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俊峰/方老太進城

張俊峰/方老太進城

方老太進城

前記

76歲的方老太,十幾年前老伴去世。老伴在世時的土坯房,由於這幾年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全部換成了紅磚琉璃瓦的新房,日子過得有滋有味。但方老太有一個心愿,就是想在城裡住幾年。因為她有其他人沒有的優勢,大兒子二兒子在城裡打工,小兒子與媳婦在城裡當老師,這是他們家最值得炫耀的事了!村子裡的一個老夥伴經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她說:「你有福不會享啊,如果我有你的條件,早搬進城裡去住了,也住住高樓大廈,享享幾年清福!」久而久之,進城裡住,就成了方老太的一塊心病……

一、難眠之夜

2010年的春天,方老太終於如願以償地實現了她進城生活的夙願。由於她經常嘮叨進城的事,兩個兒子就聽不下去了,兄弟兩個就合計了一下,接老娘在城裡住上幾年,方老太的小兒子開著車回老家接她。村裡人聽說方老太要進城去住,有羨慕的,有嘲笑的,有嫉妒的。方老太不管三七二十一,把她進城去住的事給左鄰右舍宣揚了好幾遍,她的幾個老夥伴都非常羨慕。尤其,當兒子的車一進村子,方老太高興得像大姑娘頭一次上花轎,在幾個老夥伴的歡送中飄飄然地上了轎車。進城住的事,讓方老太高興得接連好幾個晚上沒合攏眼,因而一上車,方老太就呼呼大睡了,不知不覺中到了縣城。

方老太進城後,不知道天南地北。她多年的風寒腿,又加上坐車的緣故,下車時,她站都站不穩了,在小兒媳的攙扶下才上了樓。一進門,喝了一杯水,方老太才回過神。她仔細一看,一下子驚呆了,小兒子的房子簡直就像皇宮,雪白雪白的地板,光溜溜的皮沙發,五花八門的電器,房頂上懸掛著閃閃發光的大洋燈……總之,各式各樣的東西,讓方老太看得眼花繚亂的。方老太激動地左摸摸右看看,把整個房子每個地方看了個夠、摸了個夠。她一邊看一邊讚歎:「唉!三兒啊,你們這一輩子真沒白活啊!這就是毛主席說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我們這一代人一直盼望著住高樓大廈,今天總算盼到了!我說過,你是娘的娃幾個里最有出息的,娘靠你也能享幾天清福哦!」小兒子在一旁笑著點頭。

天很快就黑了,一家人吃完飯後,都到自己的卧室去睡了。當然,方老太一個人一個房間,她興奮得像三歲的小孩,躺在洋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她感到兒子一家人都睡著了,就偷偷地摸下床,拿著手電筒,來到客廳里,又轉了好幾圈,又摸了好幾遍。總之,這裡的一切對她來說,簡直就是「天堂」。已經凌晨兩點多了,折騰乏了,方老太才迷迷糊糊地睡著了。她剛把頭放在枕頭上,就夢見老頭子,她激動地對老頭子說:「你這個老不死的,我說你是賤骨頭,你看看我,今天老娘我住上了高樓大廈,我給你常說三兒最有出息,我們能靠他享幾年福,你經常笑我蛤蟆想吃天鵝肉——別做白日夢了!你個烏鴉嘴猜錯了吧?我給你介紹介紹,三兒這裡,簡直就跟戲裡說過的宮殿一模一樣,要啥有啥。唉!老頭子,你看人家城裡人沒白活,我們老家過的那叫啥日子?」說著說著,方老太老淚縱橫……說著說著,方老太又激動地大笑起來。就這樣,方老太又在夢中折騰了幾個小時,不知不覺中天已經亮了……

二、出師不利

早晨6點多,方老太被兒子一家的起床聲吵醒了。兒子一家上班的上班、上學的上學,整個房子里只剩方老太一個人,兒子臨走時再三叮嚀,早餐已經給她放在餐桌上,起來吃了之後,就到樓下轉轉,千萬別做飯,這裡用的都是電器,她不會使用,以防出事,他們回來以後再做。

他們走後,方老太洗刷完畢,吃完兒媳已經備好的早餐。她又好奇地把每個房子,轉了好幾遍,為兒子家裡的豪華讚嘆不已,也為自己有這樣的福氣興奮不已。在鄉下,每天到左鄰右舍竄慣了門子、拉慣了家常,方老太一個人在這空蕩蕩的大房子里,一時還真不習慣。不一會兒,她就像剛關進籠子的鳥一樣,心慌氣悶的。因而,方老太趕忙下樓,在小區的院子轉悠了幾圈,除了門衛之外,小區院子里幾乎沒人。這人生地不熟的連一個嘮嗑的人都沒有,這一下可把她悶壞了。

