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抑鬱症的治本途徑

抑鬱症的治本途徑

GIF

01

在我還是小學4年級的時候,因為頑皮砸了水文站的儀器,被學校當做現行反革命,掛著牌子到處批鬥,我就開始嚴重焦慮和抑鬱。

大學期間,我不僅有口吃、社恐、焦慮和抑鬱,還有嚴重的強迫和失眠。因為恐懼而口吃,口吃而抑鬱,抑鬱而失眠。為了緩解心中無比的痛苦,只能靠手淫來自慰。

剛進大學不久,搞了一個文藝晚會,我表演吹笛子。由於嚴重社恐,上場的時候我兩腿發抖,手拿笛子,無法吹奏,更嚴重的是小便失禁。巨大的羞辱,我對生命感到絕望了。那晚,我栽下了食堂後面的井裡。大難不死。井壁從下至上,有生鏽的扶手。我自己爬了上來了,拖著濕漉漉的衣服回到寢室。那一晚我徹夜未眠。

以後每當我被抑鬱和口吃逼著走投無路時,就會爬到那口井裡,想結束自己的生命。

02

為了自救,我翻閱了學校圖書館和閱覽室的心理學書刊,並且拚命學習英語,想從國外的資料上尋找有關心理方面的信息。

因為不被人理解的心理問題,大學畢業後我沒有要求到外地,而是回到原籍。

原以為走出校園可以緩解自己的心理問題,原以為戀愛就可融化堅冰一樣的心,但我的問題卻越來越嚴重,度日如年。

1988年,我變賣了家裡的的東西,只身前往上海治療。我的老師張景暉先生是個民間心理學家,對口吃有極高的道行。

16天的心理治療,我終於從口吃和強迫的迷霧裡走了出來,帶著喜悅回到家中,陪伴了我十多年的抑鬱也貌似痊癒了。

然而,好景不長。雖然口吃的煩惱沒了,生活的煩惱又接踵而來,我又陷入了抑鬱。

3

1992年,我害怕自己30歲過不去。因為1歲生日期間喪父、10歲和20歲生日家鄉都遭遇洪水。逢「10」遇災似乎是我的宿命!所以我終日抑鬱不歡,焦慮不安。

果然我的擔心又變成了現實。1993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把我擊垮了,我在醫院和家裡躺了一年。

2003年,剛過40歲生日,因為工作壓力大,我的抑鬱又發作了。我一邊吃中藥調整,一邊拚命工作。

2006年,由於人際關係非常緊張,我的抑鬱出現大面積躁狂,我被調到鄉鎮單位工作。從此我在互聯網註冊了「恨若秋水」的網名,用了十多年。

顧名思義,它是一個飽含怨恨和負能量的名字。當年我心中的恨就像滿江秋水一樣灌滿了胸膛。

4

在抑鬱的日子裡,我一心研究心理學。一是為了自救,二是分享我的體悟,讓更多的人從我的身上反觀到自己的問題。

2008年,我從外地講學回家途中,碰到一位居士贈送的一本叫《佛的故事》。因為在火車上無聊,一口氣讀完,頓感神清氣爽,心曠神怡。我知道這次真正走了出來。因為我已經洞察了自己思想層面的問題。為此我對自己進行了全面回顧和反思,知道我的敵人不是別人,也不是我的負性情感或傷心的記憶,而是我看問題的角度,是我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

5

每個抑鬱者的癥狀都是時好時壞,反反覆復,呈周期性變化。有的人三到四天一個周期,有的一到兩個月,有的人甚至十多年發作一次的都有。每一次狀態好時,我都以為痊癒了,不久還是原樣。所以不要輕言「我的抑鬱好了,徹底好了!」

我見過很多反反覆復的人,包括一位大學教授,他說上大學前就抑鬱,上大學後潛伏了13年,直到評定職稱時,抑鬱又複發了,而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嚴重。

這是抑鬱的種子在作祟!抑鬱分為「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播種」五步。抑鬱的種子,埋在潛意識的「土壤里」,遇到適當的環境就開始發芽,形成了抑鬱預感。就像那個教授,種子潛伏了13年,自己認為好了。就像在敵營卧底的人,最怕是害怕遇到熟人。

6

抑鬱者最害怕和熟人說話,與陌生人反而不怕,因為陌生人不知道他的底細,不會喚醒他的沉睡的記憶(種子)。而熟悉的人熟悉的場景會讓他觸景生情,喚醒抑鬱的記憶——抑鬱種子破土發芽了。

這就是抑鬱預感或躁狂的前兆。

抑鬱預感,不僅僅有未雨綢繆的功能,還有釋放負能量之功效。所以我要恭喜你,土壤里的一粒抑鬱種子發芽了,而種子的目的並不只是開花、結果,而是繁衍後代,變成新的種子,新的記憶,這就是種子的使命!

