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紀霖作品集總序:狐狸的自白

許紀霖作品集總序:狐狸的自白

內容提要

許紀霖作品集第一批三本最近由三聯書店出版。今日刊出作品集的總序和其中兩本《民間與廟堂》、《優美是否離我們遠去》的內容簡介和目錄,另一本《無窮的困惑》的再版序言將在下周刊出。

《許紀霖作品集》總序

假如一個人的學術生涯,可以從考大學那一年算起的話,那麼,從1977年到今年,恰好是40年。今年我又剛好年滿花甲,似乎到了為自己的學術研究作一個階段性盤點的時候了。感謝三聯書店,給了我一個出版系列作品集的機會。本系列分為三冊,第一冊《無窮的困惑》,是1988年出版的處女作,是我最早研究中國知識分子的專著;第二冊《民間與廟堂之間》,是對當代中國思潮與知識分子的思考,第三冊《優美是否離我們遠去》,是我的文化評論集精選。這三冊作品集,跨度從歷史到當下,從思想到政治,從文史到哲學,見證了我作為一個學者的狐狸性格。

這一狐狸性格,從我入學的第一天起,就奠定了某種基因。在中學時期,我原本是一枚文學青年。1970年代文革期間,上海有兩本著名的刊物,一本是文學刊物《朝霞》,另一本是時論刊物《學習與批判》。能夠在上面發文章的,在一個中學生眼裡,都是不得了的大人物。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朝霞》,也曾經將自己稚嫩到不堪回首的小說向雜誌投過稿。當1977年恢復高考的消息傳來,我的第一志願毫不猶豫填上的,便是中文系,當一個作家。可惜命運陰差陽錯,將我錄取到了華東師範大學政治教育系。當時的政治教育系,囊括後來的五個一級學科:哲學、經濟學、政治學、法學、社會學。學的課程頗為龐雜,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的經典著作,到上述五大學科的基本知識,皆一一涉獵。我的廣泛興趣和跨學科視野,就是在本科學習時搏下的種子。

1982年大學畢業留系任教,組織上分配我從事中國民主黨派史的教學和研究。我對民主黨派興趣不大,而民主黨派中那些大知識分子的歷史命運卻強烈吸引了我,於是五年時間埋首圖書館,坐冷板凳,研讀史料。不過,我的個性,猶如梁漱溟先生所言,乃「問題中人」,而非「學問中人」。「學問中人」,關心的只是歷史真實,將「是什麼」搞清楚,便一了心愿。但「問題中人」卻不滿足於此,非要刨根追底,在史料背後尋找終極的動因,追問「為什麼」或「何以如此」?假如只是滿足於「是什麼」,專業的知識足矣,有一套史料的收集、考證和比勘功夫,便能成為一個不錯的專家,但要能夠從「是什麼」深入到「何以如此」,專業的功夫就遠遠不夠,需要更廣博的知識背景和綜合眼光,才能對複雜的歷史成因有一個深入的分析。歷史學不僅在於「求真」,而且也在於「求解」。史實總是支離破碎的,只有置於一定的理解圖景,鑲嵌在各種文化、政治和社會網路之中,整體的真相才會浮現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理解,就沒有真相。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對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和個案的研究,藉助當時的中西文化比較的時代大背景,將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和人格變遷置於新舊文化的矛盾衝突之中,圍繞為何中國知識分子缺乏獨立人格這一中心問題,幾篇文章一發表,不期而然地引起了學界的廣泛反響。與其說是這些少作在學術上寫得多少好,不如說切中了若干時代的大問題。

十年之後,待我讀到張灝教授以及他的老師史華慈教授的思想史研究,突然有一種被照亮之感,我才明白,我在80年代完全不自覺的嘗試,其實是一種「以問題意識為導向」的研究方法。沒有問題意識,就等於一篇文章失去了靈魂,看上去規範完整,條理清晰,其實只是一種編年史式的表層真實性,有時候還會形成一種作者意識不到的虛假的因果關係。有明確的問題意識,研究者才會緊緊圍繞問題核心,篩選(而不是鋪排)史料,步步分析,最後對核心問題作出自己有創見的回答。史華慈教授和張灝教授在這方面作出了典範性研究,我將之稱為「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史研究」。