她轉念一想:「我來縣城,不能吃閑飯。我得趕快給兒子一家人做飯,他們下班乏了,回來有口現成的飯豈不更好?」但想到兒子臨走時的話,方老太又猶豫不決。她又想到,老娘我一輩子,那麼多人的飯,都不在話下,你們才有幾個人,也太小瞧人了吧,我這就做飯讓你們瞧瞧!方老太一邊想著,一邊捲起袖子,就幹了起來。在廚房裡,她翻箱倒櫃地折騰了一陣子,拿出電飯鍋,這個東西,她很熟悉,老家這幾年也很流行。她把小黃米放在裡面,像老家一樣熟練地操作著。她高興地想到,這也太簡單了!這龜兒子門縫裡看人——太小瞧老娘我了!

方老太把小黃米洗好放進了電飯鍋里,顫顫巍巍地插上了電,然後高興走出廚房,隨手「砰」的一聲把門關得嚴嚴實實的。她激動地跳著哼著,把整個身子拋向沙發,由於沙發的彈性,一下子把她瘦小的身體彈了起來。方老太興奮地嘆息道:「好啊!讓老娘我也享受享受這龜兒子的好東西!」她一邊借著沙發的彈性,上下地晃動著整個身子,悠閑地翹著二郎腿,一邊唱著走腔走調的秦腔。轉眼間,迷迷糊糊睡著了。這一睡,一下子幾個小時就過去了。突然,一股燒焦的煙味兒,在整個房子里蔓延。方老太被煙嗆醒,想起了廚房裡的米湯。她急忙翻身下地,光著腳板,沖向廚房,但門已經關死了。她使勁地用手推,用肩扛,用頭頂,用腳踹……該用的勁用完了,該想的辦法想完了,但那門就是打不開。廚房裡的糊焦味越來越濃,方老太無計可施,急得「哇」的一聲大哭起來,隨即大喊:「救命啊!」小區的保安聞聲趕來,這才解了圍。但是,廚房裡已經一片狼藉,好端端的電飯鍋也毀了。方老太哭喪著臉,蹲在地上,等待兒子的責備。

很快到了中午,兒子一家回來了,看到發生的一切,都安慰方老太,說沒事兒。兒媳隨口說道:「媽,您歲數大了,手腳不好使,你在家啥也別干,等我們回來再說。」兒媳的這一句話,深深地刺痛方老太的心,她雖然滿口答應,但心裡不服氣,暗暗想到:「老娘我剛進城,不熟悉這裡的情況,等過一段時間,我讓你瞧瞧……」

三、遭遇尷尬

燒壞電飯鍋的事,一直讓方老太耿耿於懷。她這幾日一直想找個機會,給自己挽回面子。一天下午,兒子一家人都不在,方老太照樣在小區院子里閑逛。她剛走到院子中央,就聽見一些女人的響亮的笑聲。她朝笑聲傳來的方向望去,看見七八個年輕媳婦圍著草地,嘰嘰喳喳地吵個不停。方老太走近一看,原來他們在割草,方老太好奇地問:「娃娃,啥事?」其中一個說:「這草怎麼割?我從來沒幹過這活。」大家七嘴八舌地吵成一片,推三阻四,就是沒人幹活。方老太一看氣不打一處來,大聲說道:「唉!城裡人太嬌氣了,你們就是烏鴉沒肉光一張嘴,看老娘我的!」

方老太終於找到了用武之地,她一邊說著,一邊「呸呸呸」,給手上吐了幾口唾沫,兩隻手使勁地搓了幾下,捲起褲腿子,拿起鐮刀,單膝下跪,就像縱橫馳騁在沙場上的一員虎將,草坪上的草頓時到處飛揚,時時迎來周圍人的陣陣掌聲與喝彩聲。方老太陶醉在大家的讚揚聲中,她心裡想到,要是小兒媳在場,該多好啊!讓她瞧瞧老娘我的厲害。想著想著,一大片草坪就快割光了。

就在這時,「砰」地一聲,驚呆了在場所有的人。大家仔細一看,原來方老太用力過猛,她的褲帶斷成兩截,大家忍不住捧腹大笑起來。方老太這下人丟大了,她的臉刷地一下子紅透了,她丟下鐮刀,一手提著褲子,一手拿著半截褲帶,飛快地往家裡跑,身後傳來喊聲:「方老太,你的麻繩,不不不,哈哈哈……你的……你的褲帶(其實,方老太的褲帶是半截麻繩)哈哈哈……」這些笑聲,讓方老太非常氣憤,她恨不得馬上跑回去,扇她幾個耳光。但她又想到現在最要緊的事——趕快回家,以防兒子一家回來看到自己的狼狽樣。方老太低頭光顧著往前跑,一頭撞在對面來人的懷裡,抬頭一看,是兒媳婦。說曹操曹操就到,此時,方老太多麼想有個地縫鑽進去……唉!可憐的方老太,面子沒找回來,人卻丟大了!

