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彌足珍貴的開封傳統武術

彌足珍貴的開封傳統武術

開封傳統武術有著厚重的文化歷史底蘊。由於大宋開國皇帝趙匡胤與武術的不解之緣,其對當時的武術發展起著巨大的影響,使得北宋在中國武術史上佔有重要的位置,成為我國武術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伴隨時代的變遷,民間武術活動有起有伏,有消沉也有發展。金元時期,開封盛行習武之風。明末清初,開封民間傳統武術出現了空前繁榮的景象,現在開封流傳的十多個拳種流派,大多是在那個時代出現、定型的。清末民初,開封民間傳統武術社團組織又開始相繼出現,這些社團較北宋時期更加完善。

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為我們揭示了北宋開封古都豐富迷人的武術風采,禁軍「內有兩人出陣,對舞如擊刺之狀,一人作奮擊之勢,一人作僵仆。出場凡五七對,或以槍對牌,劍對牌之類」。還有「兩兩出陣格鬥,作奮刀擊刺之態,百端訖,一人棄刀在地,就地擲身」、「或橫身鞍上,或輸弄利刃,或重物大刀、雙刀,百端訖」。或軍中分成兩陣,各自「使番槍或草棒、交馬野戰、槍刺棒舞,習陣實戰。或執真刀,互相格鬥擊刺」。從這可以看出,北宋武藝內容活潑多樣、引人入勝。

北宋開封民間習武活動與娛樂表演相結合,充分展示了古都開封武術文化的多姿多彩。《東京夢華錄》中「近北則中瓦,次里瓦,出舊門有米家橋瓦子,梁門西去有州西瓦子,保康門附近有保康門瓦子。舊封丘門外襖廟斜街有州北瓦子,米雀門外西去有新門瓦子」,有「大小構欄五十餘座」。「勾欄」是瓦子中專門演練武藝的場所,可見其規模之大。

《中國武術史》中論述說:「北宋的城市改變了漢唐以來城市中封閉式的坊里制度,形成開放式的大街小巷,隨之而起的是商業的繁榮、城市人口的大增,龐大的市民階層除了物質生活外,對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斷擴大和提高,由此而興起了以健身娛樂為主要目的的武藝社團。」古都開封的市井街巷、民間都市社會的習武之風濃厚,主要是由於都市的繁華和商業的興盛為武術文化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

時下,傳統武術已是古都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經幾千年的傳承與創新,傳統武術在開封已不僅僅是一種拳腳運動,一種健身方法,更是一種近乎完美的運動形式,詮釋著中國武術文化的豐富內涵。可以說,開封傳統武術作為古都特色的文化符號,已經成為開封的一個文化品牌。

八朝古都開封武術門派眾多。目前開封有開封撂石鎖、少林功力武術、少林太祖門、子路八卦拳、梅花拳、培英武術、八式門、孫式拳、意拳、峨眉拳、楊式心意六合拳、振興查拳、慶芳查拳、大洪拳、大成拳、奇士拳、萇家拳、王西安太極拳、回族七式拳等21個民間傳統武術研究會,還有諸如東大寺武館、東京武館、春山武館、楊棟武館、猛龍武館等26個武術館。一個城市擁有如此繁多的武術門派,在全國也為之不多,加之數萬人喜愛習練的太極拳,開封武術界著實是一個萬紫千紅、爭奇鬥豔的武林百花園。數百名民間武術師在開封市武術協會的組織領導下,堅持不解地傳承傳統武術,殫精竭力弘場國粹文化,取得可喜成績。尤其是近幾年來成績尤為突出。為此,國家體育總局授予開封市武術協會「2013-2016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 榮譽稱號。

目前開封市擁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撂石鎖,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子路八卦白拳、黃派查拳,回族七式拳,奇士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武術項目武子梅花拳、峨嵋拳、撂沙袋、耍石擔、滑拳、磨門八卦、石氏三法門、柔拳象形等。

