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翻譯官:因語言結緣 以文化架橋

翻譯官:因語言結緣 以文化架橋

凱茜博士(Dr. Silvia Kettelhut)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到中國學習,從此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她拿到了漢學博士學位,選擇留在中國工作,翻譯著書,致力傳統遺產保護,關心中德青少年交流,積極為中德人文交流搭橋鋪路。以下是她對中德人文交流的一些感悟。

學習漢語,體驗跨文化互動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改革開放的中國越來越多地在世界舞台上展現身影。建交不久的中德兩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方面的交流也日益緊密。

「人們對中國很好奇,希望了解中國的發展軌跡。而我對語言學習和中國文化頗為著迷,所以讀大學時就選擇了漢學。」誠如凱茜博士所言,要想對一個國家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學習它的語言無疑就是一種必須。

1986年,凱茜博士通過學生交流項目來到了南京師範大學交流學習,與來自世界各地多個國家學習中文的學生一起體驗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在求學的初期階段,她也遇到一些有趣的「文化衝擊」,例如糧票和油票。她還記得自己當時要去北京,苦於沒有全國糧票,是她的中國同學們幫助她解決了難題,使她的北京之行得以順利進行。那時候,通訊科技尚不發達,德國報刊雜誌也較匱乏,但或許恰恰是這些不利條件促使身處異地的外國人更快地融入當地生活,結識新朋友,建立新友誼。

投身翻譯,溝通橋樑橫跨中德

出於對語言學習和中國文化的熱愛,凱茜女士閱讀並翻譯過諸多中國現當代小說並出版有相關研究著作。在北京生活期間,北京的衚衕和滿族文化使她十分著迷,基於「京派文化情節」,她閱讀並翻譯了老舍的《正紅旗下》。「老舍精準地描繪了老北京的生活」,她評價道,「不過在德國,老舍,或者說中國文學的讀者範圍並不是很廣,我們還需繼續推廣中國文化。在德國,一些高質量的文化和展覽項目並不為人所知,真的是太遺憾了。」

如何改變現狀?凱茜有她的思考。從自己的翻譯實踐出發,她認為高質量的翻譯至關重要,而好的翻譯必然需要充分的資金投入。譯者要儘可能地站在讀者角度,通過自己的創造性工作提高文本的可閱讀性,例如一些重大歷史事件可能對中國讀者盡人皆知,但是德國讀者知之甚少,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標註年代可能會加強讀者對文本背景的認知。但是另一方面,由譯者添加過多的注釋可能會削弱文本的吸引力,如何取捨就取決於譯者的專業能力了。譯者的專業能力也體現在遣詞造句、語言修辭等各個方面。「好的譯者是翻譯作品事半功倍的保證。不管怎樣,現在進行中的 「一帶一路」倡議是個推廣中國文化的好機會。」

除了老舍,凱茜本人也鍾情於魯迅和王安憶這兩位中國作家。魯迅先生在中國社會的激蕩期積極發聲,他的作品極具遠見,且兼容並蓄,既有濃郁的中國特色,也深受西方文化熏陶。而作為海派作家重要代表的王安憶,「她的書寫藝術令人著迷。」

緣繫上海,致力傳統遺產保護

南京—北京—上海,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獨特風格,每座城市都有不平凡的故事。對於她而言,上海無疑是中國最具「世界性」的大都市。歷史上,上海是最早一批和海外建立頻繁交流的城市,而「今天,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上海聯通著整個世界,無論何時何地有新鮮事發生,上海總能第一個感知並緊跟潮流」,凱茜博士感嘆道。

從第一次踏足上海伊始,凱茜博士和她的家庭已經在上海生活了20年,也見證了上海的快速發展與變化。在丈夫退休之後,他們一家決定仍繼續留在上海,在這個相處了十餘年之久的城市中生活下去。「我們喜歡上海,喜歡在上海的生活,否則我們肯定會考慮離開的。」

生活在上海,並通過自己的努力使上海變得更美好,這是她的心愿,也是她努力的方向。從2002年起,她開始致力於上海的傳統遺產保護,向專家學者取經,邀請中德專家座談,舉辦開放式研討會,設計並印製明信片和徒步地圖集……令人欣慰的是,由她倡議的這一活動已經成為了德國駐滬總領事館的一個傳統節目,由領事夫人將這一「接力棒」不斷傳遞下去。

項目投入初期,來參加活動的大多是外國人,中國人對「歷史遺產建築」這個話題還相當陌生,但如今,人們對歷史遺產保護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了,很多教授,學生和年輕人都積極投身其中,「上期活動就有四十多名來自不同行業和背景的人們參加,」凱茜博士介紹道。

子女教育,培養對中國語言與文化的熱愛

身為母親,凱茜博士對於女兒的教育也有自己的心得與理念。由於夫妻二人和中國的密切關係,他們從未中斷過女兒的中文學習。在女兒3歲時,他們曾有一段時間調回國內工作,雖然女兒年齡尚小,他們並未放棄學習中文,而是在柏林為女兒找到了一家中文學校,每周末送她去上半天德語課。為了提升女兒對中國文化的興趣,他們還為女兒報名參加了柏林中國文化中心開辦的「中國舞」學習班。

目前女兒就讀於上海浦東的某國際學校,學校基本用英語授課,但是同時有一個以中文為學習語言的「母語班」,而她們的女兒——索菲亞就在這個班級里上課。說到此,凱茜博士有一絲小自豪:「她是班級里唯一一個父母都是外國人的孩子。」「她的中文水平跟得上嗎?」我們也有一些疑惑。「沒有問題,但是為了給她一些精神支持,我們給她請了一位中文家教,每周六和她讀一些書,討論一些話題。她很喜歡她的中文老師。」她也鼓勵自己的女兒去參加中文比賽。前不久,女兒以一篇《上海貓叔》的作文獲得了由上海市圖書館舉辦的徵文比賽三等獎。

一切盡在情理之中,水到渠成;而父母的選擇、個人的喜好就這樣潤物無聲、細水長流地在女兒身上得到了延續。

人文交流,中德兩國在路上

在凱茜來中國交流學習的八十年代,每年來華學習的德國留學生不足百人。根據最新的數據統計,目前已有八千多名德國大學生在中國留學。他們來華學習的目的不盡相同:有些是為了增強自己的語言能力;有些是想要了解中國文化;還有些人認為在中國讀書的經歷可能會十分有意思,因為中國正處於高速發展期;也有些人想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與此同時,在德國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約有三萬名左右,是在德國的外國留學生中人數最多的群體。

雖然兩國的人口基數不一樣,但是八千與三萬之間的差距還是不容小覷。「是的,我們對中國的了解遠遠比不上中國人對德國的了解,我們應當儘快縮短這一差距」,凱茜說道。她曾經前往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雙語學校旁聽課程,得知學校有尋找姊妹學校的願望,她就在其中牽線搭橋,很快,這所位於上海楊浦區的私立學校就和漢堡附近的一所私立學校建立了校際交流關係,每年兩所學校學校都會互派代表團到對方學校參觀學習。

「儘管如此,我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青少年的交流,是中德關係的未來,我們還要給予更多的關注與支持。」這是凱茜的經驗之談,也是她的工作夢想,為了這一夢想,她仍在努力踐行,腳踏實地地走在中德人文交流的路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物聚焦 的精彩文章:

TAG:人物聚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