.5億年前的始祖鳥一樣保留下來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但是這只是變成化石的概率。如果假定這些骨骼化石分布在美國980萬平方公里的任何地方,那麼未來尋找到它們的概率幾乎為零。

成為化石的可能性太小了,以至於科學家估計在地球上生活過的所有生物只有不到千分之一變成了化石。其中被發掘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這方面,人類有幾個優勢:我們擁有堅硬的骨骼,並且體型相對較大。所以,我們變成化石的機會比水母和蟲子的概率大得多,而且你還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增加(人骨成為化石)成功的概率。

埋藏學(Taphonomy,又稱化石形成學)是一門研究埋葬、腐化和防腐的學問——在生物死亡以後,要經歷這整個過程才會最終變成化石。為解答生物如何變成化石的問題,BBC Future請教了全世界最重要的幾位埋藏學家。

"實際上,問題主要是在死亡以後將屍體保存在良好的條件下——時間要足夠長,這樣可以埋到沉積物下面,然後在地下深處經歷物理和化學變化,最後變成化石,"牛津大學自然史博物館(Oxford University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的埋藏學家、館藏助理蘇·比德莫爾(Sue Beardmore)說。

"想要留存數百萬年,就必須堅持數小時、數天、幾個季度、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不腐壞,"芝加哥大學教授蘇珊·基德韋爾(Susan Kidwell)補充道,"也就是說,人必須經歷從化石活躍區間至長期埋藏區間的最初過渡階段,在長期埋藏區間,屍體就不太可能被發掘了。"

形成化石中途失敗的原因數不勝數。很多發生在地下20厘米至50厘米、土壤層或者海床表面。例如,遺體不可以被食腐動物吃掉、弄散,也不能長時間經受風吹日晒,還不能被穴居動物挖洞或到處移動。

第一步顯然就是死亡,但是死亡的地點是有講究的。挑選一個完美的環境是關鍵。水是需要重點考慮的一件事。如果死亡的環境十分乾燥,屍體就會被食腐動物發現和破壞,骨骼會在地面慢慢被風化。大多數專家認為,屍體要被沙土和沉澱物快速掩埋——最佳場所是湖泊、漫灘、河流或者海底。

"發掘出最好的化石的古環境往往是湖泊和河流系統,"澳大利亞布里斯班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的埋藏學家凱特琳·塞姆(Caitlin Syme)說。關鍵是新沉積物掩埋屍體的速度。她推薦的是從山上過來的河流,因為侵蝕作用會帶來很多沉積物。另一個選擇是三角洲海岸或漫灘,當河水進入海洋時,沉積物會快速堆積起來。

在理想的情況下,還需要厭氧環境:由於氧氣含量非常低,腐化和干擾屍體的動物和微生物無法在此生存。

基德韋爾建議避開海床以下50厘米左右的地方。她說:"這是蝦、蟹和蟲子可以挖掘到的最深處,它們可能會把含氧氣的水引入沉積物中,"而這可能會促使屍體分解和破碎。

"在死後,屍體最好位於海拔相對較低的地方,這會成為沉積物的水槽。最好還有積水——比如池塘、湖泊、河口或海洋——這樣就有可能形成厭氧環境,"她說。

還有一些罕見的情況,在穩定的厭氧環境下,化石還能保留皮膚、羽毛、內臟這樣的柔軟組織。例如中國出土的很多身披精細羽毛的恐龍,還有巴伐利亞採石場出土的最早的鳥類始祖鳥的化石。

一旦化石進入生物活躍層以下,它就會穩定下來,隨著沉積物的堆積,繼續埋入更深處。基德韋爾說:"那時,被破壞的風險就要改用完全不同的地質時間尺度,即構造變動的時間。"

那時,問題就是包裹屍體的沉積物需要多長時間才能變成比較耐久的石塊,然後再過多久以後地質活動會把化石送至有侵蝕作用的地方,把它暴露出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小康網 的精彩文章: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西湖畫匠」張建庭:用鋼筆畫展現西湖獨特魅力

TAG:中國小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