在我遭遇史華慈和張灝之前,我的研究其實是沒有家法的「野路子」。所謂「野路子」,乃是類似今日所謂的「民科」,天馬行空,獨往獨來,沒有明確的學術傳統,也不遵守一定的家規家法。大凡「民科」,都有不凡的天分,但僅僅憑一己之聰明與勤奮,能夠解決的問題終究有限,往往是最得意之處,前人其實早就有很好的論述。學術的進步是累積的,總是在一定的研究範式下的點滴進步,即使發生範式革命,也是在原有範式基礎上的突破,而非像孫悟空那樣從無到有從石頭裡蹦出來。對自己的學術傳承越早有認同,就越能有一種學術自覺。我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從知識分子轉向思想史研究,將知識分子與思想史研究結合起來,接上的正是這一「以問題意識為中心」的研究家法,至今受益良多。當然,任何一種家法,即是賜福,也是限制,遵循傳統,又不拘泥於傳統;在家法之中,又超越家法,這是更高境界的突破。

大凡一個成功的研究延續一段時間,便會產生依賴路徑,研究者駕輕就熟,不斷重複自己,即使想有所變化,也感覺身不由己,孫悟空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我在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就經歷了一場類似的危機,雖然約稿不斷,但感覺自己已經江郎才盡,而我最討厭的,乃是同一個模式的生產與再生產。怎麼辦?在這個時候,最好是「後退一步,遠眺彼方」。我在90年代初,邀集一批學術上志同道合者,如賈新民、孫立平、高華、楊念群、嚴搏非等,一起撰寫《中國現代化史》。我負責總論和戰後國民黨兩章,藉此機會,從知識分子的研究走向更廣闊的歷史與政治舞台,鳥瞰20世紀的中國。有了這段登上山巔的經歷,當我90年代末重新回到知識分子研究領域,視野和格局比之前開闊許多,不僅從文化的維度,而且從思想與政治的互動來思考知識分子在中國的歷史命運。一個學者在研究過程當中遭遇瓶頸是經常的事,在「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境時刻,與其苦思冥想,鑽牛角尖,不如暫時放下,跳出來「遠眺彼方」。當你將鏡頭拉開,拓寬視野之後,只要心中存著問題,往往會不期而然地發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驚喜。

一篇文章的靈魂是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究竟何來?一個源頭是對歷史本身的觀察與了解,你所知越多,便越加能夠如胡適所說「在不疑處有疑」。然而,歷史是上幾代人的經歷,對研究者而言皆是「所聞之世」,缺乏親身的感受,倘若僅僅閱讀資料,很難還原出活生生的歷史真相。經常會碰到這樣的情形,有些研究共和國史的年輕學者,掌握的都是真實的檔案資料,但描述的整體圖景卻是似是而非,讓與經歷過那個年代的老一代學者感到啼笑皆非。歷史學如同文學、科學一樣,同樣需要想像力。想像力的一部分真實性來自於歷史,另一部分卻來源於對當下的感受。一個學者越是對當下的語境有深刻的感受和真切的情懷,他對歷史的理解就越具有穿透力。歷史之於現實,是借鑒之鏡,現實之於歷史,又何嘗不是如此?我這些年的研究,經常遊走於歷史與當下之間,當下的社會文化觀察與近代的歷史研究,並非互不相干的兩張皮,而是有其內在的歷史脈絡所在,倘若你對歷史與現實只知其一,必定找不到二者的隱秘邏輯。從歷史思考現實,從當下返觀過去,不啻是我的研究特色,個中的經驗可以為年輕學者參考借鑒。

