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漢武帝究竟為何發動對匈奴的戰爭?

漢武帝究竟為何發動對匈奴的戰爭?

江河散人 時拾史事 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搬運

公元前133年,一位來自帝國邊疆雁門郡馬邑縣的名叫聶壹的老人,透過管理對外事務的大行令王恢向漢武帝進獻了一個大膽的計劃。

漢武帝究竟為何發動對匈奴的戰爭?

「匈奴經常侵入邊塞,為禍甚大,如今朝廷剛與之結親不久,匈奴必毫無防備,這是一個進攻的絕佳時機。我多年與匈奴人私下做貿易,很得他們的信任,假如我假裝把馬邑獻給單于,必然不會引起他們的懷疑。

匈奴人貪財好利,不會放棄這樣的好處,一定會率大軍前來。到時官軍埋伏於馬邑附近,便可一舉將單于生擒,剷除匈奴這一心腹大患。」

24歲的劉徹怦然心動。依照慣例,他將此事交由群臣公開討論,然而對於皇帝的心思,群臣無一不曉,畢竟在召集辯論的文書上調子已定:

——今欲舉兵攻之,何如?

結果不言而喻,於是歷史上著名的馬邑之謀就此展開。雖然計劃最終為匈奴單于識破,三十萬出征的漢軍無功而返,然而漢高祖以來的和平契約自此被打破,持續百年的漢匈戰爭拉開了大幕。

漢武帝究竟為何發動對匈奴的戰爭?

對於這場由漢武帝發動的曠日持久的大戰,幾乎家喻戶曉,然而詳而論之,過往的很多認識,其實又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個基本的問題是:漢武帝到底為什麼要主動發起這場戰爭?

1.

通常的說法是,一切都怪匈奴人。

歷經七年的內部大混戰後,中原地區經濟凋敝,國力衰敗。平民缺衣少食就不用多說,連天子出行都找不到四匹純色的馬匹,而將相甚至以牛車為座駕。與此同時,匈奴卻兵強馬壯、如日中天。

在遭受驚險的白登之圍後,漢初的統治者劉邦認清了雙方的實力差距,於是制定了和親政策向匈奴服軟,漢匈的關係進入了一段看似和平的時期。然而,這不過是脆弱的和平。

漢武帝究竟為何發動對匈奴的戰爭?

和親政策施行後,匈奴並沒有良好的遵守,仍動輒私自撕毀合約南下侵犯大漢邊疆。不僅邊塞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連漢帝國的首都長安也不時面臨匈奴鐵騎的威脅。(時拾史事:historytalking)

對此,實力尚在恢復中的漢帝國只能無可奈何。故而,多年的和親對於漢帝國而言,不過是一場忍辱負重的苟且生涯。

其情形正如漢武帝在馬邑之謀前所說:「朕嫁女子給單于,又贈送大量的財物,然而單于卻對和親置之不理,仍舊侵略邊境,危害不已。朕甚是憐憫!」

所以,當大漢帝國走向強盛時,進攻匈奴便成了應有之義,漢武帝別無選擇。

然而,真的如此嗎?

2.

一切要靠史料說話。

根據《史記》、《漢書》的記載,從漢高祖九年到光武帝元光二年馬邑之謀,和親的六十六年間,匈奴違背和約南侵的次數一共九次,其中六次為小規模的邊境衝突。

三次規模較大的入侵均是在漢文帝時期,分別為漢文帝三年、十四年和後六年(年號之制從漢武帝開始,文帝、景帝即位期間均有改元而無年號,史書為記載方便以前後作為區別),這三次戰爭在很大程度上也事出有因。

一次是因為漢帝國的邊官欺侮匈奴右賢王而引發的,一次是起因於漢朝和親團隊中隨從人員的蓄意挑唆,一次是新單于即位後為了樹立自己的威望而主動發起的。

即便是這大的入侵也並沒有形成雙方大規模的激烈戰鬥,每當漢帝國準備大軍回擊時,匈奴便毫不猶豫地撤退而不願與之交戰。

這是因為匈奴的目的並非如後世的蒙古、滿清那般,他們只是試圖以軍事力量來威逼西漢,進而達到索要財物的目的,佔領城池或者入主中原從不在他們的考慮範圍之內。這也就是當七國之亂爆發而漢帝國陷入空前危機時,匈奴人仍沒有趁機進攻中原的重要原因。

文帝之後,漢匈之間關係更為融洽,一次大規模的衝突都沒有發生,史書記載是,「時時小寇入邊,無大寇。」到了馬邑之謀前,情況不但沒有惡化,反而日趨良好。

「武帝即位以來,以和親的方式約束匈奴,財物多給,還開放邊關貿易。匈奴自單于以下皆親漢,多次往來長城間。」(《史記·匈奴列傳》)

