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貴州苗醫:從「隱世」走向醫療大堂

貴州苗醫:從「隱世」走向醫療大堂

來源:貴州日報 作者:楊國軍

千年苗醫,萬年苗葯。具有悠久歷史的苗醫藥曾為無數先民療傷止痛,維護了一方人民健康。然而,因為缺乏文字記載和有效傳播,苗醫藥獨特的治療方法和功效,現代人知之甚少。

近年來,我省大力傳承、保護和發展苗醫藥。2015年,我省苗葯產值已突破300億元,成為全國銷售額最大的民族葯。

然而,苗醫則相對薄弱,呈現「葯強醫弱」的局面。目前,苗醫面臨著執業醫生少,有關部門未將苗醫常用技術方法納入正規醫療系統,也沒有出台相應的苗醫醫療服務價格標準等諸多問題和困難。

去年底,貴州省苗醫醫院在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掛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苗醫醫院。從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隱世醫學」,到登上醫療大雅之堂的「顯世醫學」,苗醫仍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頗具風格的苗侗瑤中醫館受患者青睞。楊秀春 攝

「是苗醫藥讓我重新站了起來」

3月2日上午,貴陽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開診不久,56歲的趙先生徑直來到了4樓的苗醫藥特色門診。

此時,診室內已是「煙熏火燎」「針鋒相對」景象。他熟絡地和醫護人員打過招呼後,便直接躺到一張空閑病床上,等待治療。

這樣的場景,趙先生已經歷了10多年。20多年前,身強體壯的他因一次意外導致身體脊椎變形,在醫院手術也未成功,致使他癱瘓在床半年多不能下地。隨後幾年,他雖四處求醫,但依然未見好轉。

2006年,貴陽中醫一附院剛開設了苗醫藥特色門診,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把希望寄托在苗醫藥上。欣喜的是,在接受幾個療程的治療後,身體就有所好轉。經過持續治療,他逐漸從最初只能坐輪椅,到可以拄雙拐行走,再到可以拄單拐行走。

「是苗醫藥讓我重新站了起來。」趙先生說,雖然現在出門也會帶一根拐杖,但不是用來拄著走路,而是以防萬一。目前他上下樓梯都沒問題。

看似神秘和高深的苗醫藥,在趙先生的眼裡已經成為一種習慣和信任。如今,他每周定時接受3次苗醫弩藥針的治療,主要是為了舒筋活血,通絡止痛。此療法是苗醫的獨有方法,又名「糖藥針」療法,主治風濕麻木疼痛、膝關節痛、神經根型頸椎病、坐骨神經痛、偏癱等。

「我這樣的病,原本認為能維護著就不錯了,沒想到經過10多年的治療,效果超出了預期。」趙先生說,他很感激這裡的每一位醫護人員,是他們精湛的醫術,以及對苗醫藥的傳承和發揚光大,讓他重新點燃了生活的希望,也讓他對本土苗醫藥的神奇偉大之處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驕傲。

貴中醫一附院苗醫學學科帶頭人熊芳麗主任醫師,正在為患者實施苗醫隔葯紙火灸療法。貴中醫一附院宣傳科供圖

苗醫藥學科成為特色重點專科

像趙先生這樣的患者,是貴州苗醫藥發展的見證者。而年屆60歲的貴陽中醫一附院苗醫學學科帶頭人熊芳麗主任醫師,則是我省苗醫藥發展的助推者。

2006年,時任該院針灸科主任的熊芳麗,被任命為剛成立的苗醫科主任,學校和醫院都希冀她擔起繼承和發展好本地區民族醫藥特色、引領地方少數民族醫療發展的責任和使命。

「醫學都是相通的,我也只好受命尋找出路。」熊芳麗說。其實,她是在貴陽土生土長的漢族人,在此之前,她對苗醫藥的了解也不算多。

也就是從那時起,熊芳麗基本沒有了周末。多年來,她經常深入苗族聚居地區進行調研、查閱文獻,並結合現代醫學,挖掘、整理並優選出多種鎮痛驗方,完善和優化了多個苗醫療法的操作規範及流程。

2009年,該院獲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苗醫苗葯治療慢性疼痛重點研究室」建設項目,2012年成立苗醫藥科病房,民族醫學(苗醫學)成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學科,2016年成為省級特色重點專科。

2013年以來,熊芳麗還在省內多家縣中醫院或民族中醫院引領建立具有區域優勢及民族特色的診療模式,為學生在基層學習苗醫診療技術提供了條件。另外,她還經常在省內外進行苗醫特色療法推廣培訓,並取得較好臨床療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省政府及省中醫藥管理局的支持下,2017年12月29日,貴州省苗醫醫院正式在貴陽中醫一附院掛牌成立,這是全國首家也是目前唯一的苗醫醫院。它是我省苗醫藥事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對整合全省民族醫藥資源,推進貴州民族醫藥事業快速發展具有深刻意義。

「『貴州省苗醫醫院』落戶貴陽中醫一附院,標誌著醫院苗醫藥事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醫院將充分利用這一高端平台和有利資源,挖掘、整理、提煉苗醫藥特色和文化,為傳承發展本民族醫藥事業,推動貴州經濟社會發展再立新功。」熊芳麗說,貴陽中醫一附院苗醫學科是國內先進、省內領先的學科,苗醫特色專科門診量達10000人次/年,病房收治病人800餘人次/年。

