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編者按: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鋅財經」(微信公眾號:xincaijing), 動點科技經授權發布。

「堅決不還錢,兄弟挺住,我們能贏!」「死扛到底,網貸都要喊我聲爹!」這些鼓動性口號,成了老賴微信群中最常見的字眼。上千條微信交流充斥在聊天群里,他們一方面相互分享賴賬經驗,一方面互相鼓勵,目的只有一個:一起賴賬,死不還錢。老賴江湖的別樣風景,與消費金融的蓬勃發展,似乎背道而馳。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轉載自網路

2017 年,消費金融市場巨頭登場,海外上市和出海逆襲成了造富神話的典範。但好景不長,從趣店上市到國家監管靴子落地,現金貸凜冬的到來不到 43 天;而最近,P2P 備案也終於逐漸明朗,P2P 公司等到了最後的凌遲。

一時間,大量平台首次逾期率暴增,壞賬率大規模上漲,如何處理貸後逾期成為各個平台躲不開的「生死攸關」。

是生還是死——莎士比亞的難題,終於和野蠻生長的互金行業碰面了。

同年杭州互聯網法院誕生,但至今激起的水花並不明顯。走法律科技的路子,繞不過法律程序的嚴格限制以及成本收益的平衡,而這些問題在新興的互聯網仲裁下似乎都能夠解決。

01 萬億市場中誕生的千億市場

許多好人養著一群壞人,這是業內的常態,尤其是現金貸。

Will 在杭州某 P2P 公司上班,同時兼職為互金公司提供企業服務,簡單地說,就是賣流量。

2 個月前,他了解到互聯網仲裁,是因為手裡的客戶開始向他打聽杭州的一家科技公司,杭州互仲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業內習慣稱其仲財通。Will 說,尤其小規模互金公司,希望能藉助這類互聯網仲裁公司提高自己的信譽,震懾不還錢的老賴。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互金公司給人的印象都是「金主爸爸」,有錢任性。但脫去科技公司的外殼,其內核都是「資金+流量」簡單粗暴的金融交易,而對於法律,曾經他們考慮的太少。

相較 P2P,現金貸更是用錢可以砸出來的生意。業內人士說,「現金貸門檻很低,系統、風控、黑名單、流量,全都市場化解決,所以衝進去就馬上起了一個萬億市場。」

銀行存管普及之外,互聯網仲裁成了許多 P2P 公司的門面,現金貸則更將其視為救命稻草。不少公司,剛開始接洽互聯網仲裁,就把簽約合作放在了置頂的輪播廣告里。

「業務的增長速度,市場的反饋,都超過我們的預期。」仲財通 CEO 丁志剛告訴鋅財經潘越飛,一來監管迅速落地,讓許多互金公司始料未及,二來這些互金公司迫切需要一個可靠的法律背書。

而緊接著的監管和備案,則意外的讓互金公司和老賴們之間爾虞我詐的戰爭,如同文章開頭說的那樣,成了另一番景象。

但國家的監管條例反倒成了老賴們的殺手鐧,「你們本來就是不合法的,你們就是高利貸」,「明目張胆不還錢」。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鋅財經了解到,去年 9 至 11 月有大量資本投入現金貸市場,超額回報讓人失去了冷靜和理性。

仲財通副總經理庄德健介紹,12 月監管一出,大部分因為追逐利潤而瘋狂進場的玩家,愁的睡不著覺。

但更早,其實已經有人注意到了互聯網仲裁能夠帶來的影響。

「那天我和同事在去北京的高鐵上,手機一直被人打到沒電。」副總經理庄德健回憶,去年 12 月,因為一次偶然報道,半個互金圈的公司,都想聯繫到仲財通,尋求商務上的合作,以期得到互聯網仲裁的保護和背書。

據說,那天公司上上下下員工的電話,無一倖免,被國內數不清,甚至叫不上名字的互金公司打爆。自 7 月份上線以來,仲財通累計處理案件數萬件,而最近日單量保持在五千件左右。

比起法律訴訟,互聯網仲裁與互金業務糾紛更具匹配優勢。一裁終決,批量處理,更重要的是,在法律框架內仲裁委可以定義自己的仲裁規則,能有更靈活的適用和調整。

智帆金科 CEO 薛本川表示:仲裁相關的法律程序互聯網化是必然趨勢,首先是電子簽名的廣泛應用,其次是互聯網業務的快速發展需求,都會加速對法律程序線上化的需求。他堅信,「這將成為互聯網業務中的基礎環節。」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但其實變化主要體現在借款合同,互聯網仲裁會幫助互金公司合規前置服務,幫助平台納入到仲裁服務的範疇之中,此後產生的逾期在仲裁流程上的障礙,幾乎沒有。

