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又是一年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時

又是一年草木蔓發 春山可望時

春節前,我們仨回村給娃的爺爺上墳,

按照規矩,女人和孩子不能去,

所以我帶了娃們去爬山。

對農村生活最鮮活的感受,

往往來自於種種簡陋。

或許是因為太過真實,

苦辣酸甜變得特別醒目,

直白得就像寒冬里的烈……

每次回村都可以重燃我對過日子的熱愛。

出南鑼鼓巷地鐵,有兩人吵架,

「我操你媽!」很大聲音,

另一人說:「對不起,我媽沒了。」

節前的南鑼鼓巷,地安門,鼓樓,

人不是很多,但節日氣氛很濃,

隨處可見高掛的紅燈籠。

昔日喧鬧無比的什剎海,

安靜的有點不真實。

春節跟著娃們一起熬夜,四處亂逛,

網上體驗完成各種生活,

雖有各種生理和心理的不適綜合症頻發,

還是讓沉湎於過去的俺,

處處以長輩自居的我這個過來人清醒了不少。

如果不想讓孩子們聞腐朽沒落的味道,

真得學著用謙虛的學習態度喚醒每一寸細胞。

不論什麼年代,守恆定律依舊:

適應變化,活到老學到老,

少說多干,

無他。

大年初一凌晨,

朋友發來王菲那英的《歲月》,

兜兜轉轉又一年,

年年是好日,日日是好日。

暢想了下,二十年後,

倆老太太的歲月之歌。

大年初二,

去老師家裡吃喝玩樂一天。

記得有位哲人說過:

人無癖便無趣,就會活得百無聊賴;

人有癖,功夫花在所愛之事情上,

物我兩忘,不是高人,便是妙人。

老師便是這樣的人,

家裡到處都是四處搜羅來的「寶貝」,

藏在哪個犄角旮旯,記得門清,

但卻老記不住眼鏡擱哪了,

對於這些「寶貝」,

他一直堅持稱潘老師說的對,

確實是「破爛」。

並引證如下:

「是非之辯」「虛實之分」「有無之別」

這三個染上古銅色的命題,

千年來累死多少儒學家、道學家。

莊子名句:「物物而不物於物」,

是要把任何東西都看成破玩意兒,

不必總是愁上心頭。

歌德說:

萬象皆俄頃,無非是映影。

事凡不充分,至此始發生。

事凡無可名,至此始果行。

話不多,句句扎到靈魂深處。

大年初四,臨時起意帶娃去安陽,

果斷訂了和娃去安陽的高鐵票,

半個小時後又急急地退了。

發現自己完全不是一個善於籌劃的人,

做些沒頭腦,

不著邊際的事情還是挺可以的。

一張滄桑臉,

滿懷少女憂鬱和中老年焦慮,

合著就是個女神經,

好在有靠譜的朋友,

總能給拽正回來。

春節期間,

看完了姜淑梅寫的《亂時候,窮時候》,

老人家生於1937年,原籍山東巨野,

1960年盲流到黑龍江省安達市,

60歲開始學認字,75歲開始寫書。

2018年3月已經開始了很多天,

窗外朗月清風,星光點點,

不說了,草木無言最可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圖說說 的精彩文章:

TAG:看圖說說 |