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二甲雙胍抗前列腺癌?與個體腸道微生物有關?

二甲雙胍抗前列腺癌?與個體腸道微生物有關?

【 前言】

前列腺癌(PCa)已成為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類型。最近有數據顯示,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的幾種癌症發病率較低,包括PCa。二甲雙胍是II型糖尿病中最常用的藥物; 儘管關於其抗癌活性的數據還不完全明確,但有證據表明使用二甲雙胍可以降低幾種癌症的發生風險。

前列腺癌是由於從正常前列腺上皮細胞到前列腺上皮內瘤的漸進轉變而導致的惡性病變階段。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腫瘤變成了轉移性前列腺癌(CRPC),而疾病晚期和轉移形成是導致大多數PCa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雖然目前有多種治療策略,包括手術、化療、放療和內分泌治療,但患者存活率仍然很低。

CRPC是PCa中最具攻擊性的類別,並且對現有治療策略有抵制。值得注意的是,儘管PCa影響了相當一部分患者,但在II型糖尿病(T2DM)中,這類癌症的發病率卻有所下降。或許在不受控制的T2DM患者中,低激素水平,如睾酮、胰島素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會降低患PCa的風險。

1.二甲雙胍的抗癌效果和其AMPK作用機制

現在已經有大量關於二甲雙胍潛在抗腫瘤機制的研究,研究人員通過分析二甲雙胍對PCa風險影響,以及討論這一領域的最新發現,發現二甲雙胍將來也許可以作為單一藥物或者與其他藥物結合的方式,用來治療PCa。

二甲雙胍是一種具有胰島素敏感性的口服雙胍,是糖尿病患者每天用來維持血糖平衡的藥物,控制新陳代謝。而AMPK活化是二甲雙胍抑制腫瘤生長的主要機制,在維持細胞能量平衡的過程中有關鍵作用,也是AMP/ATP比率的重要感測器。通過AMPK活化,二甲雙胍會降低胰島素分泌,抑製糖原生成和能量消耗過程(如蛋白質和脂肪酸合成),並刺激ATP引起的過程(如糖酵解和脂肪酸氧化)。由此就會出現從合成代謝到分解代謝的轉變,抑制增殖。在被高度活化時,AMPK似乎是一種潛在的抗癌劑。

(圖片僅供參考 )

2.關於二甲雙胍抗腫瘤效果的具體討論

最近有研究成果表明二甲雙胍對幾種癌症具有抗腫瘤作用。糖尿病專家注意到,相比於其他糖尿病患者,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有較低患癌症(包括PCa)的風險。在過去的幾年裡,已經許多研究人員把注意力放在了二甲雙胍的研究上,發現了二甲雙胍對預防PCa的作用:有一些研究表明使用二甲雙胍可以降低PCa的發展風險;不過也有研究表明,這種關聯並不存在。

比如,有回顧性隊列研究表明,二甲雙胍的使用與亞洲II型糖尿病患者PCa風險的降低有關。在Hwang等人的多元分析顯示,患有II型糖尿病的PCa患者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時,其複發風險降低了20%。此外,也有對癌症患者預後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的效果進行研究,顯示了在使用二甲雙胍治療後,癌症相關死亡率的顯著降低。此外,在PCa患者中,二甲雙胍的使用與由PCa導致的死亡風險降低有關,而且這種益處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使用的持續時間。

但是,也有研究顯示了不同的結果,或許可以通過不同的病人特徵、不同的來源、不同的等級、生物特徵和藥物治療的時間來解釋差異(二甲雙胍似乎需要長期的使用來發揮其抗癌作用)。不過在大量的研究結果中,二甲雙胍的作用結果還是具有抗癌活性的,降低了不同類型癌症的發病率,比如:結腸癌,乳腺癌,胰腺癌,以及體內&體外PCa。

(圖1:二甲雙胍的作用機制)

總的來說,二甲雙胍或許可以作為一種輔助治療PCa的標準治療藥物,用於單獨治療,或結合化療藥物或其他藥物。目前對PCa的治療還很有限,因為藥物耐藥性和毒性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進化,所以需要新的細胞靶和新的分子治療劑。對此,二甲雙胍似乎可以成為新的候選。相比於其他昂貴的治療選擇:二甲雙胍扮演著代謝平衡調節劑的主要角色,並且間接地作為抗增殖和抗致癌劑發揮作用(詳見圖1)。來自癌症細胞株和動物模型的大量研究數據表明,根據本身固有特性,和其調解的血糖和胰島素濃度下降的多重作用,二甲雙胍可以降低生化複發的風險和PCa的死亡率

儘管對二甲雙胍的潛在作用機制有大量研究,但目前還沒有完完全全的清楚。所有需要更多的研究,來確定何種劑量的二甲雙胍能對癌症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重大直接的抗腫瘤效果,以及這些劑量是否可以安全地給病人服用。

關愛生命健康,致力疾病治療

關愛生命,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前列腺 的精彩文章:

公明哪家醫院治前列腺炎好
慢性前列腺炎如何診斷?

TAG:前列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