簡單來看,互聯網仲裁不僅保護了互金公司在發生逾期時能夠合法催收,同時也保護了消費者在還款時,不需要支付法律規定外的利息。當下另一種現象是,平台投資者會要求平台使用仲裁,這樣他們的投資權益也能受到一定的保護。

聽起來互聯網仲裁著實萬能,但事實上,並非所有業務都能夠處理。

02 萬億流量生意中的利益糾葛

「你難道真的為了好幾年幾千塊的欠款,找個催收公司去上門催收?對方也許住在 4 線城市,要坐火車再轉汽車才能到的小縣城。」這是很多人都存在的疑問。

去年十一月,仲財通的第一批客戶進行批量仲裁裁決,而無一例外,全是八月份和各個平台達成合作後接手的新案子。而仲財通的產品,早在去年六月就已經在客戶那裡上線了。

事實上,國家監管出台之後,面對巨大的逾期催收市場,有部分機構打出了能做存量逾期的口號。

不出意外,丁志剛表示也有不少互金公司曾私下和他聯繫,想在逾期客戶的合同中,補充相關協議,因為申請仲裁的前提之一,是平台得握有一份借貸人和平台雙方自願訂立的相關協議,靠著這份事前協議,才能對逾期客戶發起仲裁。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根據《仲裁法》第十八條規定,仲裁協議對仲裁事項或者仲裁委員會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當事人可以補充協議;達不成補充協議的,仲裁協議無效。

對於現在這些對催收都避之不及的逾期客戶,重新補充協議無疑是天方夜譚。

「這個錢很好賺,一旦補上仲裁協議,那些不良資產立馬變廢為寶。」丁志剛說,尤其是互金公司手裡上千億計的不良資產,按 1 個點計算,至少是 10 億收入了。

擅自改合同,講輕了叫程序有瑕疵,講重了就是偽造證據,在民事訴訟當中,偽造證據是要入刑的,丁志剛補充,「處理存量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性」。

Will 說,據他了解,去年國內運營現金貸的平台接近 3000 家,而行業每月的總成交量都保持在 2000 億元以上。

但讓人不敢相信的是,一年萬億的成交量,其實是靠幾百萬的多頭共債人群做出來的。

擼新口還舊口子,是老賴江湖裡基本生活方式。他們抱著僥倖心理,狡猾應付催收的同時寄希望於平台倒閉,欠款順理成章地不還而銷。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如果 P2P 的催收也許還有效益可言,現金貸的催收,就是在貼錢。

大部分現金貸公司處理逾期的做法都很簡單,自催、委外,甚至打包賣出,上市公司也不例外。

「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成本太高的正義也不是正義」,丁志剛多次重複這句話,他算了一筆賬,最近某知名互金平台不良資產只能賣出一兩個點,而走互聯網仲裁,仲財通的客戶的凈收益大大高於這個數字。

拋開經濟上的利潤,他強調在最終執行效果上,經司法確權的小額不良資產債權清晰,資產價值要遠高於未經確權的債務糾紛。「這對平台來說,能夠實現數量級的增值增長」。

那麼,有了互聯網仲裁後,這個行業會不一樣嗎?

03 互金行業未來,強者恆強?

Will 最近拒絕了不少 P2P 的單子,就是因為不清楚這些平台,褥完羊毛會不會卷錢跑路。

結合最新的備案條件,不難發現,小規模 P2P 平台未來很難有機會,除非有特殊背景,原則上「826」以後的公司不予備案。據悉,整個合規成本在 300 萬左右。

「經營者不知道該擼一波錢,把平台賣了還是繼續做下去。」Will 的一位朋友在杭州一家 P2P 公司擔任總經理,年前曾想找他 Will 買點流量沖沖業績,但他看完公司介紹之後,只冷冷地給了一句話,「你換工作是比較好的打算,到現在備案都還沒開始,估計是趕不上了。」

