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此人首創一成語,叫囂生擒孫權,誓言割下諸葛亮的耳朵

此人首創一成語,叫囂生擒孫權,誓言割下諸葛亮的耳朵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志·陳思王傳》,時間是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故事的主人公是曹操之子曹植。原文如下:

竊不自量,志在效命,庶立毛髮之功,以報所受之恩。若使陛下出不世之詔,效臣錐刀之用,使得西屬大將軍,當一校之隊,若東屬大司馬,統偏舟之任,必乘危蹈險,騁舟奮驪,突刃觸鋒,為士卒先。雖未能禽權馘亮,庶將虜其雄率,殲其醜類,必效須臾之捷,以滅終身之愧,使名掛史筆,事列朝策。雖身分蜀境,首縣吳闕,猶生之年也。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臣私下不自量力,志在為國家貢獻生命。希望能建立微功,用來報效皇恩。如果陛下能夠頒布一份特別的詔書, 讓我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我將前往西方隸屬於大將軍曹真,帶領一支小分隊,或者在東方隸屬於大司馬曹休,率領一支船隊,我必定會不畏艱險,划船騎馬,衝鋒陷陣,身先士卒。

即使不能生擒孫權、割下諸葛亮的耳朵,也期望能俘虜敵人的將帥,殲滅賊寇,誓要取得勝利。以此來消除我終生的愧疚,使我能夠名垂青史,事迹被列入朝廷的策書之上。即使身死在蜀國或頭顱被懸掛在東吳的門樓上,也死而無憾。

本文要說的成語,便出自曹植的這道奏章當中,叫做「乘危蹈險」,意為置身於隨時可能出現危險的境地。這也是曹植為後人留下的成語之一。

曹植的這份奏章被後人稱之為《求自試表》,是他在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給魏明帝曹睿所上的一份奏章。當時的曹植一直處於備受猜忌、鬱郁不得志的環境下,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業。故此,他上奏侄子曹睿,希望能趕赴前線,為國立功,青史留名。

不過,雖然曹植的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卻非常殘酷。且不說曹睿對曹植這個叔叔的態度與父親曹丕一樣都充滿了猜忌,不可能讓他帶兵打仗。即便曹睿一時腦子發熱,真的讓曹植領兵,僅憑曹植的能力,又怎麼可能做到「禽權馘亮」呢?這只不過是曹植的迫切心情的一種表現,也就是表表決心罷了。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孔子後裔首創一成語,稱讚曹魏書法大家,其兄改變馬超一生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