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老兵的回憶:用「大刀」對付日本的「刺刀」,絕不是因為好用

抗戰老兵的回憶:用「大刀」對付日本的「刺刀」,絕不是因為好用

在一些抗日電視劇中我們往往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那就是當我軍的彈藥完結時,各指揮員都會指揮著戰士們進行近身戰,也就是俗稱的拼刺刀。可在抗戰時期,物資匱乏,對於刺刀的製作方法也不熟悉,戰士們往往用的是中國傳統武器——大刀。雖然看電視劇里的場景比較刺激,但是八路軍揮舞的大刀真的比日本人所用的刺刀佔優勢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戰爭中的大刀。

(圖一:陳列館裡的大刀)

眾所周知,日本的刺刀大多安裝在步槍上,使用起來很是方便,對於近身戰和遠程射擊來說都比較簡單的。而我軍戰士用的大刀卻是和槍支分開的,不僅在使用上耗費時間,在重量上也比較吃虧。明顯重於刺刀的大刀在戰場上的消耗是非常大的,那麼我軍為何還要使用大刀呢?

之所以選擇大刀是因為抗戰時期物資匱乏,許多時候子彈供應是不足的,更別提戰爭緊張的時候,因此在子彈打完之後,戰士們只得拿起大刀進行戰鬥。但大刀沉重,在戰爭中過於消耗戰士體力。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國傳統工匠對於大刀的打造可謂是得心應手,可是並不清楚刺刀的製作方法,通過研究實驗會將生產速度減慢,導致延誤戰機。而且在日常訓練中戰士們已經習慣了用大刀進行防禦和攻擊,貿然更換會因為使用不順手而造成很大的傷亡。

(圖二:我軍戰士使用的大刀)

我們都知道大刀不好使用,一舉一殺都過於費時間和體力。但是軍隊之中不乏有出身武林的能人將士,這些有功夫底子的將才被我們稱之為「練家子」。因為有功夫傍身,他們對大刀的使用可謂是如魚得水,在戰爭中也會對敵人製造大的傷亡。可當時的軍隊中大多數是一些普通人,使用起大刀來還是很費體力的,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看似很輕鬆的戰鬥中,我軍的損失卻是巨大的。

(圖三:刺刀)

抗戰結束後,據一位老兵回憶在當初打仗時,雖然物資不是很充足,但是每一位士兵都抱著與敵軍同歸於盡的想法,哪怕是用最簡單的大刀進行刺殺也不肯低頭。現在想起那句「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可謂是對當時情況的真實反映。

這麼多年過去了,曾經被戰士們緊握手中的大刀銹跡斑斑的躺在博物館內靜靜地訴說著當年的那段血淚歷史,也在警醒著世人和平年代得來不易,且行且珍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海遊歷 的精彩文章:

北平和平解放後,毛主席為何馬上下令大閱兵,真實原因讓人振奮
若是抗日如此簡單,那我們十四年抗戰的生生死死為了啥?

TAG:史海遊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