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整治培訓亂象還需打好「組合拳」

整治培訓亂象還需打好「組合拳」

近日,被輿論稱作「史上最嚴治理」的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落地有聲,北京各大培訓機構陸續做出調整:舉辦多年的杯賽改名或停辦、已發布的超前課程信息消失,好幾家培訓機構已經不做奧數培訓。

據媒體報道,在南京,全國華杯賽決賽暫緩,一些學校正在登記學生校外培訓情況,教育部門正式出台相關治理文件。但也有家長表示,孩子選擇培訓班的「超綱課程」是因為在課內「吃不飽」,即使培訓機構不再提供這類課程,家長也會自己買書在家教或請老師給他輔導。

由此看來,只是採用簡單的堵、查、撤、罰等形式,將培訓機構「一刀切」,並不是良好的教育生態。要使減負之路走好,還需要堵疏結合,既防止有人搶跑,更預防有人落伍。

有需求就有市場,對學校不能做、做不好的那些事情,培訓機構自然會迅速補位,這是市場規律。市場出現亂象,就需要政府的調控,這是市場和政府的契約。在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泰州市海陵區教師發展中心研訓員吉桂鳳的發言可以說是一個有益的啟示。

泰州也有不少培訓機構,但主要是培養課外興趣愛好,大部分學生不需要通過上課外班來解決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因為泰州市教育局推出自主學習平台「泰微課」近4年,全市17個學科的2000多名特級教師和名教師全體上平台,針對各個學科的知識點,製作3-5分鐘的微視頻和配套的微測試。泰州的學生都可申請賬號,根據自己的需求,免費在網上學習。由此解決了學生在課堂上解決不了的問題,這樣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學生和家長都比較滿意,參加校外培訓的意願自然就不強烈了。

當然,政府並非是全能的,還需要市場自發調節,而其中的關鍵是制訂好規則。比如針對此次治理,某培訓機構就自發適應規則,表示將圍繞《中國學生髮展核心素養》調整其業務模型和產品設計,如帶孩子在旅行中感悟歷史、地理;在物理、化學等學科上強調動手內容;增加公益實踐項目等。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秀春滿園。整治教輔培訓亂象,遏「超」還要補「後」。要建立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長效機制,深化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提高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通過創新工作方式,緩解廣大學生和家長對校外培訓的需求,通過打好「組合拳」,基本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義務教育階段課外負擔過重突出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科學 的精彩文章:

不過度使用資源,目前做不到!
科技界需惡補科學倫理課

TAG:今日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