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薩德入韓一周年成績單,韓國經濟雖繼續增長,但代價有點大

薩德入韓一周年成績單,韓國經濟雖繼續增長,但代價有點大

薩德入韓相信每一個國人都非常熟悉了,薩德導彈防禦系統是目前全球頂尖的末端導彈防禦系統,該系統可以對彈道導彈進行有效的攔截,並且其攜帶的X波段雷達甚至可以探測數百公里內隱身目標活動,它的存在將使雷達範圍內的軍事活動一覽無餘。從2017年3月6日薩德系統首批裝備抵達韓國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了1年的時間。韓國不顧一切部署薩德系統,給韓國國內帶來了不少的災難,其最為明顯的就是旅遊業。

隨著薩德系統進入韓國,中國遊客開始大量地流失,據近日韓聯社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薩德系統進入韓國之後,中國赴韓遊客大幅度減少48%。幾乎所有的團體游遊客已經損失,而中國遊客一直是韓國旅遊業的支柱,中國遊客的損失使得韓國2017年的旅遊產業首次出現了逆差,也就是出國游花費遠遠要比國內旅遊收入多130多億美金左右。中國遊客的大幅度減少使得韓國國內服務業甚至房地產均受到了巨大衝擊,而這一情況目前仍然沒有好轉的跡象。韓國國內的經濟損失達到了5萬億韓元之巨。

然而據韓國媒體的消息,2017年韓國GDP達到了1.5萬億美金,是近60年中最高水平。那麼為何薩德入韓中國遊客大量損失之後,韓國卻依然可以高速發展呢?首先我們來看一個數據,據韓國免稅店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2017年韓國免稅店業務暴漲20.8%,赴韓游遊客減少,海外代購卻異常火爆,這主要是因為免稅店的低價促銷,導致業務激增,不過凈利潤已經大幅度縮水。也就是說韓國免稅店放棄了利潤只為保持表面上的繁榮。

韓國在2017年一些高新技術行業的表現不可忽視,在2017年韓國半導體產品出口激增50%以上,其中有8成都是出口到中國市場。而半導體產品遠遠要比旅遊業的利潤和市場穩定性高得多,正是韓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這才促使韓國經濟在薩德入韓之後還一直保持著增長。雖然韓國經濟依舊在增長,但是在薩德入韓之後韓國GDP增長速度已經放緩,2017年的增長速度已經較2016年放緩1.07%。簡單來說韓媒就是在報喜不報憂,韓國經濟雖然在增長,但是面對中國的影響力依然是不堪重負,經濟繼續增長的背後實則是放棄了利潤同時也放緩了經濟發展速度。

不過韓國的經濟發展也同樣在提醒著我們,中國目前急需發展自身的高新技術產業。雖然在改革開放之後中國的進步一日千里,但是在一些關鍵技術我們確實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就拿半導體產品來說,中國目前每年要花費上萬億進口西方的半導體產品,花費的資金甚至超過了進口石油所產生的資金。而且半導體產品對於中國國防建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導彈、飛機、坦克、高鐵等裝備都離不開半導體技術的進步,大量的進口勢必將對中國戰略安全造成威脅。

不過目前中國的高新技術企業已經開始了大跨步發展階段,大量的國際專利紛紛誕生,在5G技術上中國更是率先推出了商用晶元,這些跡象也在預示著中國將在不久之後彌補這一重要的短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劉侃大山 的精彩文章:

比055驅逐艦都厲害?昨天中國又一武器亮相,美國:這不科學
2枚導彈可摧毀三峽?台專家再來吹牛,不知三峽真正實力

TAG:小劉侃大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