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只有他,把珠寶做成了詩

只有他,把珠寶做成了詩

說到法國珠寶,Van Cleef & Arpels(梵克雅寶)、Cartier(卡地亞)、Boucheron(寶詩龍)、 Chaumet(尚美)都是如今最為人們所熟知品牌。

這位法國珠寶設計師的名字你可能有些陌生。他以前衛、不同於他的時代的專業設計及製造手法,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藝術作品。

人們把19世紀法國珠寶工藝的復興歸功於他,因為正是他重新詮釋了現代珠寶的含義。他就是新藝術派珠寶最傑出的工匠 René Lalique。

今天,我們跟隨時間的腳步,一起來回顧這位「玻璃詩人」的創作歷程,欣賞他那些巧奪天工的傑作。

1860年 | 誕生

1860年4月6日 René Lalique 出生在法國香檳區,他超乎常人的藝術稟賦從一開始便清楚指明了他的人生方向。他熱愛自然,而對大自然的迷戀加上細緻入微的洞察力,讓他最終能夠如願以償。

父親辭世後,Lalique 聽從母親的意見,到巴黎師承珠寶師 Louis Aucoc,一邊學習珠寶製作技術,一邊在巴黎的裝飾藝術學院讀書。

1885年 | 第一間巴黎工作室

1880年,René Lalique 以兼職設計師的身分為大珠寶商工作而晉身珠寶業。

Lalique 原創性十足的設計,獲得受文藝復興影響的珠寶首飾設計家 Alphonse Fouquet 賞識。

1884年,Lalique 於羅浮宮市政廳舉辦的國家工業藝術展中展出個人的繪畫作品,獲得 Fouquet 大力讚賞:「我未曾見識真正的珠寶藝術家,Lalique 算是第一人。」

1885年,Lalique 接受了珠寶商的提案進而接手工廠,在助手 Paul Brian?on 等夥伴的協助下,打造他的裝飾藝術水晶聖殿。

受新藝術風格的影響,Lalique 的作品流露出強烈的古典主義氣息,他的創作靈感取材於大自然,享譽珠寶藝術界並被稱為「跨越時間限制的永恆風格」。

他以突破珠寶設計觀點的雕鏤融焊技法,將設計元素融合了大千世界的所有細微精到之處,竭力探索自然界所有可運用於裝飾的元素,法國新藝術運動棟樑之一的玻璃吟遊詩人 Emile Gallé,稱 Lalique 為「現代珠寶首飾發明家」。

1888年 | 第一件鑿刻金珠寶創作面世

1888年,Lalique 取自日本浮世繪靈感的第一件鑿刻金珠寶創作面世。這一年,他將名字縮寫「RL」註冊為品牌徽章,並刻在他的每一件珠寶作品上。

1889年,Lalique 與法國珠寶名廠 Vever 及Boucheron 以合作夥伴的身分,共同參與世博會。

1890年 | 從珠寶到琺琅及玻璃

1892年,Lalique首次採用玻璃物料進行創作研究,同時進入廢寢忘食的創作蓬勃期。他埋首於繪圖、打造模型,同時進行各種生產技術的研發,執意打造一些領先珠寶藝術界的驚世之作。

Lalique 不常運用當時常見的傳統鑲嵌物料如白金、鑽石等,而喜歡採用鑿刻金、琺瑯、半寶石、蛋白石和月光石及牛角、象牙等令人意想不到的素材。

他的珠寶作品裡糅合了各種奇特的主旋律,體現他對自然的熱愛,無論動物或植物皆栩栩如生。

他還利用不同顏色的琺瑯模仿成一系列各種形狀和顏色的花卉,如蝴蝶花、薊、鈴蘭、銀蓮花、玫瑰、蘭花等,而動物系列則有昆蟲、爬蟲類及雀鳥等。

除此之外,在 Lalique 早期的珠寶作品中,「女性」是相當重要的主題元素,他所創作的女性面容變化萬千,時而蛻變成為金龜子、蜻蜓、昆蟲或孔雀,時而融入植物、花卉以及動物的形態。

