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這世上,從來沒有能贏過孩子的父母

這世上,從來沒有能贏過孩子的父母

刷微博的時候,看到關注的一位美妝女博主發了這樣一番感慨:

我記得我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或許更早,我媽就跟說我「你怎麼都不跟我說話了?」「你不跟我說話我怎麼知道你每天在想什麼?」「怎麼養你還養出了個敵人呢?」初中的時候叛逆期,這種話幾乎每天都要聽一遍。

但我只是記得我剛上學的時候每天回家裡都很興奮的跟爺爺講,我每天在學校里做了什麼,老師又講了什麼新鮮的東西,同桌帶來了超好吃零食,玩了從來沒玩過的玩具。雖然我爺爺耳朵不好,但他從來都認真聽著,笑逐言開的說好好好。

等我媽媽下班我便又把這些話跟她講,可每次她不是應付的嗯嗯啊啊,就是不耐煩的跟我說趕緊去做作業,她還很忙,叫我不要搗亂。

慢慢的有什麼事我都不講了,熱情得不到回應誰也不可能總是貼上去。要麼就是我偶然信任了我媽一次,被她哄著說了些什麼,比如放學跟朋友去了哪裡玩,喜歡上了一個偶像,年級里有哪個男生追我。

她當時裝模作樣地聽著,可每到期末出成績就會跟我吼,說我就是因為做了這些這些這些事情,心思沒有放在學習上才導致學習成績不好。後來我就什麼都不說了,我學會了怎麼做讓她們最難受。

我們養育一個孩子,實在是太不容易。僅僅是照顧好他的吃喝拉撒,保證他的衣食溫飽,對很多家庭來說,已經是耗盡心神。有時候耐著性子跟孩子講道理,可發現還是吼一吼,威脅一下,甚至打一下,孩子才更聽話,更省心。

更「美好」的一件事是,當孩子們還小的時候,我們怎麼凶他,他都會愛我們。

明明才因為滔滔不絕的各種碎碎念被吼過「能不能消停會兒」,沒幾分鐘又拿著自己的畫過來說「媽媽媽媽,你看這個」;

剛剛因為走路磨蹭被嚇過「你再不跟上來我就不要你了」,他們就馬上小短腿抓緊倒騰兩步,過來牽住我們的衣角;

偶爾因為一些小事情被責罵一番,被人問起還是會回答:「媽媽好,我愛媽媽」……

可是這段時間真的不會太久,這種奢侈的幸福也有盡頭。跟孩子相處,就是一個耗時耗力耗神的事情,只能用尊重和理解來溝通,不能有「不信他不服軟」的勝負心,更不能有「他是我孩子,就必須聽我的」「我就不讓你做這件事,看你能怎麼樣」這種控制欲,否則即使暫時達到目的「贏」了孩子,最終輸掉的也一定是我們自己。

總有一天孩子們會有自己的思想,會在心裏面有一桿秤,記住那些父母的愛和守護,也會記住父母用強權、暴力,讓自己無助丟臉的那些時刻。

當我們享受著不跟孩子講清楚道理帶來的「省時間」時,也意味著以後要耗費更多的時間管教一個不講道理的孩子;當我們炫耀著一個不吵不鬧,超級聽話的孩子時,也意味著可能以後會跟孩子十分疏遠。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聰明,十全十美,希望他們永遠做一個乖孩子。然而,雖然這個願望對於家長來說十分美好,但對於孩子來說卻十分自私。

搖籃網特約講師夏爽老師說,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改正不斷積累的過程。在孩子犯了錯誤的時候,只有家長們正確的和孩子溝通,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那麼如何才能有效的和孩子進行溝通呢?

請關註明天下午3點的《育兒不苦惱》,夏爽老師教你和孩子溝通的「藝術」!

老師簡介

夏爽,國家級心理諮詢師,美國正面管教協會授證家長講師,學校講師,《中國教育報》《當代教育家》等諸多權威教育媒體特約講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搖籃網 的精彩文章:

寶寶不分享是摳門?是自我意識敏感期!強迫「大方」會傷了孩子!
亮了!這樣的戒吼方法,保證讓你的孩子乖乖聽話

TAG:搖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