預計全國 2000 多家 P2P 公司,最終留下的大概 800 家。

可能更少,庄德健補充,隨著整改推進,包括費率標準及收取方式等愈發規範後,P2P 的利潤空間必將繼續收窄。

「國家自然希望銀行能夠找到新的業務增長點,不要淪為資金批發商。」北京某互金公司的高層曾向鋅財經指出,斬斷傳統金融機構對外輸血,其實是在逼他們拾起這些業務。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剛兌和流量紅利,讓金融機構最後變成了一堆錢,久而久之,所謂創新能力喪失了。這是國家不願意看到的。

養子哪有親兒子要緊,業內人士開玩笑道,他所在的公司去年曾經月利潤破 1 億,估值超百億,但隨著備案和監管的出台,有些生意做不做不清楚,至少是沒法說了。

相較三個月前的爆發性增長,近期仲財通業務穩步上升,與巨頭公司,甚至傳統銀行機構的合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智帆金科的薛本川認為,傳統金融機構將會更加互聯網化,同時互聯網金融也會更傳統化。

「看起來其實很簡單,但事實上能做的人並不多。」丁志剛補充,雖然市面上也有競爭對手,但他並不擔心,因為護城河足夠的深。

簡單的導流生意,在互聯網仲裁中行不通,如果只是簡單地把案子批量導給地方仲裁委,別人甚至未必會理你,大宗糾紛成為他們更關注的案件,而非幾千一萬的小糾紛。

畢竟,無論金額大小,花費的精力和時間,是類似的。一個上億的案件和一個 5000 塊的爛攤子,任誰都會選擇前者。

而一旦有了互聯網仲裁,後者數量累計起來的規模優勢,以及互金未來的前景,值得被關注。

互聯網消費金融從 2013 年開始到 2016 年,交易規模從 60 億增長到了 4367.1 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了 317.5%,到了 2017 年,傳統金融機構消費信貸當年增加 3.89 萬億元,2017 年末餘額達 9.80 萬億元。

這個市場,大到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敢有獨吞的心。

對互金公司來說,好消息是劣質的公司會越來越少,而壞消息是留下的公司非富即貴,想要在這個市場中生存下去,沒有風控和互聯網仲裁的幫助,恐怕未來會是步履蹣跚。

而目前在亟需監管政策落地的情況下,留給他們輾轉騰挪的空間和時間,不多了。

Q&A

互聯網仲裁——萬億消費金融市場的定海神針?

Q:之前有消息說現金貸利率高達 500%,這件事情從法律角度會怎麼看?

A:完全從法律層面來看,首先要判斷這是不是一個有效的合同,第三方服務收費是需要事先知曉的,這個條件成立,才是一個有效的合同。再從正當性上來判斷,現實中,這類人群是借不到錢的,即便借到,人情成本也是很高的,還不如從找網上素不相識的人借一千塊錢,然後服務費收個一百、五十塊,借一個月。

這解決了需求,但從不好的方向看,網貸平台屬於利用了這一批收入、認知比較低的人群,不會算利息,不知道利息的操作,最後引導成為多頭借貸的共債人群。

Q:如何理解裁決規則引領技術標準,技術標準最終改變交易方式?

A:舉個簡單的例子,仲裁裁決書最後是要去法院做執行,但執行案件的效果無法完全保證,因為要到全國各個地方的法院。但是沒關係,量做大之後,知道什麼地方支持,對於這種業務執行效果比較好,數據跑出來之後,今後針對那個地區的獲客和風控就可以做針對性調整。

Q:關於仲財通三月份做天使輪,四月份註冊公司,五六月份產品上線,七八月份開始獲客,公司發展超乎預期,您認為有哪幾方面的因素?

A:確實發展比較快,有預期到這個情況。但是我當時心裡比較沒底。主要是回款率,比較難預期,這是開創性的事情,以前沒這樣干過。因為我們一直是在這個網路+法律的圈子裡面,包括監管的一些動向,一些傾向性,整理的方向,我們會有一些預測。但是現金貸的強監管比我們預期的要早一點。原來預計是要到三月份動手,沒想到年底就動了。

  • TAGS
  • 互聯網
  • 金融

《NodeBang》是動點科技的「朋友圈」,面向內容優質的媒體、自媒體等平台,聚合傳播最值得關注的科技內容,更好地配置內容分發渠道,挖掘媒體聯盟的原生內容創造力,為讀者和內容方創造最大的價值。接洽熱線:wangjuan@technode.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動點科技 的精彩文章:

推出人工嚴選房源選擇後,Airbnb 想每年接待 10 億人
強化機器學習性能,Arm 發布 Mali-G52 GPU

TAG:動點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