八朝古都開封武術界藏龍卧虎,不少人是中國武術界的領軍人物。著名教育家、北京體育大學創始人之一、武術九段、碩士生導師張文廣教授就是開封人。孫氏內家拳第三代傳人、著名孫氏內家拳大師孫淑容是河南大學「特約拳師」。 1936年開封武林精英還震驚柏林奧運會,他們是張文廣、寇運興、劉玉華、翟連元。古往今來,隨著歷史的變遷,傳統武術在開封得以傳承和發展,人才輩出不窮。如開封培英武術創始人仇玉書、武林翹楚何福同、黃派查拳第三代傳人、回族七式門一代宗師趙汝慶、武功高超的徐芳、功力門第二代拳門人孫明、深得孫霽虹、張會同真功秘傳的鮑忠功等。在開封,像上述的武林名宿不勝枚舉。

目前,活躍在開封市武林的民間拳師有中國武術七段蘇雨洪、中國武術七段時進明、查拳名宿中國武術七段李大明、開封太祖門的掌門人何大放、中國武術六段李學斌、市武子梅花拳研究會會長焦明生、萇家拳第八代傳人雷中山、查拳高手劉根生、奇士拳名師王文超、中國武術六段崔萬春、中國武術五段馬廣鋒、慶芀查拳研究會會長鄭大明、培英武術掌門賀春嶺、意拳研究會會長張可鍾、八式拳掌門陳榮、振興查拳研究會會長王丙成、揚氏心意六合拳研究會會長楊海明、東京少林武館館長馬培慶、大洪拳掌門盧玉民等。

十餘年來,開封武師在賽場摘金奪銀,據不完全統計,有53人共99次獲得全國武術比賽的金牌(一等獎)。 開封市武協3次受到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中國武協的表彰,5次受到開封市人民政府的表彰,6次受到河南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的表彰,16次受到市體育局和全國大賽組委會的表彰。2017年5月末,為期三天的「淮海控股杯」2017年第二屆絲路漢風中國徐州國際武術大賽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行。共有來自境外28個國家和地區,境內21個省市區,以及解放軍、高校、行業體協共267支代表隊的2839名選手參加比賽。開封市武術協會隊十人蔘賽斬獲金牌七枚,銀獎八枚,銅獎六枚。由八位老拳師表演的"武林聚英",在陣陣掌聲中以最高分一舉拿下集體項目金獎。據統計2017年開封市共獲得省級以上比賽金牌275枚,銀牌354枚,銅牌269枚。

2005年春節,開封市成功舉辦了首屆武術廟會,汴京武林高手紛紛登台獻藝,深受廣大習武愛好者和遊客的歡迎。這一大型武術活動,在古城已連續成功舉辦了13屆。據不完全統計,13年來,參加武術表演的團隊有330多個,涉及全省的著名武校、武館、武術研究會、武術輔導站。參加表演人數累計多達5500人次,觀眾百萬人。在春節期間進行武術展演活動,為全民健身、弘揚傳統武術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台。充分展示了武術運動的風采,擴大了武術的影響力,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對武術的認知度。

「全民健身 健康中原」第十四屆中原武術大舞台暨開封第十三屆武術廟會,將於2月26日在開封市萬歲山武俠城隆重開幕,屆時將有全市18個門派的300餘名武林精英豋台獻藝。

開封市還有兩個國家級節會,即中國(開封)清明文化節和中國(開封)菊花文化節。這些都是開封市文化搭台、經貿唱戲和擴大對外開放、吸引外資投入、推動古城建設的有效平台,成效十分顯著。每到這個時間,象每年春節一樣,開封傳統武術登台亮相是絕不可或缺的,而且往往都是重頭戲。在重要時間節點,千人太極拳展演讓人耳目一新。不少國內外遊客為古城武術讚嘆不已,年年都有來汴拜師學藝者。通過參與上述活動,極大地活躍了廣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開封旅遊事業的發展。

目前,我市全民健身晨(晚)習練點就有95個,據不完全統計,在開封市550萬人口中,經常參加武術鍛煉的人口達到約120萬人以上,佔全市總人口的20%以上。由此可見,開封市的武術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武術事業的發展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豫網 的精彩文章:

重逢5號公路,萬象城新店再遇水果煙熏果木大牛扒
火爆兩會的QQ AR到底什麼來頭?「魔法報紙」原來離我們這麼近!

TAG:騰訊大豫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