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您會「察舌觀色」嗎

您會「察舌觀色」嗎

一部《舌尖上的中國》,馳騁大江南北,歷久不衰。而在中醫眼裡,用的最妙的是舌。舌頭滿布的味蕾,讓我們感應熏染到食品的酸甜苦辣,但舌頭更是反應健康與否的重要標誌。舌是口腔中主要的器官之一,附著於口腔底、下頜骨和舌骨,它是由很多橫紋肌組成的一個肌性器官。分上下兩面,上面叫舌背,中醫習慣稱之為舌面,下面叫舌底。舌的表面有舌粘膜,在舌粘膜上有三種舌乳頭:絲狀乳頭、菌狀乳頭和輪廓乳頭。後兩種乳頭內有味蕾,所以它的運動靈活,有感覺味覺、調節聲音、拌和食物等功能。舌與臟腑有著密切的聯繫,通過對舌的觀察,可以從中獲得臟、腑、氣、血各種病理變化的情況。

01

1.如何正確觀察舌

患者採用仰卧位,面向自然光線,頭略微揚起,自然將舌伸出口外,舌體放鬆,舌面平展,舌尖略向下,盡量張口使舌體充分暴露。望舌的順序是先看舌尖,再看舌中、舌邊,最後看舌根部。由於舌質的顏色易變,伸舌較久則隨血脈的運營變化而使舌質色澤失真,而舌苔覆蓋於舌體上,一般不隨觀察的久而變化,因此望舌應當先看舌質,再看舌苔。再根據舌質、舌苔的基本特徵,分項查看。主要觀察舌的色澤,苔的有無、厚薄、潤燥等,以及舌體的瘦癟、胖大、運動等情況。

另外,診察舌苔時還需要注意:①注意光線:光線的強弱,常常會使我們對顏色發生錯誤的認識。因此觀察舌苔時,應儘可能選擇光線充足和避免面對有色的門窗。患者一定要面向光線較強的地方,時光線能夠直射到口腔裡面,則舌尖及舌根均能看清。②注意飲食。由於飲食的關係,常改變舌苔的形色。③注意染苔。食物色素,尤其是富有脂肪的種子類或者有色藥物等,均可以使舌苔染上雜色,掩蓋了原有的苔色。如飲牛乳的成人,在飲後一、二小時內,往往能見到薄白苔。

01

2.舌診的臨床表現

正常人的舌,舌色紅活,不淺不深,紅潤內充,舌質柔而且光澤。

1

舌色

淺紅舌:氣血兩虛,臨床表現為營養不良、Ⅱ、Ⅲ度貧血;淡紅舌:正常舌色或者疾病初起;紅舌:溫邪入營分,心包絡熱,臟腑熱急,表現為感染引起的毒血症、膿毒血症、化膿性感染、高熱、肺炎等;絳舌:溫邪入營分血分,心包絡熱,心火上炎,表現為高熱敗血症等;紫舌:熱極瘀血鬱積,心經熱,肺臟伏毒,上焦痰火,為表裡實熱證,表現為嚴重感染,呼吸循環衰竭;藍舌:瘟疫濕溫,痰飲內郁,熱入血分,為寒邪直中腎肝之候,深藍者死,肺氣傷也。表現為呼吸循環衰竭,缺氧,病情嚴重。

2

舌形態

縮舌:心虛血微,表現為疾病晚期,消瘦,或者有嚴重感染,舌肌萎縮;腫舌:水浸,痰溢,濕熱,心火,表現為水腫,舌炎充血,巨舌症等;舌有裂紋:熱傷胃液,陰虛血枯,表現為高熱,脫水,營養缺乏或營養不良;光滑舌:汗下太過,元津內耗,胃氣絕;表現為營養不良,貧血(巨細胞性);舌剝蝕:濕痰蘊積,表現為地圖舌,滲出性體質,營養不良

3

舌苔色

白苔:表證,太陽證,溫邪在衛分,但虛症、寒證亦有,變現為疾病初起,輕症,一般感染或者慢性疾病不太嚴重者;黃苔:里證,陽明證,溫邪在營衛之間,屬實熱證,邪將傳里,變現為疾病較重時,消化不良常有;灰苔:里證,三陰證,溫邪入血分,表現為消化系統疾病為時較久,脫水及酸中毒。

4

舌苔性質

薄苔:表證,風寒輕症,正常;厚苔:里證,病邪正盛,傷食便秘,表現為病重,消化不良;潤苔:津液未傷,病輕,正常;乾苔:津液已耗,溫邪盛,邪入血分,表現為高熱,毒血症,脫水,酸中毒等;膩苔:病邪輕,穢濁未化,消化系統疾病常見,松苔:正氣化邪,癰症,表現為嚴重感染,以及消化系統疾病。

經常觀察自己的舌象,及時掌握身體的變化,未雨綢繆,讓疾病遠離你。

編輯:潘雨煙

審核:史海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