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請不要通過批判教育體制來安慰自己那顆不想學習的心

請不要通過批判教育體制來安慰自己那顆不想學習的心

「現行的高考教育制度無法照顧到方方面面,但是卻有著基本的公平。應試教育儘管有不足之處,但因材施教的時代遲早會到來。」

「對於中國大部分普通家庭來說,根本沒有必要去羨慕英美的教育體系,而應該慶幸在中國。因為相比社會階層已經非常分明的發達國家,跨越階層要困難得多。而在中國,只要夠努力,孩子依然有很大概率去衝破次元壁,去到更高的地方。」

這是前段時間,韓寒在自己微博上發布的兩條微博,對於熟悉韓寒及其作品的人來說,這樣的觀點,實屬意外。

曾經的韓寒,是多麼的看不上中國的教育體制,他寫的很多作品裡,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對學校進行了冷嘲熱諷。而正是這種叛逆,讓無數年輕人視他為精神領袖。如今,十多年過去了,韓寒再次面對中國的教育體制,卻說出了如此中肯的觀點。我想當年他的眾多讀者們,在意外之餘,也漸漸的理解了他的改變。

先看看叛逆時候韓寒的觀點:

「中國愚民教育體制下的題目,會想盡辦法把人弄得很蠢,出來就是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很多人認為我是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其實多少人在大學裡把時間都浪費掉了,沒有去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業,上不上大學又有什麼關係呢?」

那幾年,韓寒的另類成為一種現象,有人當成反面,有人當成正面,而把它當成正面的,正是一些上學的學生們,他們涉世未深,卻紛紛以自己的方式表達對韓寒的擁護和對教育體制的不滿。

2006年,河南考生蔣多多高考時故意交了白卷。用雙色筆答題並在試卷上留下很多自己的不滿,用以反抗高考。

2007年,瀏陽考生陳聖章在高考中故意不答題,直接交白卷。

2008年,雲南考生吉劍試圖故意考零分。因為答題時「閑著無聊」,胡亂做了些題,最終總分168分。

2008年,安徽考生徐孟南試卷寫滿自己對教育體制的控訴,故意交白卷……

我想他們走出考場,應該是感覺自己像古惑仔得勝歸來,渾身充滿了俠膽豪情,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一次胡來,對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影響有多大。

很多名人的退學事件,被人們津津樂道,尤其是支持讀書無用論的人。「最成功的輟學生」比爾.蓋茨在1973年進入哈佛,兩年後輟學,和比他高兩個年級的老友保羅.艾倫一同創辦了微軟。扎克伯格在進入哈佛的第二年就創辦了Facebook,不到一年註冊人數就突破一百萬,後來扎克伯格乾脆從哈佛退學,全職運營網站。韓寒在高一輟學,後來出版了多部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作品,並且在賽車和導演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當我們在關注這些人即使輟學也取得如此成就的時候,卻忽視了他們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並且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已經有了常人所難以達到的建樹。蓋茨在13歲開始學習編程,在17歲就賣掉了自己的第一個電腦編程系統,價格是4200美元。扎克伯格在高中時期,創作了名為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樂程序,並且藉由人工智慧來學慣用戶聽音樂的習慣,並且被貼到Slashdot上,被PC Magazine的五星評價為3顆星。

1999年的新概念的複賽題目,當時韓寒根本沒有接到複賽通知書,錯過了複賽。舉辦者得知具體情況後,決定給韓寒一次補賽的機會。重新給他單獨設立考場,重新命題。為了公平起見,作文題只好臨場現出。主編就用考場的現有條件,拿來一個玻璃杯,把一張紙揉成一團,塞進有水的杯子里,只說了一句話:「就這個題目,你寫吧。」在短短一個多小時後,紙團沉到杯底,韓寒的《杯中窺人》卻浮出水面,也最終拿下了新概念的一等獎,而在那年韓寒還沒有輟學。

而效仿他們輟學的孩子們,卻依然處在自己最青澀的歲月,對自己接下來的人生一無所知。

06年交白卷的蔣多多家境不好,但成績不錯。

在高考後她曾試圖出門打工,但因為學歷不高,加上沒什麼專業技能,找工作的路異常艱辛,發出「壓力特別大,老覺得對不起父母。好幾次連死的念頭都有了」的感慨。後來幾經周折,蔣多多進入了一家技校就讀。回憶高考,她的坦言「現在我覺得有點可笑。」

07年交白卷的考生陳聖章的經歷更豐富一些。

高考後,他做過藥品推銷、保險公司業務員、公益活動策劃、夜總會營銷員等工作,每樣工作都做不長久,頻繁的跳槽。期間也自己做過些小生意,都以折本告終,只好去酒店打工和給人開車來還債。後來成為了開貨車運土方的司機。早上7點開始工作,晚上10點結束,每天都在路上奔波。

08年白卷的吉劍曾是個數學上很有天分的孩子,高考後他一直輾轉各地打工。

做過餐館雜工、當過建築小工,貼過考研海報,給文化傳播公司寫過軟文;生活上,他睡過公園邊的長凳,為吃飯撿過垃圾換錢。回想起最初幾年的打工生活,吉劍泣不成聲,認為自己毫無尊嚴,「像狗一樣活著」。

同樣是08年交白卷的徐孟南去年還上過微博熱搜,因為他想重新高考,並四處勸現在的學生們,不要放棄高考。

他當年深受韓寒《通稿2003》影響,強烈反對應試教育,原本成績也不錯的他,在高考後生活同樣被打工的「勞累」「辛苦」充斥著。

十多年過去了,韓寒也從原來的叛逆少年,開始反思中國教育的些許合理性。是的,正如韓寒所說,在你沒有找到自己的道路的時候,中國的教育依舊是最適合你,也是最公平公正的道路。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家長們所看重,這不僅體現在普通家庭,富人家庭尤甚。也就是說,不學無術只會禍害家裡財富的富二代會越來越少,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比你起點高的人,也許會比你更加努力。

韓寒說:「我現在所接觸到的富二代已經越來越強,普通家庭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經濟條件更優越的家庭難道不會這麼想嗎?」

前段時間,北京高考狀元熊軒昂的一席話,刺痛了很多人的心。

「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你像我這種,屬於中產階級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也都是知識分子,而且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資源上享受到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農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這種東西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是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通俗來講,就是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這種。知識不一定能夠改變命運,但是你沒有知識是一定改變不了命運的。我父母是外交官,怎麼講呢,從小就給我營造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包括對我學習習慣、性格上的培養,都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我每一步的基礎都打得比較牢靠,所以最後自然就水到渠成。」

在與這些天生就佔據著很多資源,得天獨厚的富人家庭孩子相比,我們普通家庭的孩子們,也許只有利用中國獨有的考試選拔教育體制,才有逆襲的可能。如果還是抱著「學習不重要」,「讀書沒什麼用」,「上不上大學沒有關係」這樣的想法,而心安理得的不去奮鬥,不去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努力抓取一絲希望。那最後承擔苦果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所以,不要再抱怨了,也不要再去批判中國的教育體制,學習本來就是一個痛苦而又枯燥的過程,把它看做一個挑戰,只有戰勝了它,在面對未來紛繁複雜的世界時,你才會從容不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掌上理科 的精彩文章:

TAG:掌上理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