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吾愛吾畫」——大景花鳥畫家田德獻

「吾愛吾畫」——大景花鳥畫家田德獻

德獻其人,其畫略寫

文/周喜(報社資深美編)

很早就認識田德獻,我們是多年的朋友了。他是我們老家書畫界個子最高的人,「個大人厚道」,德獻為人就是實在,而且特別講信譽。

德獻從小就喜歡畫畫,但由於生計問題不得不暫時放下自己的愛好,在家鄉經營個小賣部,生意還不錯。雖是小本小店,可主管部門卻不少,免不了受人家的氣,實在忍不住時,心一橫,關門不幹了,回家專職畫畫,做個既不管別人,也不被人管的「閑」人,還真痛快。經過十餘年的努力,他筆下的作品有了質的飛躍,並取得很大成績。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展,並多次獲獎,從此便一發而不可收。為進一步實現自己的藝術夢想,幾年前他隻身來到北京,接觸的名人、名畫多了,心胸寬大了,視野開闊了。經過深入研究探索,他的繪畫水平迎來了一個突飛猛進的提高,被中國徐悲鴻畫院聘為專職畫家,並成為中華書畫協會理事。

德獻為人低調、平和,他忠於天心,埋頭畫畫,對自己取得的成績從不張揚。記得幾年前有老家人問我:「聽說田德獻是徐悲鴻畫院的畫家,是真的嗎?」

德獻對繪畫藝術有很強的領悟力,還是一位辛勤的勞動者。他一絲不苟地對待自己的藝術創作,每件作品都經過縝密的構思,從局部到整體都有周到的藝術處理;筆墨技巧豐富,反映在其創作的各個方面,保證了其藝術的獨特性;在追求藝術個性、追求高格調時保持著雅俗共賞的可貴品格。不雕飾、不做作,是他為人處事和藝術創作的一大特色。他之所以專攻花鳥,是因他熱愛生命,內心深處崇尚美,追求美的天性所致。他對自己描繪的對象充滿著感情,他以與它們交流情感的方式書寫它們的形態和神態,他把寫實與寫意、具象與意象融於一爐,並巧妙地揉合在同一畫面中,讓作品既富於繪畫的具體與生動,又蘊含寫意文人畫的飄逸與瀟洒。

德獻的花鳥畫深得自然天趣,於平凡景物中發掘出特殊之美。比如作品《只恐明珠走》,靈氣卓然,詩意超然,將文人畫的特點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值得稱道的是畫中的松鼠,雖然只是點綴,但它的眼神和動態卻靈氣十足,成為畫面的視覺中心,讓整個畫面妙趣橫生,再加上擬人化的命題,畫面更顯雋雅鮮活,溫馨迷人,動人心弦。畫家運用墨的乾濕濃淡,再施以婉轉自如的點染皺擦,使畫面層次分明,清爽靈透。松鼠工細,石榴樹寫意,一工一寫相得宜彰,另是一番風味。

德獻去江南寫生時喜歡上一種花卉「八仙聚」(瓊花),這種既寶貴又浪漫的美麗花朵成了他筆下永遠主題。他用奇特自然的構圖,豐富細膩的筆觸將這種曼妙與江南的亭台樓閣布局在同一畫面中,潔凈爽利,鮮活躍動。筆墨間閃耀著古典繪畫的悠悠身影,又吹拂著嶺南情韻的輕柔之風,清幽庭院,綽約花枝,通過亦工亦寫的嫻熟技法渾然一體地躍然紙上,演繹為具有審美特質的繪畫意象,構成獨特地域風格的繪畫語境。

與自然為伍,與萬物共語。德獻始終遵循著自己的創作理念,流連在疊彩紛呈的花鳥世界,不斷向世人奉獻出類拔萃的精品佳作。他描繪的是一個令人無限嚮往的生命空間與生命狀態,這是他給這個喧躁時代的最好禮物。

畫家簡介

田德獻,號杏山草石,1961年出生於河南南陽,文化部僑聯,中國徐悲鴻畫院畫家,中國書畫協會理事。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展,並分別獲獎。作品《笑口常開百寶生光》、《誰鑄黃金三百丸》、《家園》、《聚八仙》、《罌犬圖》、《夢鄉園》、《追憶紅色》等分別參加文化部僑聯、人民日報社、中華書法協會、徐悲鴻畫院等單位在新加坡舉辦的中國繪畫藝術展,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繁榮發展和諧文化美術作品展,翰墨大地,慶祝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全國名家書畫邀請展獲共和國藝術功勛獎,毋忘國恥鴉片戰爭170周年書畫展。紀念徐悲鴻誕辰115周年國際優秀書畫展。光輝歷程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書畫展。部分作品被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及有關單位和個人收藏。出版有《田德獻國畫作品選》和《田德獻中國花鳥畫選》。多家報刊媒體,對其進行報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畫家 的精彩文章:

栗東旭人物畫作品鑒賞

TAG:書畫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