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日內瓦車展,哪些新車將會攪動中國車市的神經?

2018日內瓦車展,哪些新車將會攪動中國車市的神經?

作為每年在歐洲率先登場的世界級大型車展,擁有接近100年歷史的日內瓦車展每年在工業文明發源的歐洲舉辦都會吸引到全世界最主流的汽車廠商和供應商,展示最重磅的產品和最前沿的科技,說是開年以來整個行業的風向標也不為過。而對於國內消費者以及汽車行業的人來說,因為它在時間上緊挨4月的北京(上海)車展,許多對於國內市場非常重要的車型我們都可以在日內瓦一睹為快,提前嗅到一些氣息。讓我們看看今年日內瓦都會展出哪些與我們距離更近的車型呢?

轎車組

奧迪A6

最引國人關注的自然是前不久剛剛提前與日內瓦發布的新一代奧迪A6,不僅僅是因為它戴著「小A8」的光環,而且將很大程度上改變人們對於奧迪A6的傳統印象。而之所以說會改變人們的印象,是因為作為細分市場中BBA里商務范兒最濃、去年總銷量最多的奧迪A6,雖然國產之後依然將繼續按照慣例加長(首台新一代A6L白車身已下線),但更加緊湊的外觀和全新的內飾都讓它變得年輕而有科技感。

採用奧迪最新的MLB-Evo II平台的新一代A6車身採用鋼鋁混合材料打造,不出意外地使用了最新的奧迪家族式設計語言,一改沉穩的形象,與已經發布的奧迪A8、A7如出一轍,更加流線的造型也讓它的風阻係數達到了0.24。車身尺寸4939×1886×1457mm,軸距2924mm,相比這一代C7都有所增加,所以預計明年國產之後的A6L在軸距上會進一步拉長。

不過純粹比拼軸距的時代已經過去,而且在豪華感拉不開較大差距的情況下,大家的焦點已經逐漸過渡到了科技競爭。這新一輪競爭率先由賓士E級拉開序幕,寶馬5繫緊跟發力彌補自己在科技層面上的短板,全球的目光現在就都聚焦在了後發的全新奧迪A6上了。

就像這一代A4一樣,車內的升級是最引人矚目,也算終於更新了現款奧迪A6內飾讓人詬病的老氣。中控雙屏的設計搭配全液晶儀錶營造了極富科技感的車內空間。使用了人工智慧技術的奧迪AI包括最新的MMI系統和自然語音技術,A8上搭載的以zFAS為核心技術的L3級駕駛輔助系統同樣將會出現在A6上。

另外,與A7、A8同平台讓A6使用了相同的底盤結構和48V輕混系統,改進了轉向系統還增加了四輪轉向系統,底盤提供了四種不同的減震系統設置。據官方稱,這將是同級別裡面最運動的車型。所以,年輕和科技是新一代A6的全新主打,而且面對E級和5系有過之而無不及,2019年國產之後必然在豪華C級市場重新拉開新一輪競爭。

沃爾沃S60

沃爾沃全新V60率先發佈於瑞典斯德哥爾摩,而更加傳統的三廂S60對於國內市場來說無疑更接地氣。與XC60至於XC90一樣,S60在沃爾沃極具標誌性的家族式設計包裝下很像一輛小號S90,同樣基於SPA架構的全新S60顯得更加緊湊,顏值相比現款有了大幅提升,內飾也更新到了這一代北歐居家風格的簡潔內飾。從全新V60 2872mm的軸距來看,國產加長之後的S60L軸距預計將超過2900mm,在空間上更加跟上主流水平。動力預計依然為汽油機的T4、T5版本和混動T8版本。

雖然無論從外觀還是內飾,S60的更新換代並沒有出乎我們的意料,但煥然一新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在率先更新的90系以及XC60和V60,國內對於國產之後的全新S60L也是翹首以盼。而且相比於S90L,S60L的門檻更低,會承擔更多走量的任務,對於沃爾沃來說意義更重要。而且從S90L目前的終端優惠來看,S60L的性價比相信也同樣不低,是B級豪華市場的又一選擇。

標緻508

508作為標緻旗下的旗艦車型這些年的表現比較慘淡,所以在本屆日內瓦車展上標緻將帶來全新508,試圖重新奮力一搏。全新508基於EMP2的新平台打造,減重70kg。點陣式設計搭配犀利的「淚眼」前大燈造型讓人耳目一新,中網上方直接標明了自己508的身份。另外,更加緊湊的尾部、溜背的弧線和無框車門讓它更有了大型GT的運動范兒。飛機座艙一般的內飾依舊繼承了法國人天馬行空的設計,兩塊液晶屏、懸浮式中控按鈕、推桿式電子檔把都科技感十足。

不過,全新508身上優缺點可謂是涇渭分明。我們可以看到標緻在全新508的設計上傾注了更多的心血,由內而外讓人眼前一亮,但從國內市場的角度來看,依然有它的硬傷。比如,全新508的車身尺寸相比現款都有相對減少,尤其是軸距反而只有2790mm,這讓它在國內市場的競爭中或許會吃虧不少。另外,進入國內市場之後,預計動力上將依舊匹配萬年不變的1.6T和1.8T(GT車型),缺少2.0T的動力支持也一直是標緻雪鐵龍的不足。

所以,看起來傾注了不少心血而且信誓旦旦,不過標緻508想要大賣似乎仍然需要市場的眷顧。但對於那些鍾情於法式設計的消費者來說,也許這將是另一塊心頭好,看看它能憑顏值和科技在中級車市場拼出一條怎麼樣的路吧。