四、真心請客

方老太進城,一轉眼已經幾個月了。經歷了幾件煩心事之後,她對城裡生活的熱情大減,時不時地想起老家來。這幾日,方老太左眼皮子跳得厲害,一天到晚嘮叨著,家裡要麼有好事、要麼來親戚。兒子一家都不信,都說她還不習慣城裡的生活,建議方老太到外面多轉轉。果然不出方老太所料,一天早晨,他們一家剛吃完早餐,就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原來是在城裡工作的一大幫子娘家人來看她。有侄子輩,孫子輩,曾孫輩,一行十幾人,手裡提著很多禮品,來看望方老太。

方老太看到如此情形,激動得熱淚盈眶,哽咽著說不出話來。大家寒暄了好一陣子,很快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了。方老太見娘家這麼多人誠心地來看她,執意要他們留下來一起吃飯。在場的人誰也犟不過方老太,都勉勉強強地答應了。在家裡吃,地方太小了,將近二十來人,只能到外面酒店裡去吃了。方老太就對兒子說:「三兒,你舅家人這麼誠心地來看我,你操個心,我們一起在館子里吃頓,好嗎?」兒子笑著點頭答應。

不一會兒,大家都到了酒店,整整坐了兩桌。方老太反覆叮嚀兒子,飯菜一定要好而且要量多,待客要豐盛,她嘴裡一直念叨著:「三兒媳婦,你記住,治家要細,待客要盛,這樣家才能興旺!」總之,今天方老太可揚眉吐氣了。很快,滿滿兩桌飯擺在了面前,方老太坐在了上席,周圍坐滿了娘家人,簡直是四世同堂!方老太今天高興得合不攏嘴,一邊擦著老淚,一邊不停地招呼大家好好吃。其他人邊吃邊敬酒,方老太也情不自禁地來了兩杯,酒一入腸,方老太臉上泛起了紅暈,一個勁地說:「大家吃飽啊!別空著肚子回家,在老姑姑這兒,一定要吃飽!」在座的人連連答應。飯吃完了,方老太喊道:「娃娃,再給幾碗米飯!」大家以為方老太沒吃飽,就沒阻攔。服務員端來了幾碗米後,方老太慢慢地站起來,搖晃著身子,端起米飯,給侄子、侄孫吃過的碗里每人倒了一碗,倔強地說:「再吃一碗,你們沒吃飽哦!」大家面面相覷,這可真難為人家了。

說到這裡,不得不詳細介紹一下這待人熱情的方老太了,她可是方圓幾十里出了名的熱心腸。只要有人到她家,她一定要讓人家吃飽。因為方老太是五十年代過來的人,那個年代,鬧過饑荒挨過餓,那時的人飯量大。她總認為,人家靦腆,走親戚吃多了,怕笑話,不敢多吃。在客人吃到最後一碗時,方老太早早地端著一碗飯,站在客人背後,趁人家不注意,把一碗飯從客人的身後嫻熟地倒進碗里。因此,大家給她起了個外號——後一碗。在困難時期,人們都很喜歡她的做法,但現在難為情地吃了幾口,就起身了。

看大家都吃完了,方老太大聲喊道:「你們等等,今天老娘我掏錢!」說著非常麻利地撩起她的衣裳,使勁地撕扯貼身衣服的衣襟。兒子問:「娘,你要幹嗎?」「你別管!」方老太回道。她用兩隻手撕了一陣子,沒撕開,又迅速地把衣襟拉到嘴邊,用她還剩不多的幾顆老牙咬著,撕扯了幾下,唰的一聲,幾張紅紅的人民幣落在地上。方老太慌忙彎下腰,撿起掉在地上的錢,急忙把錢塞在兒子的手裡,說道:「這是國家給我的養老金,揣著也沒地方花,今天老娘我高興,三,你快去給人家把錢給了!」面對方老太的慷慨大方,在場的人唏噓不已……