抑鬱情緒出現後(發芽、開花、結果),抑鬱者總是不斷總結和評價,他們以為這樣做就可以起到前車之鑒的作用。就像學校的老師在考試後常說的一句話:要總結教訓,下次就能考好。

可是抑鬱不吃這一套,所有的心理問題都不吃這一套。因為心理問題是主觀的不是客觀的。客觀的東西你所花費的精力越長,效果會越好。但主觀的東西正好相反,你花的精力越多,你就越會跌向萬丈深淵。

如果你去回味評價發生過的抑鬱,你的抑鬱記憶又被你強化一遍,抑鬱的記憶就會加深。譬如,每天放學你把課堂上的知識溫習一遍,記憶就會鞏固。同理,回味和總結都會強化抑鬱的記憶。

7

當然,也不必如此擔心。比如你在群里都在談論抑鬱,確實會強化抑鬱的記憶。儘管如此,你也需要在群里學習和探討先進的理論或思想,只有這樣才能進步,最終獲得解放。為此,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高遠。你只有充分的正確地了解抑鬱的本質和規律,才能從冰冷的地窖中爬出來,才能沐浴到久違的陽光。

瞎摸索是愚蠢的,可能會誤了你一輩子!治療抑鬱的過程就像佛說的打開心靈的眼睛。

要從抑鬱的迷宮裡走出來,要有實力,也就是有正確的認識。

8

很多人認為,抑鬱者的心理、生理和行為的異常(我們把它們統稱為抑鬱現象)是抑鬱症的根本問題。只要解決了這個異常,抑鬱症就解決了,存在決定意識嘛。說的振振有詞。

然而,現實中大部分人也有心理、生理和行為的異常,但他們沒有抑鬱的情結,沒有抑鬱的恐懼,更沒有抑鬱預感。這就說明有抑鬱現象未必就會導致抑鬱症。

毫無疑問,沒有抑鬱現象肯定就沒有抑鬱的心理問題,但有抑鬱未必就有抑鬱的心理問題。這好比,兩隻對角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不一定就是對角。從這個問題可以端正認知,告訴自己抑鬱的根本是什麼。

9

很多事情其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我們總以為凡是有煩惱,有委屈人都會痛苦。在我們的群里也是這樣一種觀點:看到別人談笑風生,就認為別人過得逍遙,自己倒霉啊。為此,我經常會叫我的學生到廣場、大街小巷,找正常人調查詢問,問問他們有沒有煩惱和焦慮的事,有沒有跟你一樣的正常人。如果你找到了,等於發現了新大陸!我會恭喜你!

其實,很多人說我們就是一群無病呻嚀,矯情的人。這是正常人的看法。你不能說他們看錯了,畢竟人家代表著絕大多數的正常人觀點嘛。

10

可以得到一個結論:抑鬱的心理問題並不與抑鬱的實際傷害成正比。因為大部分人都受到過各種各樣的客觀性傷害,但沒有幾人因此患上抑鬱症,而是風過雨過,一笑而過。

既然不能以抑鬱現象來決定抑鬱心理問題,那麼抑鬱問題就不是我們想像的那回事。

抑鬱與抑鬱症其實是兩個完全不同概念。抑鬱並非單純情感障礙那麼簡單。秋水理論認為,抑鬱症=抑鬱現象+思想問題

抑鬱現象,表現在心理、生理和行為上的異常,主要包括思維卡殼或軀體木僵兩種。

抑鬱症人在特定的場合會出現思維短路,大腦卡殼,比如見到領導,長輩,接見客戶和熟悉人的會面等感覺壓力大的場合,就會這樣。因為這些場景,會讓他們觸景生情,喚醒那些負性的記憶,潛意識害怕重蹈覆轍,就會啟動自我保護而選擇沉默或逃避——大腦失聰。生理就會緊張,包括神經系統發生紊亂,這個紊亂主要表現在思維上不知所措,腦子一片空白。

11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興奮誘導,某個區域的興奮也會誘導周圍其他器官發生興奮。這就不難解釋為什麼人緊張的時候,容易出現尿頻現象。

話說回來,害怕抑鬱,就會出現緊張興奮的生理反應,如呼吸困難,四肢僵硬不聽使喚,瞻前顧後,想做卻又不敢做,甚至出現木僵現象——軀體卡殼。

為了掩蓋即將發生的抑鬱,你就會用各種肢體語言逃避,甚至離開現場。

這就是抑鬱者為了避開抑鬱所做出的各種怪異動作。這些反應都可歸類為抑鬱的伴隨癥狀或附加癥狀。這些遲緩的動作和木僵的反應,太像人的惰性。

人的習慣符合人的主觀意念的,習以為常、司空見慣。而我們所謂的「惰性」,違背自己的主觀意願,讓我們痛苦萬分,怎麼會是習慣呢?任何習慣,只要下決心去改,都可以改掉,但抑鬱,儘管我們朝思暮想擺脫它,無論我們下多大的決心,無論努力多少年,還是巋然不動,抑鬱還是依舊!因為它根本不是習慣。我把這種像習慣卻越改越糟的「東西」叫反習慣。

12

很多抑友在群里說:抑鬱算個屁!這些自我打氣話能行嗎?靠自我暗示的人,是好不了的。凡是宣稱靠這些方法走出來的人,都是神馬。因為我見過太多。

抑鬱不是那麼簡單,當然也不是那麼複雜。你可以不贊同某人的觀點,但你不可藐視他的為人,特別是你的敵人。抑鬱我可以在戰略上藐視它,但戰術上我必須重視它,因為所有的敵人都是狡猾的。

抑鬱就像藏在某個角落裡的小人,對它了解多少,決定著你能痊癒多少。(待續)

待續

袁運錄(筆名:恨若秋水)

1964年出生,秋水理論創始人。

中國社會心理學會會員.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

上饒市心理諮詢師協會副會長.

鄱陽湖國學研究會會員.

余干關工委講師團成員.

研究方向:口吃、社恐、強迫、抑鬱、失眠等神經症和心理創傷.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與康復》(江西教育出版社).

正在撰寫《情緒管理學》《創傷心理學》《恐懼心理學》

秋水理論心理文化研究中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抑鬱 的精彩文章:

她因緋聞多被朋友拋棄,患上抑鬱症想過多種尋死方式,娃娃臉美過趙麗穎
早期預防抑鬱症特別的重要

TAG:抑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