貴中醫一附院苗醫藥特色門診,每年接診量達10000人次。本報記者 楊國軍 攝

「葯強醫弱」瓶頸亟待打破

「黔中自古無閑草,信手拈來都是寶。」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條件,貴州成為全國四大中藥材產區之一。貴州苗葯產業在全國六大民族醫藥產業中產值居首位,佔全國民族葯產值的60%以上。苗葯產品按貴州地方標準或國家標準進行生產,並以療效確切、毒副作用少、功能獨特專一而受到社會的認可,形成了一批拳頭產品和名牌產品。

與此相比,苗醫的發展則相對薄弱,呈現「葯強醫弱」的局面。

對於現代人來說,無論是苗醫藥與眾不同的治療方法,還是苗醫藥神奇獨特的功效,都了解得不多。

究其原因,主要是苗族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

苗醫藥,主要為師承父授或以苗醫歌訣口傳心授為傳播方式,鮮有付諸文字的醫藥論著,因而很多人對苗醫藥是「知其好,不知其為何好」。這是苗醫藥難以為外人所知的原因之一。

「苗醫藥和傳統中醫藥同根同源,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的組成部分,並且兩者命運永遠息息相關。」熊芳麗說,相對於那些登上大雅之堂,地位比較顯赫的「顯世醫學」來說,沒能登上大雅之堂,而且帶有濃厚神秘文化色彩的苗醫藥學,一度成為了「隱世醫學」。

熊芳麗坦言,目前苗族醫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執業資格問題。苗族醫生世代行醫,治癒患者不計其數,甚至許多疑難雜症頑疾,在他們的醫治下得以解決,儘管他們收費低廉、群眾信賴,但他們卻常處於非法行醫的尷尬境地。由於執業醫生准入門檻過高,苗醫的子女就算傳承了長輩的醫療技術也無法執業,因此很多人也不願意繼承苗醫的技術。

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雖然當地組織開展了苗侗民族醫師培訓及考試考核認定工作,但大部分民間民族醫師文化程度較低,無醫學理論基礎等,考核認定工作開展困難。而且因州級考核認定的苗侗民族醫師只能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執業,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只能由具有中醫執業資格又掌握苗侗醫藥診療技術的人員承擔。

此外,相關部門沒有將苗醫常用技術方法納入正規醫療系統,也沒有出台相應的苗醫醫療服務價格標準。加之民間苗醫經濟收入低,也是制約傳統苗醫學傳承的一大原因。

「應該出台更加務實接地氣的政策,切實去除阻礙苗醫藥發展的『管、卡、壓』等問題,准許民間苗族中草醫執業,中醫藥(包括苗族民間中草醫在內的民族民間醫藥)應該從上到下建立與西醫藥平行的、單獨的管理機構,否則西醫藥規範評判中醫藥的現象必不可免。」熊芳麗說,目前應通過苗醫師承、專科進修等多種途徑,依託高等院校創新教學模式,改革學科與專業設置,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苗醫藥高等教育人才。另外,使用中醫藥理論來研究、挖掘整理和推廣運用苗醫藥,是提高和發展苗醫藥最好最便捷最可靠的途徑之一。

苗醫傳統的弩藥針療法。貴中醫一附院宣傳科供圖。

全力支持苗醫藥產業做大做強

作為貴州巨大的資源寶庫,苗醫藥開發大有潛力。做大做強苗醫藥,既是傳承苗族文化的客觀需要,也是加快我省大健康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中醫藥與民族醫藥步入發展快車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苗醫藥工作,採取一系列措施來推動苗醫藥發展,並把大健康醫藥產業作為五大新興產業之一來抓,其中,苗醫藥就是主抓的重點。

為鞏固發揮我省苗葯特色優勢,支持苗葯產業加快發展,2015年,我省下發《關於支持苗葯做大做強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指出苗葯應「進藥典、明身份」,要扶持苗葯做大市場,制定實施苗醫醫師傳承人認定培養計劃,推動苗醫醫師專業化發展。

2016年,我省又下發《關於促進醫藥產業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全面加強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建強國家苗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打造「輻射西南、面向全國」的民族葯孵化基地。組建省苗醫藥研究院,加強苗醫藥理論研究。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申報建立苗醫藥院系,開展苗醫生資格考試。

對於壯大苗醫藥規模,我省將建立健全苗葯藥材種植標準體系,制定全省苗葯藥材重點發展品種目錄、瀕危保護品種目錄和苗葯藥材重點種植基地目錄。扶持苗葯藥材重點種植基地和苗圃基地。鼓勵苗葯企業兼并重組,培育壯大一批骨幹企業。支持將更多的苗藥品種納入醫保目錄,積極培育苗葯美容、保健、養生等衍生產業,扶持苗葯做大市場。

《意見》還提出,支持苗葯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加強苗醫藥的文化宣傳和品牌建設,支持更多的苗醫藥項目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建立傳承工作室。制定苗醫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苗醫藥診療標準等技術標準體系,建立苗醫藥技術服務體系。

為促進苗醫藥特色療法健康發展,作為苗醫專家,熊芳麗目前已牽頭申報了28項苗醫醫療技術服務價格項目,這些項目有望納入貴州省新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計劃。她說:「如果如願獲批,至少在本院及本省範圍內,苗醫藥工作的開展就不會那麼被動和尷尬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閩南網漳州 的精彩文章:

TAG:閩南網漳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