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隆美爾為何支持政變卻拒絕刺殺希特勒?死後為何又得到國葬?

隆美爾為何支持政變卻拒絕刺殺希特勒?死後為何又得到國葬?

1942年1月12日,非洲裝甲集群司令隆美爾與其部下

從希特勒當權以來,德國無論是保守人士或是軍方都有反對其政權者,黑色樂團就是其中之一,它們雖然一度因為希特勒在1938至1941年的一連串外交與軍事上的成功而消停下來,但是在蘇德戰爭與其他戰區德軍受挫後,又活躍了起來。

1944年初,隆美爾的三位好友(分別為卡爾·史多林、亞歷山大·馮·法肯豪森和卡爾·海因利希·馮·史圖爾普納格),開始努力拉攏隆美爾加入反抗陣營,他們需要隆美爾的名聲和其在德國人民心中的地位,另外還包括他的現役陸軍元帥身份。1944年2月,隆美爾同意支持其陰謀,來拯救德國。但隆美爾反對刺殺希特勒的作法,戰後,根據露西與其獨子曼佛雷德的說法,隆美爾曾說過:這樣將會引發內戰,將造就一個烈士,並使得戰爭顯得是因為希特勒被謀刺而導致德軍的失敗。

隆美爾與非洲軍參謀長拜爾林上校、第21裝甲師師長俾斯麥少將討論戰況

但是在7月20日政變行動失敗後,納粹黨政府下令逮捕所有反抗份子,許多人都被懷疑涉嫌,克魯格元帥也因此畏縮、背棄了反抗陣營,不久後服毒自殺。隆美爾對局勢如此發展相當不安。

沒多久,隆美爾參與陰謀的事情逐漸明朗化。隆美爾的名字第一次被提到是在巴黎的史圖爾普納格在政變失敗後自殺未成、在被抓獲期間遭受嚴刑拷打時,因為過於痛苦而多次大喊隆美爾的名字。同時,他的副官凱薩·馮·霍法克爾也在蓋世太保嚴刑拷打之下提到隆美爾積极參与政變。此外,市民反抗領導卡爾·格瑞里爾曾寫的幾封信與文件中提到隆美爾是潛在的政變支持者,並在政變成功後可作為新政府的軍事領導人。納粹官員也報告,隆美爾人在巴黎時曾多次批評納粹的罪行與不是。這時希特勒已決定將隆美爾除掉。

1944年10月18日隆美爾的國葬儀式

不久,德國召開了軍事榮譽法庭來決定軍方政變者的命運,其中兩位執行官為曾與隆美爾爭論的古德里安和倫德施泰特。法院決定將隆美爾視為軍方的恥辱踢出軍隊,並送交羅蘭德·弗萊斯勒的人民法院。然而希特勒深知,如果將戰功卓著的隆美爾貶為叛徒,將嚴重打擊德軍的士氣。因此,他決定給隆美爾一個選擇自殺的機會。

載著隆美爾遺體的車隊

10月7日,隆美爾在家中接到凱特爾的電話,要他前往柏林報到,聲稱要與其討論今後任命問題,但被隆美爾拒絕。10月11日,又一位朋友到隆美爾住處拜訪,他們很嚴肅地討論事情,後者告訴前者他拒絕奉召前往柏林,隆美爾深信納粹政府已決定要除掉他。10月14日,希特勒派遣兩位使者,威廉·柏根多夫和恩斯特·麥塞爾將軍前往隆美爾宅第,柏根多夫告訴後者其法院判決,並表示元首一直很重視隆美爾,他的背叛令他非常痛心,但還是決定給他選擇,是要被逮捕至人民法院,又或是私下安靜地自殺?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隆美爾的幕僚人員將會被逮捕,家人甚至將被牽連,之後隆美爾確定有罪時將會被處死。如果是後者,隆美爾的家人將會得到政府保障的一筆養老金,隆美爾還會享有戰爭英雄逝世的國葬榮譽,柏根多夫因此帶來了一個服用三秒後即會死亡的氰化物膠囊。

位於布勞斯丁市赫爾林根的隆美爾之墓

經過幾分鐘的考慮後,隆美爾選擇自殺,他告訴妻兒真相與自己即將死亡的事實,之後隆美爾帶著他的元帥杖,坐上了柏根多夫的歐寶車,並由黨衛隊軍士長海因里希·杜斯駕駛離開村子。隨後杜斯和麥塞爾下車離開隆美爾乘坐的車子,五分鐘後,柏根多夫叫兩人回到車上,這時杜斯發現隆美爾服下氰化物膠囊已死亡。

HARIO 日本原裝進口手搖咖啡磨豆機陶瓷磨芯可調節帶玻璃存儲罐 MSCS-2DTB

¥298.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迷圈視頻 的精彩文章:

簡析導彈垂直發射系統 存在「砸甲板」風險 為何還越發受到重視?

TAG:軍迷圈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