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臨終現前願

臨終現前願

臨終現前願

作者簡介:蘇樹華,上世紀九十年代,隨母音老人蔘學。遵母音老人囑咐,2000年後,隨緣傳授心中心法,及其他方便法門。若人發心,修持心中心法,如法修行,三五百座,即可打開本來,見到本性。有緣行者,莫失良機。

十九、臨終現前願

【原文】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1],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假令不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者,不取正覺。』

【章旨】
發菩提心,向自性道。妄想斷時,即得往生。

【譯文】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發心求道,勤修功德,至誠發願,欲生我國,此人臨命終時,我與聖眾,現在其前。若不如是,不取正覺。』

【釋義】
持名念佛,心念耳聞,歷歷於心,聲聲不昧,是名修諸功德。持名念佛,不為別事,只為往生,極樂國土,是名至心發願。眾生雖迷,未出彌陀,若能回機,即得悟本,即名往生。
究實而論,「至心發願,欲生我國」,這個「我國」,不是「他國」,而是自性佛國,而是自性凈土。
法藏比丘,即學人因地。阿彌陀佛,即學人果地。迷時偏位住,假名為法藏。悟了全體是,稱名阿彌陀。法藏與彌陀,皆非他人,皆是諸人自己。
自己又是誰?哪個又是我?釋迦佛指示大家:「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祖師指示大家:「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相主,不逐四時凋。」[2]也就是說,唯有這個獨尊的我,方是真正的我。這個無形無相、能為萬相主的我,方是真正的我。還識得這個「我」么?若也識得,即名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我國。
舍己逐物,願生他國。如此外求,則我見未亡,人見猶在。我見未亡,人見猶在。如此不凈,豈能往生?
往生凈土,不是移民他國,而是回歸自性。往生他國,是名串門,不名回家。串門者,客居他鄉,輪迴六道。回家者,登堂入室,當家作主。
「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此乃精進用功,一心迴向也。迴向何處?迴向彼佛國土。彼佛國土,今在何處?彼佛國土,即汝自性。莫向外求,自性是彌陀。莫向外求,自性是凈土。
問:如何是「臨命終時,佛與大眾,現其人前」?
答曰:臨命終時,不是氣斷命絕時,而是根塵脫落、輪迴終止時。持名念佛,用功到極處,豁然之間,於此當下,光皎皎,赤裸裸,一絲不掛,這便是「臨命終時」。若把「臨壽終時」當作「氣斷命絕時」,那就是把身體當作我,那就是把妄想當作我。如此見解,落在幻境,不得解脫。
佛與大眾,現其人前。這個「佛」,不是他人,而是法身之我,而是自性之我。這個「大眾」,不是他人,而是妙用之眾,而是萬相之眾。佛與大眾,一體如如。體與眾相,一體如如。我與妙用,一體如如。一體如如的自心實相,於此當下,朗然現前,是名佛與大眾,現其人前。
若復有人,見一尊佛,及眾菩薩,如同飄影,顯現目前。此是業識變現,是生滅法,不可認他,認著即入魔道。這時,反觀自見,這空明朗凈的空性,亦名自性。若能見得,即名不顛倒。心不顛倒,即得往生。所謂往生,不是從宇宙空間的這裡跑到宇宙空間的那裡,而是不動一步,翻身即到。所謂翻身,不是翻這個四大色身,而是把這個「顛倒」翻過來,也就是不再顛倒。
遍含萬相的空性現前,應緣無住的妙用現前,即是我與菩薩現在其前。諸人還識得這尊佛否?諸人還識得這些菩薩么?若也不識,口念彌陀,也屬有為。若也識得,雞鳴犬吠,也是念佛。
臨命終時,我與大眾,即得現前。臨命終時,即根塵脫落、輪迴終止時也。我者,自性也,法身也。大眾者,妙用也,萬相也。我與大眾,即體相一如的自心實相也。根塵脫落,輪迴終止,自心實相,當下現前。識得自心,即名往生。不悟根本,即在輪迴。

[1]法菩提心:菩提者,無上正真之自性也,發廣大願,誓願證得自性法身,誓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名發菩提心。
[2]《五燈會元》卷第二。《卍續藏》第八十冊,第六十七頁中。
臨終現前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禪宗文化 的精彩文章:

母音老人:臘月三十到來 , 你怎麼脫 ?
天然無拘,不拘一格

TAG:禪宗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