SUV組

現代Santa Fe

現款國產的Santa Fe勝達曾經因為不錯的尺寸和較為綜合的實力賣相還不錯,不過隨著自主品牌SUV大幅發力,動作有些慢的現代被吃掉了不少市場。在經歷了噩夢一般的2017年之後,北京現代採取了非常積極甚至激進的方式,加緊更新諸如途勝、ix35等產品,並希望以超低的價格重新換回曾經的市場。不過不可否認,這甚至可以與自主品牌相提並論的全新定價策略,確實大大提高了現代車型的性價比以及市場表現。

前不久現代發布了全新Santa Fe,也將在本次日內瓦車展上首次亮相,並有望在今年進入國內,在停掉進口線之後接替現款勝達。全新Santa Fe採用了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尤其是其細長的大燈和大面積中網極具辨識度,整車外形線條也更加陽剛。車身尺寸達到了4770×1890×1680mm,軸距2765mm,相比現款的2700mm有了一定的增加。除了加長後的途觀L之外,車身尺寸都比較有優勢。而且這次在命名上,5座版為Santa Fe,7座版將為Santa Fe XL,據稱還將會有8座版的設置。

另外,其配置也非常豐富。後排出風口、倒車影像、全景天窗、前排多項可調座椅、後排遮陽簾等均會出現,以及相對高級的遠光輔助、前方碰撞預警、盲點警告、車道保持輔助、自適應巡航、後方檢測等主動安全配置。所以,幡然醒悟的現代緊跟對手,重新將希望寄於Santa Fe上,在中型SUV市場展現實力。

雷克薩斯UX

作為豐田旗下的高端大哥,雷克薩斯發布了更加入門的緊湊級SUV UX。UX是豐田發布TNGA平台後,率先使用這項新平台的雷克薩斯車型。雖然整體造型相比概念車略有收斂,但依然阻擋不住它的兇狠和激進。尤其是再考慮到入門級SUV年輕人居多的消費者群體,這樣的設計也就不再像印象中顯得那麼大膽和冒險了。車內設計更加緊湊,懸浮式中控橫屏更加突顯了雷克薩斯的設計語言。

它的車身尺寸達到了4400×1900×1520mm,軸距2640mm,中規中矩。而更重要的是,UX 250h預計會搭載豐田剛剛發布的全新Dynamic Force系列2.0L混動系統,熱效率可以達到41%,除此之外還有傳統動力的UX200和UX250。

對於那些覬覦雷克薩斯可靠性和雷家獨特設計的人們來說,畢竟最入門的CT並不能滿足更多SUV車型對於家用的便利,而31.8萬起售的NX系列入門門檻又相對較高,所以定位更低的UX的出現,將會進一步擴大雷克薩斯的受眾群,必然將會是二線豪華陣營中強有力的競爭者,甚至撼動BBA的地位也是有可能的。

電動車組

捷豹I-PACE

話說只有討論量產版的純電動車才有意義。而在傳統豪華品牌中,捷豹似乎走在了前面,率先於3月1號正式發布了純電動SUV I-PACE,目前已經開始接受預定,並將在年內上市。

I-PACE基於其全新eDM電動汽車模塊化平台製造,由兩個分置於前後軸的永磁同步電機驅動,該電機與在捷豹電動方程式賽車採用的電機類似,由JaguarDrive系統控制,共可提供0-12000每分鐘轉速,併產生400馬力的功率和696Nm的扭矩,百公里加速成績可以達到4.8秒,也可以輕鬆實現四輪和兩輪驅動的切換。電池組共有90kWh的容量,預計將會擁有最大400km左右的續航里程,支持快速充電。通過50kW的直流快速充電樁,可以在90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全部充完也僅需要兩個小時。

傳統豪華車企的代表們內心也許要開始緊張了。當捷豹推出「I-PACE」之時,意味著特斯拉終於找到了一個從傳統車企陣營里「跳槽」過來的隊友,這足以大大增強其信心;同時,品牌中蘊含著濃厚傳統情懷的捷豹,在推出這款純電動SUV之後,相當於給穩固的傳統車企的根基撬開了一條縫,拉近了我們與汽車電動化時代的距離。

賓士EQC

而作為傳統豪華車企的代表,雖然沒有剛才說的捷豹速度那麼快,但也許賓士將會是BBA中最先用純電動SUV做出回應的。之前我們已經在車展上見到過概念版本的賓士EQ系列純電動車,而就在日內瓦車展前夕,網上被爆出了許多EQC在北極圈路試的照片,意味著量產版也許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量產版的EQC距離GLC的風格更為接近,基於MEA平台打造,也採用了相對圓潤的外觀設計。EQC將搭載兩款電機系統,並可以構成電動四驅結構,最大功率超過300kW,最大扭矩達到700Nm,百公里加速將會低於5秒,綜合續航里程將會在500公里左右。

光看概念車的我們都已經看煩了,EQC也許就將在本屆日內外車展正式發布,並於2019年上市,之後會在北京賓士的工廠投產。而在賓士之後,奧迪的E-tron Quattro和寶馬的iX3也將緊隨而來,屆時將拉開傳統豪強之間的純電動SUV之間的競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車雲網 的精彩文章:

英特爾和Mobileye推出全新自動駕駛平台,要在視覺方案上走到黑

TAG:車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