送走娘家人,回家之後,方老太的酒性散了。光顧著招呼人家吃,其實她肚子里沒進去多少東西,這時她才感覺到有點餓。方老太把侄子拿來的禮品,翻了一陣子,想找些吃的。她一邊炫耀著,一邊驚嘆著,不停地說:「收得東西太多了,真對不住人家哦!」她終於找到了她喜歡吃的點心,她在兒子一家人面前炫耀似地吃了一口,「哇——」她把吃進去的全吐了出來。「怎麼苦的?」方老太吃驚地問道。兒媳驚訝地翻了一下點心,才發現全都發霉了。翻翻其它的禮品,全是過期的爛壞了的。此刻,兒子一家一句話也沒說,坐在沙發上發獃。方老太不相信這是真的,一直翻個不停,嘴裡喃喃地說:「他們一定拿錯了,我娘家人很老實,他們不會這樣……」

五、獨自探親

雖然娘家人拿的東西不好,但是方老太對侄子們能來看她,還是非常感激的。每天念叨著,她一定要去侄子家回禮。她給兒媳常說,做人一定要記住他人的好處,親戚要經常走動,要不然關係就冷了,人家也會笑話咱六親不認,他們可是我親親的娘家人啊!

過了幾天,方老太閑得無聊,她想去看望侄子。在吃飯的那天,她讓侄子把他家的地址寫在一張紙上,方老太像藏寶貝一樣,裝在貼身的衣兜里。一天早晨,兒子一家不在,她趕忙蒸了幾籠包子,小心翼翼地提在手裡,急急忙忙地去侄子家。一路上,她拿著紙條,見人就問,好幾個人建議她坐黃包車,她一問價錢,捨不得花五元錢,東摸西竄的,費了好大勁,總算找到了。

正好大侄子在家,他看見方老太走得滿頭大汗,褲腿子上都是灰塵,熱情地把她扶進屋裡。侄子家住的是縣城流行的獨家小院,一棟特別洋氣的三層樓房,這更讓方老太驚嘆不已。她剛喘了一口氣,就急著把大侄子家的所有屋子轉了個遍,東拉西扯地閑聊了一整天。吃完飯後,方老太高興地回家了。

進門之後,方老太口若懸河地給兒子一家談論她的所見所聞。過了幾天,方老太悶得慌,又去大侄子家。這次,大侄子發話了:「姑,太遠了,您別再來了,我們過一段時間來看你。」回來之後,她悶悶不樂,兒子問明緣由,勸她城裡人忙,平時都不竄門。方老太不信,她心裡想:「那是我親侄子——娘家人啊,他們能嫌棄我?」

在樓上住了一段日子之後,方老太又想找熟人嘮嘮嗑。思前想後,只有自己的娘家人,她又興緻勃勃地去了大侄子家,這次她剛到門口,就發現大門關得嚴嚴實實的。她敲了好幾遍,沒人開,就把耳朵貼在門上,聽見院子里有人,她大聲喊叫大侄子的名字,叫了大半天,門一直沒開。方老太吃了閉門羹,灰溜溜地回家了。回來之後,她時不時地念叨:「一輩子親,兩輩子遠,三輩子以後,娘家人沒人管。」她對兒媳說:「唉!娘家人只有第一輩人親,下幾輩關係就遠了!」兒媳就寬慰方老太說:「娘,城裡人都很忙,人家不方便的。」這轉娘家的事兒,讓方老太的心冷透了,她才真正感覺到城裡人情的冷漠……

六、廣場學舞

方老太在城裡住了大半年了,每天無所事事,經常過著吃了轉、轉了吃的生活,這讓她對城裡的生活煩透了。她生平第一次感覺到,自己老了沒用了。方老太想到這些多少有點傷感,經常偷偷地流淚。兒媳看透了方老太的心思,建議她到小區門前的廣場上學跳舞。剛開始方老太有點不好意思,但在兒媳的再三勸說下,她動心了。說到跳舞,方老太也是很喜歡的。在五十年代,方老太年輕的時候,秧歌扭得特別好,她被選為他們生產大隊秧歌隊的大隊長。這件事,方老太一直引以為豪,時常給人炫耀。

小兒媳就把方老太介紹到廣場舞的老年隊,方老太去了沒幾天,她就跟那些老大媽混熟了。每晚她都提前到場,幫人家拿這拿那,人很勤快。所以,那些跳廣場舞的大媽都很喜歡她。時間長了,大家休息的時候,拉拉家常,說說兒媳婦……一天大媽們圍在一起,好奇地問方老太的兒子幹什麼工作,方老太自豪地說,兒子與兒媳兩人都是主任,在場的人都很驚訝,也很羨慕方老太,都讚歎她很有福氣。