側面證明這一點的便是馬邑之謀,正是因為雙方友好的關係,匈奴單于才會對西漢王朝毫無防備,輕信聶壹的計謀而差點被人圍殲。

可以說,和親的六十六年間,漢匈之間雖然有一定的衝突,但彼此並沒有大規模的戰爭發生,相比於漢武帝以後的情況,這一時期匈奴的南侵不僅數量少,規模也小的多。

顯然,和親是起了非常重要的成效的,而並非一紙空文。大談匈奴的威脅恐怕更多的是給發動戰爭找借口罷了。

此外,把漢武帝進攻匈奴的動機簡單歸結於和親的屈辱和無用,回答不了這樣的問題:

其一,漢武帝對匈奴的戰爭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

從公元前133年的馬邑之謀到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戰,這是前期,期間漢軍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有了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匈奴被趕出河套地區,逃往環境更為艱苦的漠北地區。

中期是從公元前118年到公元前105年,雙方處於休戰期。自公元前104年到公元前90年,漢武帝又三次派李廣利討伐匈奴,但形勢陡然而變,漢軍遭到慘痛的失敗,這是後期。

在公元前90年的最後一戰中,因為懼怕巫蠱之禍的牽連,求勝心切的李廣利方寸盡失,所率領的七萬大軍全軍覆沒, 他本人則因害怕被誅而投降了匈奴。

故而在後期的戰爭中,漢軍勝少敗多,殺敵不過萬餘,但卻損失了二十餘萬的將士,這是前期戰爭損失的兩倍。

當漠北之戰慘勝後,匈奴遠盾漠北,原先有匈奴控制的河南地、河西以及漠南之地,盡為漢軍所控制,可以說,匈奴的威脅自此基本消除。那麼,漢武帝為什麼還要持之以恆地發動對匈奴的戰爭,以至於有了後面的慘敗呢?

其二,漢武帝即位的五十四年間,對匈奴的戰爭雖然規模最大、耗時最長,但並非唯一的戰爭,除此之外,他還接連發動統一兩越、通西南夷以及平定朝鮮的戰爭。秦始皇好戰且不過南北兩向發兵,漢武帝卻東西南北西面出擊,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這一大背景出發來看,漢武帝的北擊匈奴恐怕並非簡單地回應匈奴的威脅,而是與他征討兩越、西南夷和朝鮮等戰爭之間有著內在的聯繫,他們都是某個整體計劃的一環。

所以,漢武帝到底為什麼要發動匈奴之戰呢?

3.

原因大概就在於他的「大一統」情結。

在帝制時代,由於缺乏約束機制,皇帝的性格往往就是帝國的性格。出生於承平時代的劉徹精力旺盛、慾望極強,時刻想要做一番無以倫比的大事業,成為像堯舜那樣的千古聖王。

十六歲即位時,竇太后掌握著實權,劉徹只能默默服從。待竇太后於公元前135年甫一去世,劉徹便迫不及待地改弦易轍,崇尚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隨即被丟到了垃圾桶里。

公元前134年,漢武帝下詔選拔優秀人才,出的題目便是如何治理國家才能達到「上參堯舜、下配三王」的地步。

董仲舒正是在此時展露頭角。對策中,他提出應獨尊儒學,斷絕其他學說,因為只有孔子之學才是「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只有它才能夠幫助帝王實現大一統的學說。

對於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統思想,漢武帝極為讚賞,「獨尊儒術」自此奠定。

既然漢武帝的理想是建立以大漢帝國為中心的天下秩序,那麼四方的國家都必須臣服,匈奴的問題首當其衝——他想要的是消滅匈奴或者使之臣服成為一個藩國,而無論匈奴是否還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漢武帝究竟為何發動對匈奴的戰爭?

由此,漢武帝的諸多看似不理智的行為才得以理解。

漠北之戰後,深受重創的匈奴主動拋出橄欖枝,想要繼續和親,對於當時國力疲敝的漢帝國來說,這是一個理智之選。

然而他們仍想堅持兄弟之國的打算為漢武帝所不允許。為此,劉徹特意將主張和親的官員派往邊塞,用借刀殺人的計謀除掉了他。

幾年後,漢武帝竟然親自帶領十八萬軍隊駐馬邊疆,並派使者傳話匈奴單于:匈奴單于若是能戰,大漢天子便在邊塞等待;若不能戰,那就臣服於漢,何苦遠盾到漠北苦寒之地呢?

然而,單于不為所動,武帝大一統的美夢依舊破滅。直到公元前90年的巨大慘敗後,六十七歲的劉徹終於放棄了幻想,給漢匈戰爭暫時畫下了一個休止符。然而,此時的漢帝國早已是千瘡百孔了。

想看輕鬆有趣的歷史? 想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

想知道歷史中的各種稀奇古怪?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拾史事 的精彩文章:

櫃中美人原型:唐文宗謀翦宦官,甘露之變為何失敗
小兵和元帥競爭總統,希特勒總裁承諾幫你找對象!

TAG:時拾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