在這些以女性形象為主題的珠寶作品中,最著名的恐怕毫無爭議是這一件

1895年,Lalique 向法國藝術家沙龍送交的展品中,就有這件特別迷人的蜻蜓珠寶。Lalique 在這件異乎尋常的胸針中加入了一個全裸女人體作為裝飾。

Lalique 為這枚胸針賦予了一種神秘的性感,一半人身一半獸身,神秘莫測。人與自然在鮮艷的金屬色彩下完美結合,展現了新時代下對女性胴體審美的改變。蜻蜓雙翅閃耀,振翅欲飛,具有難以言喻的生命力。

這是第一件採用女裸體裝飾的新藝術珠寶,很快成為歐洲其他國家設計師模仿的對象。

1900年 | 巴黎世界博覽會

1900年的世界博覽會為不惑之年的 Lalique 締造了一生中最輝煌的成就,他獲得法國騎士榮譽勳章。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貴族、商人、政治家、影劇界及藝術界名人,都成為了他的客戶。

在1904年美國聖路易市的環球展覽中,國際收藏家 Henry Walters 收購了 Lalique 所有的珠寶首飾作品,聲名遠洋的 Lalique,讓無數皇室、藏家趨之若鶩。

自1908年設計了第一款香水瓶之後,Lalique 便開創了精緻香水瓶身設計包裝的新局面,許多香水品牌紛紛邀請 Lalique 加盟,為其設計獨具品牌魅力的香水瓶,而 Lalique 也成為首位擁有「模製玻璃藝品專利權」的藝術家。

1925年 | 巴黎國際裝飾藝術展

如前文所說,1890年起,Lalique 的創作熱情已經開始從珠寶轉向玻璃製品。

五十歲那年,他將藝術創作普及化,轉向工業化生產,採用失蠟法模塑(mould-cast)出各式各樣的玻璃造型,同時採取吹塑、壓模、輪切與手工描色等技術,讓玻璃綻放出剔透誘人的華美光彩。

1925年,在巴黎所舉行的國際裝飾藝術展上,裝飾派藝術作品受到推崇,法國作家戈勒德夫人(Sidonie-Gabrielle Colette)稱讚其作品為「驚艷之泉」。

對於 Lalique 來說,1925年是其玻璃藝術創作的高峰期,其獨特風格,展現於清玻璃與磨砂表面的鮮明對比當中,並為玻璃加上銅綠及搪瓷而倍添姿采。

其後至1939年這段期間,Lalique 參與許多大型的裝飾設計及建築項目,包括為國際臥車公司設計東方快車豪華臥車、以及豪華郵輪諾曼第號的頭等餐廳裝璜設計,以及位於英國澤西島 St. Helier 的 St. Matthew"s 教堂。

此外,其作品也於巴黎各大展覽會中展出,包括1931年的 Colonial、1933年在裝飾藝術博物館Pavillon de Marsan 展廳的工藝特展,以及1937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

1945年 | 辭世

1945年,Lalique 去世後,企業由他的兒子 Marc 掌管,逐漸轉向水晶作品的製作,Lalique 品牌也由此從玻璃時代進入水晶時代。

1992年,Lalique 推出了第一款自己的香水。

2011年,Lalique 博物館在法國 Wingen-sur-Moder 開幕。

身為一名參與十九世紀藝術革命的反傳統工藝家,Lalique 的創作遠遠超越了手工藝裝飾藝術的「次級藝術」層級,他的作品被全球超過四十座博物館收藏。

這位天才藝術家憑其著名的新藝術派珠寶,為珠寶世界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他同時也被譽為裝飾藝術的一代宗師,其所創製的玻璃製品兼容並蓄,締造了玻璃技術及商業應用的革新。

- F I N -

關注優雅,分享生活

歡迎關注幸物西洋古董官方自媒體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幸物志 的精彩文章:

花了四百年人類終於把粉色掰彎了

TAG:幸物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