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你們覺得這個髮型好看嗎?

你們覺得這個髮型好看嗎?

小編前幾天看了一部電視劇——

《鳳囚凰》

第一集看了不到十分鐘,小編就斷定:稱這部劇為2018年的重頭電視劇,哪怕是最重頭的電視劇,都一點也不過分。不信請看下圖:

女主的頭都這麼重了,還不允許人家叫重頭大戲?對得起設計師的心血嗎?對得起演員的脖子和肩膀嗎?更何況人家到了第十幾二十幾集,還時不時地頂著下面這種髮型出場。

看起來比第一集的髮型對稱了一些,也不那麼驚悚了,但重量感依然存在,還是很替演員的頸椎擔心呢。

《鳳囚凰》這部劇的時代背景是南朝宋時期。雖說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動蕩年代,人們的著裝打扮、行為舉止都追求標新立異,但那個時期的女性真的會頂著這樣的重頭出門嗎?

她們喜歡的,到底是什麼樣的髮型呢?不妨從出土文物和文獻記載中來看一看:

擷 子 髻

南朝女性熱衷的髮型,要到東晉乃至西晉去尋找淵源。生活在兩晉之交的文學家干寶,在《搜神記》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晉時,婦人結髮者,既成,以繒急束其環,名曰『擷子髻』。始自宮中,天下翕然化之也。」

這種「擷子髻」流行於西晉末年,梳法是先梳一個大髮髻,在大髮髻頂端抽出兩股頭髮,系住中間,形成兩個小環,看起來就像大髮髻帶著兩個小髻一樣,因此得名。在河南洛陽吉利區西晉墓、山東鄒城西晉劉寶墓,乃至南京板橋石閘湖西晉墓中,都出土了梳著擷子髻的女俑。

山東鄒城西晉劉寶墓出土女俑,梳擷子髻

十 字 髻

西晉滅亡後,很多士大夫將亡國的命運歸咎於擷子髻。他們認為:西晉亡國其實早有徵兆!看它那大髻帶著兩個小髻的形狀,不正預示著晉惠帝、晉懷帝兩位皇帝的悲慘結局嗎?(小編內心OS:這個腦迴路也是很清奇啊……)

在這樣的指責之下,擷子髻很快出現了全方位進化形態——十字髻。

這種髻的束髮方法與擷子髻是相通的,但整體效果更為浮誇:左右要有兩個大發環,中間再梳一個髻,看起來呈「十」字形。

同時,配合張牙舞爪的髮髻,時尚的妹子們還在鬢髮上大做文章,發明了「緩鬢」。這是一種蓬鬆寬大的鬢髮式樣,可以遮住雙耳,並與腦後的頭髮相連。

1977年南京堯化門東晉墓葬出土女侍俑,梳緩鬢、十字髻

新的美髮潮流出現後,很快席捲全國。在十六國乃至北魏的墓葬中,都出土過梳十字髻配緩鬢的女俑。

咸陽平陵鄉十六國墓出土女樂俑,髮型為緩鬢十字髻

北魏女樂俑,西安草廠坡北魏墓出土,圖自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

緩鬢是為了配合十字髻的,但為了與尺寸龐大的緩鬢呼應,東晉的時尚女性自然要追求更為氣勢逼人的髮髻,就像現在的購物狂買了件新衣服還要配條新褲子再搭一雙新鞋和一堆新首飾一樣。可是人的發量終究有限,髮型尺寸不可能這樣無限地增高增大,怎麼辦呢?

答案很簡單:真的不夠,假的來湊。做假髮呀!

據《晉書·五行志》記載,當時的女性為了追求高聳的十字髻,要先做好髮髻「於木及籠上裝之,名曰假髻,或名假頭。」由於髮髻太高,看起來有傾斜、搖搖欲墜的感覺,時人便稱這種髮型為「緩鬢傾髻」,把用木頭撐起來的假髮稱為「假髻」或「假頭」。

雖說是「假頭」,但上面的頭髮可是真頭髮。東晉時期的名將陶侃,年少時家裡貧窮,陶侃的母親湛氏便剪下一頭長髮,做成假髻賣給別人,換取一些糧食。

假髻的位置,圖自《中國設計全集》第8卷「魏晉南北朝緩鬢傾髻」條

也正因為假髻需要用人的真發製成,它的售價往往十分昂貴,供不應求。當時沒有現在這樣豐富的現金貸業務,有愛美的女孩買不起假髻,就抱怨自己「無頭」;出席重大場合時,為了不失顏面,又不得不朝白富美閨蜜借一頂,說是要「借頭」。

沒想到,士大夫們聽見了這「無頭」「借頭」的話,心裡又很不爽:渡江以後好不容易過了一段消停日子,現在又開始打打殺殺,肯定是被你們這些「無頭」「借頭」的烏鴉嘴咒的!於是,到了南朝宋中期,十字髻也不敢太出來表現自己了。

飛 天 髻

魏晉南北朝的女性似乎對野蠻生長式的髮髻極為熱衷。在十字髻之後流行起來的飛天髻,從視覺效果上就給人以一飛衝天的感受。據《宋書五行志》載,宋文帝元嘉六年(429年),「民間婦人結髮者,三分發,抽其鬟直向上,謂之『飛天紒』,始自東府,流被民庶」。

後來,南朝女性可能是嫌「抽鬟」的方法太麻煩,便直接把全部頭髮在腦後束起來,紮成高高的發環,「飛天」之名也更加形象了。

河南鄧州學庄村畫像磚墓出土貴婦出遊畫像磚,上面的貴婦梳飛天髻

雙 髻

在南北朝時期,還出現了一種到現在依舊流行的髮式——雙髻。將頭髮中分,梳兩個對稱的髮髻或發鬟,不就是我們現在說的「哪吒頭」嘛!

徐州茅村內華北朝墓出土雙髻女俑,徐州博物館藏

迄今為止發現的雙髻女俑,年代最早的為南北朝時期。南朝陳後主陳叔寶所作的《三婦艷詞十一首》裡面有「小婦初兩髻,含嬌新臉紅」的句子,也可以證明雙髻在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

丫髻女立俑,徐州獅子山北齊墓出土,徐州博物館藏

這種髮髻看起來呈「丫」字形,因此又被稱為「丫髻」「丫鬟」或「丫頭」。由於未婚的年輕女性以及女侍常常梳這種髮型,所以「丫頭」在後代也成為了小女孩或女僕的代稱。

參考文獻:

張珊. 東晉南朝時期女性的「時尚髮型」[J]. 大眾考古, 2016(2):42-47.

祝靜, 郁明. 徐州博物館藏北朝俑[J]. 文物世界, 2013(3):7-10.

許星, 廖軍. 中國設計全集. 第8卷, 服飾類編. 容妝篇[M]. 商務印書館, 2012.

馬大勇. 雲髻鳳釵:中國古代女子髮型髮飾[M]. 齊魯書社, 2009.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 世紀出版集團, 200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晉 的精彩文章:

書都在讀,道理都懂,關鍵是如何用——《世說新語》德行 第18則
司馬炎建立西晉後,為何表現的像兩個人?專家:他其實是個官N代

TAG:西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