聽到別人的誇獎,方老太驕傲得就像剛下完蛋的老母雞,喋喋不休地炫耀個不停。突然,一個多嘴的老太問:「哪兒的主任?」方老太自豪地說:「東方中學的班主任。」「啥!班主任?」「哈哈哈……哈哈哈」「班主任!」有人喊道:「天底下最小的主任。」「方老太,這是最沒出息的主任!」方老太被這些人的嘲笑,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正納悶時,有一個好心的大媽把她拉到一旁,說這些人都是局長、行長的媽,班主任根本不算啥官兒,沒人看得起老師!方老太一聽,就像當頭挨了一悶棒。她才知道,兒子並不像她想的那麼高大能幹了。方老太一聲不吭地往家裡走,身後傳來:「唉!班主任他媽,怎麼不跳了?哈哈哈……」這些嘲笑聲,深深地刺痛了方老太那虛偽的神經……

七、出事回家

方老太回家後,死活不再去廣場跳舞了。她整天悶在家裡,小區院子里也很少下去。天漸漸地變冷了,方老太的老寒腿也經常犯。樓上雖然有暖氣,但她的腿離不開熱炕頭。她對城裡的生活心灰意冷了,只想著回老家,想她的菜園子,想她的那些好鄰居,更想她多年的老夥伴——熱炕頭。總之,方老太一天也不想呆了,但是兒子一家讓她把春節過完再回去。

方老太硬著頭皮打發著無聊的日子,很快就到了臘月。一天,兒子與媳婦去省城辦事,幾天才可以回來,家裡只有她們婆孫倆。這下,方老太高興了。因為兒媳在,她總覺得自己是個多餘,說話幹事都不方便。第二天,方老太做飯時,發現沒食用油了,就趕忙下樓到小區門口的商店去買。在商店裡,方老太一問,胡麻油一斤十幾元,她嫌太貴。她要便宜點的,店員說沒有。她走出商店,到處打聽便宜的胡麻油。一個過路人讓她在橋頭的地攤去看看,方老太趕忙來到橋頭,正好有一個小商販,她上前一問,一斤三元錢,方老太高興得像找到了寶貝一樣,買了一桶,飛快地跑回家。趕忙做飯,不一會兒,飯就熟了。吃飯時,五歲的孫子大聲嚷道:「奶奶,這飯的味道咋怪怪的?」方老太生氣地說:「小祖宗,別胃口重,老娘我把你爸、你伯六七個人都養大了,你還嫌我做的飯?」小孫子很不情願地勉勉強強把一碗飯吃了下去。

吃完飯,過了半天,小孫子說肚子痛得很,方老太心裡罵道:「小祖宗,就你事多!」不一會兒,方老太覺得自己的胃也不舒服。轉眼間,小孫子上吐下瀉的,她也一樣。這下可把方老太嚇壞了,她哆哆嗦嗦地拿起電話打了120,很快一輛救護車就開進了小區。小區的保安和120的護士把他們送進了醫院。晚上,兒子匆忙趕回來了。清醒之後,方老太才知道他們這是食物中毒。出院後,兒子告訴方老太,她買來的是地溝油加工成的劣質油,方老太不停地搖著頭嘆息道:「這城裡的生活怎麼這麼麻煩啊?唉!我老了,不是城裡生活的那塊料,還是我們鄉下好啊!」

快過年了,方老太再三要求兒子送她回老家。他們挽留不住方老太,只好把她送回去。在回家的路上,這一段時間悶悶不樂的方老太,像換了個人似的,一下子拉開了話匣子,一路上說個不停……

當日思夜想的村莊映入眼帘時,方老太感覺到一切是那麼的親切、那麼的可愛!一條條通向村裡的青青的水泥路,一縷縷從紅磚琉璃瓦上升起的裊裊炊煙,一聲聲響徹山澗的雞鳴狗叫,一張張熟悉而又淳樸的笑臉,一陣陣回蕩在山村上空的歡聲笑語……這一切,讓方老太激動萬分。這時候,方老太才明白:城裡人有城裡人歡樂的舞台,農村人有農村人快樂的天地。她的根,已經深深地扎進了黃土地里;她的這把老骨頭,再也離不開這演繹了她坎坷人生的農村舞台……

尾聲

方老太離開的一年裡,村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有的大小路都硬化了,又建起了老年活動中心和廣場。她的那些老伴們每天吃完晚飯後,就在一起跳舞扭秧歌。回家後,方老太又當上了老年秧歌隊的隊長,她又活躍在農村文化舞台上,盡情地抒寫著她精彩的老年生活。

作者簡介

135

作者簡介:張俊峰,隴南市禮縣實驗中學教師

出品 | 麥積山雨

監製 | 劉紅亮

本期選稿 | 鞏曉榮

本期排版 | 封麗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積山雨 的精彩文章:

TAG:麥積山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