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秦趙決戰長平之趙括母親

秦趙決戰長平之趙括母親

古時候,「妻以夫榮,母以子貴。」在十幾年前,她的丈夫在閼與血戰秦軍,一身有二十幾處傷痕,她也成了封君夫人;現在,她的兒子成為了趙國支柱、朝廷棟樑,而且即將統帥趙國45萬精兵,準備與秦軍進行生死大決戰,她也成為了老太君,可是這次她卻高興不起來。

趙王令下之後,趙括的母親就去勸阻趙王,請求趙王更換將領,不能讓趙括為將。趙王不解,就問:「為什麼?」趙括的母親就說了這幾點:

(1)趙奢臨死之前的遺言,趙括雖然博學強記,能言善辯,但是有一個最致命的缺點——輕言兵事。兵者,死生之地,用兵就是用險;一謀之失,多少人有去無回,多少將士血濺沙場;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兵家的智慧與謀略,是用無數人的鮮血寫成的,如此,對待兵家大事,怎能不慎之又慎?

(2)個人的性格

趙奢為將之時,他沒有架子,親自去招待的有幾十人,他的朋友有幾百人,從這點上看,趙奢是深得軍中將士們的擁戴,士卒願意為他出生入死,勇往直前。

反觀趙括,才做了幾天的大將軍,就開始擺架子,自己做到最尊貴的位置(坐西朝東),他的屬下來拜見之時,無一人敢仰視。

(3)國事為重,家無私財

趙奢一旦接受君王的命令,就以國事為重,不在回家,吃住都在軍中,處理軍務,還將自己得到的封賞,全部賞賜給軍中的將士,自己一分不留。可是趙括,接受了國家的重擔,拿了趙王的賞賜,不僅把錢財帶回家(雖然那本來就屬於趙括的錢財),而且大肆購買良田美宅,國家危難之際,大將卻不思為國分憂,反而只顧私利,種種貴胄子弟的做法,令人寒心。

所以,趙括之母苦勸趙王收回成命。可是,趙王以軍令已下,不可朝令夕改,惑亂軍心,沒有答應。最後,趙括之母知道勸不動,就向趙王求了一道護身符——如果趙括兵敗,趙氏一族不受連坐,趙王答應了。

「可憐天下父母心」她在趙括臨行之前,細細的為兒子最後一次準備行裝,再一次深深的看著這個兒子,在心中牢牢的記住他的模樣,不禁淚流滿面。

「母親別哭,等兒子大破秦軍之後,衣錦還家,光宗耀祖。」初為大將的趙括,興高采烈,容光煥發的說。

她,含著淚,默默的點了點頭。到第二天,親自送自己的兒子出門,她一直默默的站在門前,注視著他漸漸遠去,她知道,這是她一生中最後一次見他了,心如刀絞的她,豆大的淚珠從她的眼角奪眶而出。

那麼,趙括為45萬趙軍主將之後,他會做出怎樣的調整部署呢?請看下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企鵝小企鵝 的精彩文章:

秦趙決戰長平之山東五國之齊國(2)

TAG:大企鵝小企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