刺蝟有一知,狐狸有多知。當以賽亞·柏林以刺蝟和狐狸形容學者的不同氣質的時候,只是說明刺蝟為學嚴謹專一,熱衷於建立體系,而狐狸治學瀟洒廣博,對什麼都有興趣而已。刺蝟更多的是收斂性思維,而狐狸的特長是發散性思維。刺蝟與狐狸,各有短長,無高低之分。少年時代的作家夢想和大學的多學科訓練,雖然讓我興趣廣泛,在氣質上更接近狐狸,但這些學科與傳統的文史不同,多是概念性、體系性的哲學社會科學,它們又讓我在思維和表達上接近刺蝟。在90年代末,為了思想史研究的嚴謹性,我曾經苦讀過政治哲學,一度迷戀於約翰·羅爾斯,體系之於我,不是完全沒有吸引力的。然而,我最欣賞的,依然是以賽亞·柏林那樣的揮灑自如、散而不散的為學風格。刺蝟對於我,只是「用」,而狐狸,才是「體」,可謂狐狸為體,刺蝟為用。因而讀者可以理解,我的作品集表面看起來散漫無邊,但在我看來,應該是形散神不散,背後所指向的是同一個,即知識分子的家國天下關懷。

是為序。

作者謹識

2017年酷暑於滬上櫻園

《民間與廟堂 :當代中國文化與知識分子》

書名:民間與廟堂

作者:許紀霖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內容提要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中國知識分子的千年上下求索,到了當代受到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知識分子的生存處境和社會尊嚴受到世俗化的不斷衝擊;隨著中國日益捲入全球化國際經濟政治秩序,知識分子內部的分歧也日益增大。知識分子應該怎樣在知識被高度專業化、文化被商業操縱和元話語被解構的時代存在?作者通過探討當代人文精神的危機、幾代知識分子的精神求索、啟蒙的分化及其內在悖論等論題,剖析了當代中國文化和知識分子精神史的複雜面向,對這一問題做出了深刻的回答。

目 錄

第一編 世俗化時代的人文危機

人文精神在俗世中的意義 3

精英文化的自我拯救 9

失落了的終極關懷 18

何種文明:十字路口的抉擇 47

第二編 當代知識分子的上下求索

20 世紀中國六代知識分子 67

公共知識分子如何可能 74

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 112

「我是19 世紀之子」 119

第三編 後現代終結現代性了嗎?

「現代性」是否真的終結了? 135

後殖民文化批評之批評 142

後現代思潮在中國的意義 153

獨白還是對話? 164

第四編 社會文化思潮之批評

啟蒙的自我分化 173

啟蒙如何起死回生? 195

儒家憲政的現實與歷史 209

啟蒙為何要與軸心文明接榫 238

兩種啟蒙:文明自覺,還是文化自覺? 254

《優美是否離我們遠去:社會文化評論精選》

書名:優美是否離我們遠去

作者:許紀霖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出版時間:2018年01月

內容提要

大眾文化、青年性格,專業信仰、工匠精神,歐洲歷史、貴族精神,大陸文化、台灣文化……這些關鍵詞引領著我們,從俗世社會的內在緊張、家國天下的關懷、南北城市情、港台文化風等方面,探究和闡釋個人、社會、世界乃至宇宙的根本之道,對知識分子崇高話語的意義進行思考,為社會文化的自我反省和批判提供一種精神的參照。

目 錄

一,俗世社會的內在緊張

大眾文化的冷峻反省 3

大眾文化時代的青年性格 13

終極關懷與現代化 20

世俗化與超越世界的解體 30

21 世紀的世界:世俗化與宗教的永恆衝突 39

二,家國天下的關懷

信仰、專業和卓越:從文化角度解讀「工匠精神」 57

市民社會與日常生活中傳統禮儀的傳承 72

「9·11」事件與全球正義 79

兩個美國與政治自由主義的困境 101

從東鄰日本看高揚傳統的得失 112

從歐洲歷史看貴族精神 124

三,南北城市情

魔都與帝都:近代中國雙城記中的知識分子 133

上海文化傳統與現狀的反思 143

上海城市文化的多歧性格 155

城市風情依舊,文化何處尋覓? 169

中國城市空間與城市文化的反思 175

四,港台文化風

文化與文明:上海人與香港人 187

兩難困境中的殖民歷史遺產 190

香港:文化大都市之夢 194

亞細亞孤兒的迷惘:四代台灣人的文化與身份認同 201

五,一個非批評家的文化批評

希望的春天與絕望的冬天 213

虛妄的都市批判 221

俗世中的時尚 229

優美是否離我們遠去?

——關於「張愛玲熱」的斷想 236

無奈中的美麗神話 24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紀霖 的精彩文章:

TAG:許紀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